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上海交際名媛唐瑛的情與愛1(1 / 2)

《玲瓏》reference_book_ids\":[6610471866983255043,7263431986813865014]}]},\"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半個世紀以前有一部《春申舊聞》談起當年上海的“交際名媛”寫道:“上海名媛以交際著稱者,自唐瑛、陸小曼始。繼之者為周叔蘋、陳皓明。”這些交際名媛風姿綽約、雍容典雅,如一群美麗的蝴蝶精靈。而這群美麗的蝴蝶精靈中,最吸引世人目光的,就是五官有著一種西洋風情的唐瑛。

唐瑛生於1910年,她的父親唐乃安是清政府獲得庚子賠款資助的首批留洋學生,也是中國第一個留洋的西醫。回國後在北洋艦隊做醫生。

唐瑛不但身材苗條,嗓音甜美,衣著前衛,且多才多藝,秀外慧中,擅長昆曲。她畢業於上海教會學校——中西女塾,中文、英文的水平都很傑出,藝術造詣也很高。

唐瑛的父親深受西方文明影響,加之唐家又是基督教家庭,所以有些“重女輕男”。女孩子地位高,但也不是說就可以隨便出門交際,必須等到有男士上門邀請或者婚後才能開始社交。唐瑛正式進入交際圈是在1926年左右,完全符合16歲開始社交的西方規矩。

當時“社交”是被當做新鮮玩意兒引入中國的,有個雜誌叫《玲瓏》,整天鼓勵女性要學會社交,並且把唐瑛當成“交際名媛”的榜樣。一次,英國王室成員來訪問中國,唐瑛前去表演鋼琴和昆曲,很是耀眼。當時的各大報紙登了她的大幅玉照,風頭蓋過了王室,也是她交際生涯最顯赫的時期。

當時就有一種說法叫“南唐北陸”。後來,陸小曼去到上海後,她與唐瑛相惜,很快就成為了好朋友。

1927年,在中央大戲院舉行的上海婦女界慰勞劇藝大會上,陸小曼與唐瑛聯袂登台演出昆劇《拾畫》和《叫畫》。有一張陸小曼與唐瑛的對戲照,當中陸小曼輕搖折扇,唐瑛走台步,兩人皆是一身的戲。

1935年秋,唐瑛又做出一個驚人之舉——在卡爾登大劇院用英語演出整部的《王寶釧》。當時,扮演王允的是《文彙報》在滬創刊之初的董事之一方伯奮,扮演薛平貴的是滬江大學校長淩憲揚,扮演王寶釧的是唐瑛。這次因為是用英語演出京劇的第一遭,所以引起觀眾的極大興趣。加之,唐瑛不但英語流利,而且也很會做戲。因此這場演出在當時引起了轟動。

唐瑛年輕漂亮、又愛出風頭,身邊自然有不少名門望族的男子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而時任孫中山秘書的楊杏佛就是其中一個。

楊杏佛與徐誌摩、陸小曼是好友,而徐陸二人又是唐瑛家的常客,因此楊杏佛順理成章地結識了美貌出眾且風情萬種的唐瑛。

當時的陸小曼還未與王賡離婚,而她與徐誌摩的戀情已經傳得沸沸揚揚。這邊廂,楊杏佛又苦戀上美麗的唐瑛,而唐家卻已經為唐瑛定下親事。唐瑛未來的丈夫叫李祖法,從耶魯留學歸來。而楊杏佛正好又認識李祖法,並且形同兄弟,因此進退維穀、形容憔悴。

當時的唐瑛、楊杏佛、李祖法與陸小曼、徐誌摩、王賡,成為上海灘最著名的兩對“三角戀”。

1925年下半年,為了解決這個難題,著名畫家劉海粟應徐誌摩的請求,決定開一個飯局。這就是近代史上著名的“最尷尬的一個飯局”。

那天劉海粟在上海功德林菜館請客,把陸小曼、徐誌摩、王賡、楊杏佛、唐瑛、李祖法、唐腴廬、徐誌摩前妻張幼儀哥哥張歆海等,與這六個情債冤家有關聯的人都請在一起,吃了一頓飯。

席間,劉海粟高談闊論,在祝酒時以反封建為話題,先談人生與愛情的關係,又談到伉儷之情應建築在相互之間感情融洽、情趣相投的基礎上,沒有愛情的婚姻是違反道德的。

就在這個飯局後,王賡後來同意同陸小曼離婚,成全了陸小曼與徐誌摩的愛情。而唐瑛這邊卻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她明確地拒絕了楊杏佛。楊杏佛失望而歸。

1933年,對時尚頗有心得的唐瑛與陸小曼等人創辦了“雲裳服裝公司”。雲裳服裝公司位於上海的靜安寺路一棟三層小洋樓裏,它是中國第一家專為女性開辦的服裝公司。

雲裳服裝公司的形象代表就是唐瑛和陸小曼。公司的開幕典禮上明星雲集,吸引了上海媒體的眼球,各大媒體爭相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