答案:第二個占卦師說:“我比國王的壽命短三天。”
騙師出門
孫臏和龐涓一起跟鬼穀子學習兵法。有一次,鬼穀子要考考他倆。
題目就是,看誰能把端坐在屋子裏的師傅騙出門。
龐涓先來到屋外。一會兒喊道:“師傅,你的老朋友來看你來了。”一會兒又嚷:“師傅,我布了一個陣法,看你能不能破陣……”他使盡了渾身解數,鬼穀子仍舊穩坐在屋中。
這時,孫臏滿臉愁容說道:“師傅,腿長在你身上,何況外麵那麼冷,我們實在無法騙你出門。但是……”
鬼穀子聽後,信了他的話,站起身來就走向門外,雙腿剛踏出門外,心中忽然明了:“糟糕,我上當了。”想收回腳的時候,孫臏笑道:“師傅,你已被我騙出門啦。”
師徒二人相視而笑。龐涓卻隻能在一旁自歎不如了。你知道,孫臏對鬼穀子老師說的什麼話嗎?
答案:孫臏說:“……但是,假如您站在門外,我利用屋裏暖和、舒適等條件引誘您,肯定能將你從屋外騙到屋內。”孫臏是利用了老師認為“從屋裏騙到屋外和從屋外騙到屋裏是一樣的”心理,從而將師傅巧妙地“騙”出了門。
巧逗山雞跳舞
西漢末年,曹操任丞相時,南方某部落送給他一隻珍奇的山雞作禮物。曹操見了非常喜歡,上前用手逗弄它,可是山雞隻輕輕地“咯咯”兩聲,就不再理睬人了。
曹操不禁有失望,他對屬下說:“誰能叫這隻山雞跳舞,我重重有賞。”
屬下聽了,全都使足了勁地逗起山雞來,他們有的趴在地上,對著山雞擠眉弄眼,有的唱山歌給山雞聽,有的索性抱起山雞跳起舞來……可是這些都不管用,山雞還是不動聲色。
這時,一個縣官說他的兒子巷舒很愛與動物玩耍,或許會有辦法。
巷舒來到相府,仔細打量了一會兒山雞,果然就想出了個辦法,讓山雞翩翩起舞起來。
聰明的小讀者,你有沒有什麼辦法呢?
答案:巷舒讓人拿來一麵大鏡子擺在山雞麵前,山雞看見鏡子裏又有一隻山雞豔麗威武,不禁心生妒忌,馬上就張開翅膀要與“它”鬥鬥。看起來真像是節奏很快的“雙雞舞”呢。
樹洞取球
北宋名相文彥博小時候愛踢皮球。
有一次,文彥博與村上的小朋友在廣場上踢球的時候,不小心把球踢進了一棵古老的白果樹樹洞裏。
洞裏黑黢黢的,什麼也看不見。
一個小朋友將手臂深深地探到洞裏。摸呀,轉呀,總夠不到底。
另一位小朋友趕回家去,擎著一根長長的竹竿跑來,伸到洞裏探呀,轉呀,可還是不行,那洞道彎彎曲曲,說什麼也探不到虛實。
第三個小朋友幹脆去向大人們求援。叔叔伯伯來了好幾個,都微微苦笑,麵麵相覷。
這時文彥博想出了一個好辦法,隻見他把大家召集在一塊兒,幾句話之後,大家都回家去取了東西回來,不一會兒小球真的從樹洞裏出來了。
猜猜看,文彥博是怎麼讓小球從洞裏出來的呢?
答案:文彥博讓小朋友們回家端來了水,然後把水灌進樹洞裏,小球當然很快就浮上來了。
小包拯破案
人稱“包青天”的包大人小時候就是一個很愛動腦筋想問題的孩子。
有一次,包拯的姐姐問他:“包拯啊,你長大以後準備幹什麼呀?
“我要當個為民辦好事的大官。”
“做大官可要審得清案子呀,你行嗎?”姐姐問道。
“隻要心裏想著老百姓,不要光想著自個兒,公公正正,不偏誰,不向誰,案子總會審得清的。”小包拯蠻有信心地回答。
“那好,我明兒就先讓你審個案子。”
第二天一早,姐姐把一個煮熟的雞蛋悄悄地給了包拯的一個同學,叫他吃,然後讓弟弟查出這個蛋是誰吃的。
小包拯先看了看大家的臉,十幾個人一個個都是笑眯眯的,看不出什麼來,姐姐神氣地站在一旁。究竟是誰吃了雞蛋呢?
小讀者們,如果是你,該怎麼知道誰吃了雞蛋呢?
答案:方法其實很簡單,包拯倒了十多碗清水,分給每個同學一碗,接著說道:“你們都用碗裏的水漱口,再把漱口水吐回碗裏。”結果,隻有一個同學的漱口水碗裏漂著雞蛋的殘渣。當然一下子就找到吃雞蛋的人了。這回連姐姐都心悅誠服了。
巧治叛兵
這是發生在宋代的一個故事。一天,曹瑋與賓客下棋,隻見一名士兵慌慌張張地來稟告:“大事不好,有士兵叛逃到西夏那邊去了。”曹瑋暗暗吃驚,但他穩住情緒,神色鎮定地說:“不要大驚小怪。”
接著他又說了一句話,從此再也沒有士兵逃跑的事發生了。
什麼話這麼厲害?你猜到了嗎?
答案:曹瑋說:“這些人是我派到西夏去的。”這個賓客便把消息傳到了西夏人的耳朵裏。西夏人聽說後,以為逃亡來的宋軍士兵是奸細,非常氣憤,立即把他們殺了,還把人頭拋回了宋朝邊境。從此,再也沒有宋軍士兵逃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