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核心價值觀,必須堅持從小抓起、從學校抓起。青少年階段是價值觀形成階段,是可塑性最強的時期。抓好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也就抓住了未來、管住了長遠。要把青少年價值觀教育擺在突出位置,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融入國民教育的全過程,貫穿到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各個環節和各個方麵。要針對不同年齡段的青少年采取不同的引導方式,形成課堂教學、社會實踐、校園文化多位一體的育人平台,建立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活動的長效機製。要以對國家和民族高度負責的態度,淨化社會文化環境,整治網絡環境,對那些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違法犯罪行為要堅決查處、嚴厲打擊,讓廣大青少年健康成長。
三、從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
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包含著中華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厚源泉。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要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充分汲取思想道德營養,結合時代要求加以延伸闡發,既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又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之樹深深植根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沃土。
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善於繼承才能更好地創新和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考察調研時指出,對曆史文化特別是先人傳承下來的價值理念和道德規範,要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有鑒別地加以對待,有揚棄地予以繼承。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定要以優秀傳統文化為根基,增添文化的內涵、實現文化的關照,努力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要結合“三個倡導”的基本內容,講清楚中華文化的曆史淵源、發展脈絡、基本走向,講清楚中華文化的獨特創造、價值理念、鮮明特色,增強我們的文化自信、價值觀自信。要認真汲取中華文化的思想精華、道德精髓,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思想和精神,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使中華傳統美德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當然,對待傳統文化,也要辯證地對待,加強鑒別、合理揚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真正把中華傳統文化這個寶庫開掘好、利用好。
通過文化傳承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既要有內容還要有載體,既要有文化活動還要有文化產品。要廣泛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宣傳普及活動,在國民教育中增加優秀傳統文化內容,更好地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滋養人們心靈、陶冶道德情操。現在,一些地方舉辦的經典誦讀、道德論壇、文化講堂,利用傳統節日舉辦民間民俗活動,都是弘揚傳統文化的好形式、好載體,近年來開展的“我們的節日”活動已成為傳承中華文化、建設精神文明的一個品牌,這些都要在總結經驗基礎上繼續抓好。要深入實施中華文化傳承工程,圍繞反映中華民族曆史特別是近現代史、黨史、國史,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製定工程規劃、加強重點扶持,推出一大批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和當代中國價值觀念的精品力作。這裏還要強調,所有精神文化產品都應當有一股精氣神,有利於引導人們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曆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
四、推動人人參與、人人實踐
核心價值觀的生命力在於實踐,在於每一個社會成員自覺行動。參與麵越廣,踐行核心價值觀的社會基礎就越深厚。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必須堅持教育和實踐兩手抓,以教育引導實踐、以實踐深化教育。
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對核心價值觀的踐行是具體的,必須堅持由易到難、由近及遠,動員人們從身邊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把“三個倡導”要求變成日常的行為準則,進而增強自覺奉行和日常踐行的能力。
要堅持不懈推動實踐養成,廣泛開展學雷鋒、誌願服務活動,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引導人們在實踐中深化對核心價值觀的理解。要充分利用重大節日、重大活動,開展麵向大眾的主題實踐活動,開展必要的禮儀活動,讓人們更好感悟核心價值觀的真諦和要義。活動不在多,關鍵要有效果。如果離開實際生活和工作去搞道德實踐活動,不管口號提得再響,活動規模再大,最後隻能是空對空。推動核心價值觀的踐行,一定要注意貼近性、對象化、接地氣,實現內容和形式的有機結合,讓人們便於參與、樂於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