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2章 孫武歸隱,秦越伐吳(1 / 2)

拜托伍子胥捎給對吳王闔閭的竹簡,孫武還承諾今後除了吳王相請再不出山,為其他諸侯國出仕為將。孫武換成便衣,喬裝打扮、帶著親信連夜逃奔齊國臨淄。

事實上吳王闔閭確實對孫武起了猜忌之心,這也是吳國史書上對孫武來曆語焉不詳,之後任用孫武隻是將其為低級將領的原因,吳王闔閭自從孫武殺了他兩名愛妾後,便存在對孫武鳥盡弓藏的心思。

申包胥找到了伍子胥,要求單獨麵見楚國太後伯贏,伍子胥與申包胥感情深厚,更感念當初申包胥對自己的恩惠。

現在又正是伍子胥他春風得意之時,且有心讓昔日的好友申包胥看看楚國**的慘樣,便爽快的答應了申包胥的請求,自去子常家繼續去“妻”他的夫人。

申包胥可不是無緣無故的來找太後伯贏,他始終沒有忘記當初麵對伍子胥,自己發下的誓言,“你要是能滅掉楚國,我就能保存楚國,你要是危害到國家,我就將使它轉危為安。”

如何能保存楚國,能令楚國轉危為安呢?申包胥認為隻有越國與秦國出兵才能做到,越國出兵可以斷去吳國的後路,可以逼迫吳國闔閭退兵,而秦國出兵可以幫助楚國抗吳,將吳國打敗或者擊退。

申包胥心想,越王允常一直敬重自己,楚越兩國也一直交好,自己曉之以利,動之以情,應該有把握說動越國出兵,但秦國卻難了,雖然太後伯贏是秦國的長公主,秦哀公對自己長女伯贏原本嫁給楚國太子建,而後被楚平王霸占,不置一詞。

但秦哀公贏襄始終對此事耿耿於懷,深惡痛絕,認為這是奇恥大辱,隻是因為涉及國家的利益,所以啞巴吃黃連,默認了此事罷了,但要讓秦國出兵抗吳援楚,卻是千難萬難,秦哀公這一關便最是難過。

怎麼才能勸說秦哀公出兵援助楚國抗吳呢?隻有一個人可以幫申包胥,那就是秦哀公的長女,楚國太後伯贏,隻有她能做到,所以申包胥要見太後伯贏。

太後伯贏在**見到申包胥後,並沒有給他好臉色,伯贏認為申包胥投降了吳國,所以才能來到**,沒人會喜歡自己這一方的叛徒敗類。

申包胥何等聰明,一眼便明了伯贏太後的心思,在殿外屈膝跪地,失聲痛哭,申包胥將楚國和郢都現在正遭受的災難,吳國軍隊如何燒殺搶掠,數萬楚國女子正在慘遭吳軍蹂/躪,申包胥哭的異常痛心疾首,哭求太後伯贏挽救楚國和黎民百姓。

太後伯贏聽的詫異,也對申包胥大為改觀,如果是叛徒怎會如此哭的傷心,看申包胥的所作所為,這位應該是楚國忠貞的大臣啊!

伯贏便追問申包胥如何來挽救楚國,後者便說,請太後伯贏,書簡一封,勸說她的父王哀公下令秦國出兵援楚抗吳。

太後伯贏隻是稍作考慮,便咬破右手指尖,取出自己的錦帕寫了一封血書,交給申包胥,後者打量一番後,鄭重的將血書塞入懷裏,重重給太後伯贏磕了三個響頭,起身便走。

次日,伍子胥從子常的/寵/妾嬌軀上被驚醒,匆匆披著衣服奔出室外,在外呼喚他的將軍趕緊送上了兩封書簡,一封是孫武的,一封是申包胥所留。

收到孫武的辭別竹簡,吳王闔閭與伍子胥都是心中大驚,都沒想到孫武會這個時候離開,吳王闔閭首先心生殺機,但礙於伍子胥等人在,怕寒了他們的忠心,便大度的放任孫武離開,心中卻打定了主意,滅了楚國後一定要去攻打齊國,將孫武抓回來剝皮抽筋。

孫武就這樣一路有驚無險的回返了齊國。

申包胥的書信盡是對伍子胥的勸說,後者看了幾眼便不屑一顧,丟擲一旁,如果伍子胥看的細心,他便會發現信箋之上的每一句的第一個字便是:““勉之!子能複(覆)之,我必能興之。”

日後,申包胥逃到山裏隱居,再次派人遣書責備伍員說:“子之報仇,其以甚乎!吾聞之,人眾者勝天,天定亦能破人。今子故平王之臣,親北麵而事之,今至於僇死人,此豈其無天道之極乎!”伍子胥回信道:“為我謝申包胥曰,吾日暮途遠,吾故倒行而逆施之。”這便是《倒行逆施》成語的由來。

雖然楚國百姓對楚昭王、子常等人是沒有好感的,但是對於吳國人的倒行逆施與暴行,更加深惡痛絕。

吳國軍隊奸/淫捋掠的暴行激起楚國人的同仇敵愾,同時也為吳國的退兵埋下了伏筆,而因為鳩淺的間接出手,孫武提前離開吳國,曆史便從這裏開始便拐了個彎。

“……楚國申包胥親赴越國,說服越王允常趁吳國空虛,舉兵六萬伐吳,之後申包胥又趕赴秦國求援,秦國派兵救楚擊吳,吳軍正在退敗當中……”黑衣越者詳細的訴說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