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冷靜型性格(2 / 2)

後來,由於朝廷多次下召要他做官,而且地方官員也極力懇請他步入仕途。於是,年愈40的謝安離開了東山,做了東晉征西大將軍桓溫的司馬。他跟隨桓溫走南闖北,為朝廷效力,逐漸成為朝廷重臣。後簡文帝司馬顯死去,桓溫憑借自己是大司馬,掌握全國兵權,欲取代晉之皇位,自立為帝。他為了除去忠心輔佐東晉朝廷的謝安和王坦之,遂以祭奠簡文帝為由,預先在幕後設下伏兵,陳重兵於建康城外的新亭,企圖殺死謝安和王坦之兩位大臣,趁機奪取帝位。後謝、王二人一同來祭奠簡文帝。隻見祭奠場地戒備森嚴、殺氣騰騰,王坦之看祭奠場地的如此氣氛,立即嚇出一身冷汗,竟濕透衣衫,更為可笑的是王坦之竟把記事用的手版都拿倒了。然而,與王坦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謝安仍神色平靜,同往常一樣,先同桓溫寒暄幾句,然後就坦然落座。隻見謝安呷了幾口茶,然後慢條斯理地開口道:“我聽說有道的諸侯設守在四方,你何必要在幕後埋伏士兵呢?”桓溫見他的錦囊妙計被謝安識破,尷尬地掩飾說:“為了自衛,我不得不這樣啊!”最終。桓溫還是未敢對謝安和王坦之下手。

不久之後,東晉新立的皇帝孝武帝司馬曜認為謝安既有才氣又對皇帝忠貞,所以極為重用謝安。逐步被皇帝提拔升遷,官職也越做越大。

性格與命運

麵對危難之事,性格狂躁的人必然會走向失敗;而臨危不亂,沉著冷靜,理智地應對危局,才有可能走出困境,走向成功。一般地情況來說,大部分人都能控製自己的情緒,也能做出正確的決定。但是,一旦事態緊急,他們就自亂陣腳,而無法把持自己。生活讓人們明白,遇事冷靜才能使自己的能力正常發揮,急躁的性格常能使人毀於一旦。

任何時候都應該記住,讓自己最冷靜才能把事情處理得最好。潛能是一座無窮的寶庫。平時,我們發揮的能力隻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無論發生什麼事情,不要先亂了自己的陣腳,一定要保持冷靜的頭腦。但需要注意的是:遇事冷靜與優柔寡斷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處事方法。處事冷靜可以為事情尋找一個合適的處理方案並得到最佳的處理結果;優柔寡斷隻會貽誤事情的合適處理時機而導致不良後果。

冷靜型性格的人,能夠做到遇事不慌亂,保持冷靜頭腦,是做領導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