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裝傻N臉厚為盾,不戰自勝(1)(1 / 2)

一、裝腔作勢,掩飾自己

厚者,臉皮厚也。在通常人看來,臉皮厚乃是不知羞恥,不懂禮義的同義詞。李宗吾先生在《厚黑學》一書中,把劉皇叔(劉備)的特長,精煉地概括為“臉皮厚”。他依曹操,依呂後,依劉表,依孫權,依袁紹,東竄西走,寄人籬下,恬不為恥,而且生平善哭,做三國演義的人,更把他寫的維妙維肖,遇到不能解決的事情,對人痛哭一場,立即轉敗為勝,所以俗語有雲:“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然而依照裝傻厚黑學的觀點來看,臉皮厚也不都是消極的,其中也有積極性的因素在內。

在現實生活中,當遭到別人惡言惡語的傷害時,臉皮薄者往往是不戰自敗,而臉皮厚者,則可不理睬他人的風言風語,運用厚臉保護自己的自尊心免受別人傷害,塑造自己正麵的自我形象。臉皮厚者在實現其自我價值的過程中,能夠把自我懷疑撇在一邊,拒絕接受別人試圖強加於他頭上的“緊箍咒”。更重要的是,他不接受人們慣常強加在自已頭上的“緊箍咒”,不懷疑自己的能力和價值。在他的眼裏,他是盡善盡美的人。

一位厚臉者不見得非要獨斷專行,或者咄咄逼人。他也許是卑躬屈膝,唯唯諾諾。厚臉是一種隨機應變,善於處事,且能置他人的所想所思於不顧的能力。

公元前226年,秦始皇因李信在追擊燕軍時表現極為勇敢,便問李信滅楚需要多少兵力,李信說20萬就足夠了。秦始皇又問老將王翦,王翦說;“非六十萬不可。”秦始皇認為王翦年老膽怯,便委任李信為主將,蒙恬為副將,率軍20萬伐楚。王翦順水推舟,推托有病,解甲歸田,告老還鄉。第二年,李信出師不利,大敗而還。秦始皇大怒,深悔當初不聽王翦之言,迫不得已,親自到頻陽(今陝西省富平縣)王翦的住宅,向王翦承認錯誤,說:“寡人不用將軍之言,李信果辱秦軍。將軍雖病,難道忍心拋棄寡人嗎?”王翦說:“有病在身,不能為將了。”秦始皇不答應。王翦說:“必定要用老臣,非六十萬軍不可。”秦始皇答應他的要求,“空國中甲士”,征集起六十萬大軍,交由王翦伐楚。秦始皇親自到壩上(今陝西西安市東)送別。王翦乘機請求秦王把秦都附近上好的田宅賞賜給他。秦始皇說:“將軍快走吧,根本用不著擔心貧乏啊!”王翦說:“跟大王當將,縱使有功,也得不到封候,還是要點房產田地,為子孫打算打算吧!”秦始皇大笑。軍抵武關(今陝西商洛西南),王翦又派使者向秦始皇索要良田美舍。副將蒙恬說:“將軍如此請賞,不是太過分了嗎?”王翦秘密地告訴他說:“你不知我請賞的原因。秦王強橫而且多疑,現在把六十萬大軍交付給我掌管,這是把大半個國家都托付給我了,如果我不多多請賞要點田宅,為子孫打算,以此說明我並無野心,就會使大王坐臥不安而懷疑我。”王翦通過請賞田宅以釋去秦王的懷疑,使得秦始皇放手讓他獨立自主地指揮戰爭,遂滅楚國。

表麵看來,王翦有欠忠誠廉潔。一會兒哼哼哈哈,裝病避戰,一會兒口口聲聲,索要良田美舍,貪得無厭。其實,他是泰國一個非常忠正廉潔的將領。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王翦工於心計,頗識此理。他深知秦始皇多疑殘暴,難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現在“空國中甲士”,60萬大軍的指揮棒抓在他手裏,秦始皇心存戒備,同僚們妒嫉詆毀是必然的。於是,王翦便施用了“大白若辱”的心理戰術,給秦始皇造成了這樣的假象:他以年邁之軀領兵出征,隻是為了良田美舍,並無任何野心,這個心理戰術的運用收到了一舉兩得的效果:一方麵打消了秦始皇的疑慮,保存了自己;另一方麵,取得秦始皇的信任,以便掌握絕對的指揮權,全力以赴,克敵製勝。

二、自毀其譽,以保其身

古今中外,大凡功成名就者,都很看重自己的聲譽。古人有言“失身事小,失節事大”。但有時一些名人為了保全性命,寧肯自毀聲譽,厚著老臉挨世人唾罵。

公元前206年,漢高祖劉邦做了皇帝,謀臣蕭何也當了相國。五年之後,劉邦遷都鹹陽(今西安),蕭何因營池造殿有功,又被封邑進爵。

蕭何接到進爵詔書後,喜躍雀舞,在相府大擺酒宴,以示慶賀。鼓樂喧天,車水馬龍,來賀喜者絡繹不絕,好不熱鬧。

就在這時,來了一位漢子,身著縞素,腳穿白鞋,哭天嚎地,進來吊喪。蕭何大怒,正要喝令推出去打板五十,一看這漢子不是別人,正是秦朝遺老東陵侯召平。他在秦朝被義軍推翻後,就隱姓埋名,在城外的田園裏種瓜,因瓜個大味美,甘甜無比,人們還給召平一個綽號——東陵瓜。蕭何隨高祖入關中後,聽到不少有關他的軼聞,覺得他是個賢能之人,便招至幕下,讓他參於前,謀於後,大事小情,都出了不少好點子,今天為什麼要來大煞風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