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宮中的這五位****妃嬪中,權妃最為成祖朱棣寵愛。成祖第一次見到她的時候,便被她出奇的清麗文雅所吸引。成祖問她有何特長,權妃拿出隨身攜帶的玉貓吹奏起來,貓聲悠揚窈渺,聽得成祖如癡如醉,於是把權妃選拔在眾妃之上。因當時掌管後宮的徐妃已經去世,成祖便讓權妃接管後宮之事。
權妃聰慧美麗、優雅迷人。每當成祖忙完朝政,拖著疲倦的身子,走進權妃宮中,權妃美妙的貓聲宛如一縷和煦的春風將成祖的疲勞吹得無影無蹤。自從權妃走進明朝的皇宮之後,果敢、剛毅、男子氣十足的成祖就一直深愛著這位柔順、溫宛、妙不可言的****女子。權妃不僅寵冠後宮,而且很少離開成祖身邊。
公元1410年,也就是永樂八年十月,權妃隨侍成祖北征蒙古。自明朝建立以來,北方邊境一直遭受元朝殘餘勢力的騷擾,邊患嚴重。洪武後期以來,蒙古部落相互混戰,分裂為瓦剌、韃靼和兀良哈三大部。成祖即位後,繼續實行分化打擊和封貢恩威並重的策略,邊患一度緩解。永樂五年元裔本雅失裏勢力崛起,與韃靼太師阿魯台一起圖謀統一蒙古各部。永樂七年二月,成祖派使臣赴韃靼,要求與之修好,不想使臣竟遭殺害,成祖大怒,便於當年七月派淇國公丘福率十萬大軍征討韃靼。由於對韃靼力量估計不足,加之指揮失當,十萬人馬在臚朐河,即克魯倫河全軍覆沒。成祖為保住大明皇帝的尊嚴,隻好親征。成祖率五十萬大軍深入漠北,在斡難河,即鄂嫩河畔大破本雅失裏大軍,最後本雅失裏僅以七騎西逃。
明軍獲得第一場勝利後,權妃的美妙貓聲一時傳遍千裏草原,這使征塵撲撲的成祖朱棣心曠神怡,精神倍增,接著成祖便乘勝追擊,又一鼓作氣地擊破阿魯台大軍於興安嶺下,阿魯台帶著家人遠遁到大興安嶺的深山老林。這次北征以明軍的大獲全勝告終,於是成祖率軍班師回朝。權妃隨成祖返回京師,走到山東臨城時,突然不幸身得重病,最後不治身亡,這一年權妃猜二十二歲,可謂紅顏薄命!成祖頓失愛妃,一時不免傷痛,後來竟然傷痛成疾。成祖就地將她葬在山東嶧縣的土地上,並下詔當地官府出役看守墳塋。權妃死後,成祖不僅對她的家人非常厚待,而且對她的音容笑貌刻骨銘心。在一次見到權妃的家人時,竟然悲痛得淚流滿麵,一時說不出話來。
權妃猝死,死因可疑,宮中謠傳權妃是被毒死的,因此竟釀成後宮一起大冤案,被無辜殺害的妃嬪、宮女無數,這可能是“衝冠一怒為紅顏”的最早版本。成祖朱棣在處理這一案件時,手段殘忍,令人發指,但從中也可以看出成祖對權妃的十分寵愛和無限思念之情。由於明成祖朱棣因發動靖難之役和濫殺無辜之事,也使他的累累功績多少年來一直被淹沒在一片漫天的指責聲中。
“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一首唐詩常常激起先賢後人對唐玄宗李隆基一世風流的遐想。“天生麗質難自棄”的楊貴妃——楊玉環,讓大詩人白居易揮就了流傳千古的《長恨歌》。
如今,著名文史專家、文物雜誌總編輯葛承雍先生經過研究發現,楊貴妃外,唐玄宗的姬妾中,還有一個“弦鼓一聲雙袖舉,回雪飄飄轉篷舞”的胡旋女,一個來自中亞的“洋貴妃”!
野那:“最喜歡的人”
唐玄宗有29個女兒、30個兒子,記錄在案的皇後嬪妃有劉華妃、趙麗妃、錢妃、皇甫德儀、武惠妃、柳婕妤等20人,還有一些嬪妃失傳,其中最令人蹊蹺的是“曹野那姬”。《新唐書》的《諸帝公主傳》僅載:“壽安公主,曹野那姬所生。”
葛承雍說:“對於壽安公主的生母‘曹野那’,學界長期無疑無考。但是,隨著絲綢之路東西方文化交流史研究的逐漸深入,中亞的粟特人與古代中國的密切關係日顯重要。”
在魏晉隋唐時代,“姬”是人們用來稱呼年輕貌美女性的,是代表女性身份的一種稱謂。“野那”是外來語,而“曹”姓是出身中亞曹國的粟特人入華後改用漢姓時常用的姓氏。“曹野那”是不是來自中亞曹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