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1 / 3)

皕宋樓藏書誌 欣夫案:《靜嘉堂秘籍誌》廿九舊抄《六貼補》有胡惠孚印 不作‘墉’,俟考。

所見印記均作‘惠孚’,此誤承陸誌。《光緒平湖縣誌經籍》:“《小重山館書目》六冊,胡惠孚著。”注:“惠孚錢天樹婿,天樹精鑒賞,所購諸書,皆天樹過目,內寫本居十之六,餘多宋元精劾及國朝諸名人手校之冊,錢警石《曝書雜記》甚稱之。”篴江藏印曰“胡惠孚篴江氏珍藏書畫之印”朱文長方印、“篴江鑒賞”朱文方印、“當湖胡篴江珍藏”白文長方印。

三六五、曹言純種水 管庭芬芷湘【葉昌熾】

四麵天青立秋隼,搶榆肯共鶯鳩飛。

樊桐南野雖已矣,元會仲容或庶幾。

《曝書雜記》:“同邑曹種水明經,名言純。自弱冠後,專心詞章之學。家苦無書,借人書籍,節取其精華,蠅頭細書,三十餘年,無慮千百冊。餘嚐勸其仿庾仲容《子鈔》、馬元會《意林》,釣玄提要,彙為一編,種水頷之而未暇為。今遺書滿籯,恐無人收拾矣。近時海昌喜鈔舊籍,而端楷不苟者,莫若郭溪葛囗[氵辛]南繼常。餘嚐從管芷湘庭芬處,見其手寫談孺木《海昌外誌》、周鬆靄《海昌勝覽》,因至郭溪訪之,相與訂交。囗[氵辛]南淳篤君子也,芷湘與潘梧君藹人,皆喜鈔書。梧君專錄名人文集,寒暑不倦。芷湘留心海昌掌故與囗[氵辛]南同,而於目錄之學,尤為專門。近校《讀書敏求記》,視邗上新刊者為勝。陳節亭名欣時,專鈔明季遺事,不下數十種。若排比成書,亦談氏《國榷》之亞。”

李貽德《贈曹種水》詩:“我昨艤棹鴛湖旁,白眉為我談古香。樊桐南野不可作,後之敕者尤飛揚。少時森森梃玉筍,藏鏹半為買書盡。草間狐免不敢驕,四麵天青立秋隼。”自注:“古香,種水舊號。”昌熾案:種水藏書處曰五千卷室,亦見《曝書雜記》。

【補正】

曝書雜記 《光緒嘉興縣誌》:“曹言純字古香,貢生。刻苦助學。(略)家故貧,妻女篝燈夜紡。手一編,分光硯此,掌錄口哦無虛日。(略)著《徵賢堂集》、《種水詞》。”郭廖《靈芬館詩話》:“近識曹君言純於揚州,貌古氣醇,自力於學。先時藏書甚富,家中落後斥寶無多,然皆手自丹黃一過矣。”

《曝書雜記》 《梅昌藝文誌》:“管庭芬字培蘭,又字子佩,號芷湘,諸生。博覽載籍,兼工繪事,嚐佐錢學博泰吉篆修《海昌備誌》。”《花近樓叢書》自序:“入秋以來,風鶴頻警,餘奉母遠遁鄉曲,其寓僅破樓一間,聊蔽風雨。遙見烽火燭天,炮聲殷地,日藉筆硯以消鬱壘笈攜小品盡手錄之,不足,複於材塾及鄰近告借以續之。頃餘雖旋裏。(略)而故家典籍,大半毀於劫火,深為天喪斯文之歎。因集萃所存,得七十餘種,署之曰《花近樓叢書》,蓋取杜少陵‘花近高樓傷客心’意也。”章鈺《讀書敏求記校證.補輯類記》:“芷湘海寧諸生,錢警石先生弟子。嚐館硤石蔣氏慎習堂,為校行別下齋諸書。著有《海昌經籍誌》、《停溪舊聞》,見《甘泉鄉人稿》;《渟溪老屋自娛集》,見《杭州府誌》;詩采入《杭郡詩三輯》及《兩浙輶軒續錄》,《三輯》小傳記其著述尤備。平生好手寫書籍,鈺所得見者為《持青書屋雜鈔》五百三十八種,內自撰《散記》一種、《消夏錄》四種、《一瓻筆存》一百二十四卷,今在天津圖書館。鹹豐庚申杭垣被陷,芷湘塾居鄉曲,尚借鈔小品七十餘種,續二十餘種,名曰《花近樓叢書》,其序跋二卷,上擁有印本。”《杭郡詩三輯》、芷湘《典衣買書歌》:“天涯有客芷湘子,青山嫩隱隱村市。貧居陋巷無所求,願與史籍同蟲死。既耕還調甌屢虛,仰天狂笑心不舒。天生我材必有用,供我豈乏今古書。叩門喜接西吳客,一笑相逢皆秘冊。繞狀其奈阿堵無,欲舍仍留費籌畫。溫袍掛體春衣間,呼童且質錢刀還。奇文換得自欣賞,絕滕夢遊嫏環間。芸香謹貯心亨室,讎校樂可銷永日。丹黃塗乙且咿唔,兩手晨昏少停筆。籲嗟乎,富兒插架為閉奇,開卷茫然何所知?深房空鎖少人跡,蠹魚作糧蛛縈絲。寒士寥寥虛卷軸,個中欲想格清福。苦心積得幾殘篇,也要後人能善讀。”

三六六、錢泰吉輔宜【葉昌熾】

穎上蘭亭內景經,青花蕉葉製為銘。

學官充棟吳橋本,龠舞歌鍾共一庭。

王拯《錢先生家傳》:“先生諱泰吉,字輔宜,自號警石。先世本何,居浙之海鹽甘泉鄉,養於邑錢翁。數傳至複,官大興縣令,先生考也。先生官海寧州學訓導,年甫三十七,在海昌為《曝書雜記》兩卷,自道所得成一家言,海內藏書家爭購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