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將兩句吧。”點將台上,蕭山恭敬說道,秦風沒有推辭,踏前一步金黃色鎧甲在太陽的照射下十分奪目。
“將士們,建功立業,衣錦還鄉。”
“建功立業,衣錦還鄉。”
“建功立業,衣錦還鄉。”
十萬將士氣勢如虹,呐喊聲震破雲霄,秦風接過旗手手中令旗,迎風一揮十萬左大營士兵依序離開校場。
此次出征秦風並沒有選擇晚上,也沒有製造任何迷惑行為,隻要是站在路邊看上幾眼,都能知道大梁出征兵力等詳細信息。
這也是秦風的一種戰術,此次出征並州,目的就是震懾其他藩王,讓他們看清朝廷的實力,收起其他的心思。
並州所在的位置是京城的北方,大軍行進隻需七日左右便可到達並州首府,但這一路上秦風還要攻破並州周邊小城。
三日後,大軍已經來到了距隸屬並州,最近的一個小縣城,中軍大帳內,納蘭玨指著沙盤上的一座小城開始介紹。
“陛下此城名為襄城,乃是靖王管轄二十八城內最小的一座,守軍不足一萬,末將認為,應以投石車飽和打擊,再派步兵攻城,一日內便可拿下。”
納蘭玨介紹完後,便恭敬的站在一旁,此刻他的身份是軍中參事,負責給主帥也就是皇帝提供建議。
“眾將覺得如何啊?”對於納蘭玨的建議,秦風沒有做出評價,而是看向中軍帳中的幾位帶兵將領。
“陛下,末將認為此方法很好,但大量動用投石車會造成大量無辜百姓死亡,末將覺得還是給城內平民一個準備時間比較好。”
燕忠抱拳建議,他剛說完,韓武便是跨前一步,拱手說道:“陛下,末將認為兵貴神速,若是喊話必讓敵軍做出準備,投石車攻擊效果大大降低。”
韓武說完,在場將領開始議論起來,有人支持燕忠,也有人支持韓武,兩方人吵得不可開交,不過對於納蘭玨這個進攻方案都同意。
“納蘭玨,你覺得該如何?”秦風沒有拍板,而是將目光落在納蘭玨身上,在場將領也全都看著納蘭玨。
“陛下,末將認為,我方可先用投石車攻擊兩輪,然後再喊話勸降,同時之圍三門,留一門給守軍和百姓逃命,在逃命通道上安排軍隊伏擊。”
“好,眾將聽令,按此計劃執行。”
“是,陛下。”眾將領命而出,秦風也離開中軍大帳,他的大帳在襄城外的一座小山包上,視野極佳。
此刻的襄城內,一個五十多歲的老將披掛上陣,皺眉看著城下大梁軍隊,以及小山包上的皇字旗。
“竇將軍,東南北三門均被大梁軍隊包圍,隻剩下西門尚可進出。”一個偏將跑上城來,拱手對這竇姓老將說道。
“大梁軍中有高人啊,這是在瓦解我軍的抵抗意誌,傳令下去,增援一日便到,隻要守城一日,我們便是功臣,王爺重有賞。”
“是。”偏將正要去傳令,突然外麵毫無征兆的飛來一塊巨石,不偏不倚砸在那偏將身上,那偏將哼都沒哼一聲直接成了一灘爛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