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若要有所作為,不僅得有自發性的熱情,還得把能量分享給周圍的人。他們絕不是聽命行事,服從一個命令、一個動作的那種人;他們不等別人說什麼,自己就會開始著手去做,堪稱他人的榜樣。他們是富有主動性與積極性的。
其實,生活給了我們很多有趣的事物可以去追逐探尋,無聊就意味著你已經從人生中落伍。在閑暇時光中,除了不工作與睡覺外,你肯定還希望有更多事情可做。你想避免的無論是無聊還是寂寞,都是由你自己在空閑中的行為的性質所決定的。你絕不能讓沙發和電腦成為你最好的兩位朋友。這“兩位朋友”不僅會讓無聊越來越嚴重,還會導致思維倒退和身體健康等問題。
不要讓“無聊”這個詞出現在你的生活中。無聊是對自己的一種侮辱。作為一種有創造性的個體,你有能力去追求有意義的生活。隨時提醒自己,不要做一個無聊的人,生活中還是有很多刺激和精彩的。
那麼,究竟如何才能消滅無聊呢?
一是有希望。
亞曆山大大帝有一次大送禮物以表示他的慷慨。他給了甲一大筆錢,給了乙一個省份,給了丙一個高官。他的朋友聽到這件事後,對他說:“你要是一直這樣做下去,你自己會一貧如洗。”亞曆山大回答說:“我哪會一貧如洗,我為我自己留下的是一份最偉大的禮物。我所留下的是我的希望。”
一個人如果失去了希望,隻生活在回憶中,這就意味著他的生命已經開始終結。回憶不能鼓舞我們有力地生活下去,回憶隻能讓我們逃避,好像囚犯逃出監獄。
二是有事做。
如果有人在煩你,那這個人可能就是你自己。對付無聊實際上很容易,讓自己忙於自己喜歡的事情,或者做你一直都想做的事情。願意為自己的無聊負責的想法,就是驅逐無聊最有效的力量。
三是能愛人。
生命中有了愛,我們就會變得謙卑、有生氣,新的希望油然而生,仿佛有成百上千件事等著我們去完成。有了愛,生命就有了春天,世界也變得萬紫千紅。
有了希望,人生就有了前進的動力和方向;有事做,人生就避免了空虛與無聊,而變得充實起來;能愛人,人生就有了情趣,不枯燥。有希望,有事做,能愛人,做到這3點,你的生命必將繽紛多彩。
【北大心理課筆記】
生活沒有價值可評,沒有責任可負,如此尋覓人生的價值和責任,答案即是:“圓足自在心中,責任不過責己。”如此將所有外在歸根於內在,人生的樂趣也就回到了生活本身,換句話說就是“樂趣不在有所享受上,而在有所活動上”。
藝術讓你生活於審美中
人生的這3個層麵:俗務、事業與審美要貫穿起來,我們要有意識地在這3個層麵上追求一種有意義有價值的人生,追求一種更高的境界。
——葉朗(北京大學哲學係教授)
看過《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的人應該都知道,片中男主角曾為了聽莫紮特的《費加羅的婚禮》而闖入控音室,盡管警衛一再叫囂要他出來,他也不為所動,最後被抓到黑牢中關了兩個星期。事後有人問他,為什麼為了聽一首曲子願意付出這麼大的代價,他回答說:“監獄能關住我的身體,卻不能關住我的心靈。因為有音樂,我的心靈得以翱翔。”
在陶醉於藝術審美的過程中時,一個人可以進入短暫的忘我狀態,忘卻世間的壓力與煩惱,感覺人生一切勞苦原來是為了放下擔子時的那種愜意與自在。審美經驗猶如生命樂章的節奏,雖然平淡卻富含生機。
人活在世上,如果一味追求知識,就會覺得枯燥和乏味,如果能多一點生機和活力,那麼生活就會變得有情趣。藝術就可以為生活增添色彩。藝術是一種審美領悟和享受現實價值的習慣。日落黃昏、潮起潮落是一種自然之美,都值得欣賞、享受。這就是懷特海所謂的藝術:“偉大的藝術,就是安排環境,使它為靈魂創造生動活潑,卻又匆匆流逝的價值。”
事物的存在都有它的價值,都可以被欣賞。靈魂是需要變化的,人生在世,當一切都變得沒有任何起伏的時候,靈魂迫切地需要一種變化的出現,這為藝術提供了可能性,正如懷特海所說:“靈魂大聲疾呼要求要到變化裏麵去。”變化就代表著藝術的可能性。
藝術的價值在於製造一些變化,產生一些活力,而使人感覺到生命的趣味。最重要的是要讓人在生存的能力方麵與現實生活的曆程中,都可以設法去欣賞。
與其試圖改變世界,不如欣賞世界。世界本身很美,隻是你沒有注意到而已。懷特海曾在《科學與現代世界》中說過這樣一段關於藝術的精彩的話:
理智具有偉大的力量,它能夠決定人類的生活。偉大的征服者,從亞曆山大到愷撒,從愷撒到拿破侖,深刻地改變了人類的生活。但是藝術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泰勒斯到現代一係列的思想家,他們的思想能夠移風易俗,改變一個時代。
藝術,就是為生活營造一種美的氛圍。而這種營造是一種創造、一種機遇的把握,是景、物、事、人與情、意、誌、性的一種和諧融合。藝術和生活是存在距離的。當真實世界被霧、雪或雨所籠罩,就容易給人們另外一種聯想,其狀態使真實世界同你我之間產生了距離,因而有了古往今來的詩情畫意等極富美感地描繪這類事物的作品。
裴多菲的“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裏沒有人和物,但在讀者讀到這些火熱詩句的時候,心中會浮現出一個為自由而獻身的崇高形象,激勵人們為了自由不懈努力。再如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表現出壓抑、痛苦、憂鬱、希望、掙紮、激奮、鬥爭、挫折,表現出不屈不撓的意誌和最後的歡樂,這些思想感情所構成的音樂形象訴諸聽覺、想象中,使人的靈魂得到洗禮,讓人感受到生命的崇高和生活的豐富。
【北大心理課筆記】
偉大的藝術,就是為靈魂創造活潑而又易逝的環境。偉大的藝術不僅是一時的刺激,它為靈魂增添了豐富內容,使藝術具有自我達成感。藝術的存在不但帶給人感官的享樂,同時又使得靈魂成為永恒價值,超越了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