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世故型性格(2 / 2)

然而他世故、圓滑的個性還是讓他處處得皇上的寵信,能夠為所欲為。後來,喜慶帝繼位後,察得和珅聚斂財富之多,在曆代文武大臣中當首屈一指,他的確是中國古代最大最富的貪官。關於和珅究竟有多少財產,確實數目是難以知曉了,但從他被嘉慶帝親政後勒令自盡和抄沒家產入官,可以知道大概情形。嘉慶四年正月初三日,乾隆帝逝世,初八日嘉慶帝下諭宣布,革和珅職,下獄問罪,抄沒家產。正月十一日,嘉慶下諭,定了和珅20條大罪。最終和珅以一白綾結束了自己貪婪世故的人生。

性格與命運

人們在社會交際中評論某個人時,常常喜歡使用“成熟”和“世故”這兩個詞。例如:“某某為人處世比較成熟,是個很受歡迎的人”、“某某為人處世很世故,不好打交道,不是可交之人”等等。確實,在交友辦事,為人處世中,成熟與世故隻一線之隔,但結果卻是完全不同的。

在我們身邊很少看到一個世故的人擁有真正的朋友,因為世故的人很難交上朋友,誰也不願與他交朋友。

生活中,有些人總覺得為人處世難,渴望自己早一些成熟起來,可往往又無法分清成熟與世故的界限,有時還把世故當作成熟。其實,世故與成熟是有區別的。例如,求他辦點事,你必須得表示表示,否則,他左推右推說幫不了,給他些好處,事情馬上擺平。

世故與虛偽聯係密切,表現出圓滑、勢利。其實,人們是不喜歡與世故的人交朋友的,這是因為世故的處世哲學猶如層巒迭嶂,使交往對方的思想、感情、心靈難以溝通。

在人際交往中,世故的人把自己封閉得很嚴實,從不講自己的內心話,與別人相處,常圓滑應付,心口不一。朋友真誠地與他討論問題,將自己內心的東西全部告訴他,而他卻守口如瓶,不用心去換取別人的心。時間久了,別人就不會與這種世故的人交往了。

心理世故的人與周圍的人相處,對自己有用的人,交往之;對自己沒有用者,冷淡之,交往的熱情同與自己有用的程度成正比。對於同一個人,當有求於人時,對他就熱情,求完時便冷眼相待。這種人,有大事求人時,不惜討好巴結,降低人格,所謂“有事求人,無事無人”。這種人在生活中是極令人討厭的。

成熟的人雖然也求人幫忙辦事,但他們堅持的是互惠互利,互幫互進的態度,絕不會求人辦事達到目的以後,就不再搭理對方。這種人在人際交往中,自然會受到朋友的歡迎。

世故的人,大都是不相信別人,隻希望利己,世故使交往打上了圓滑、勢利、虛偽的烙印。這些品格無疑是不受歡迎的。一個有世故性格的人,會使人認為他不可信、不可靠、不可近。所以,在社會上行走,應該讓自己多一些成熟的氣質,少一些世故的味道,這樣才能成為到處受歡迎的人。

世故型性格的人,善於偽裝,容易僥幸成功。然而,一旦偽裝不成露出了馬腳,這種人就難有好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