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後語(1 / 1)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reference_book_ids\":[6895619172970007565,7260811472463203340,7064819054720076814,7267077381095951394]}]},\"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一、譯者不懂德文,《反基督》一書是從英譯本轉譯過來的,如果意義方麵有出入的話,當以德文原著為準。譯者在譯述過程中,難免有疏忽和錯誤,如果讀者們發現了,請提出指正。

二、譯者序言《從陀思妥耶夫斯基、尼采到卡夫卡》一文,很多地方是取材於《克爾愷郭爾、陀思妥耶夫斯基、尼采與卡夫卡》一書。

三、附錄《尼采與虛無主義》是從日文轉譯過來的。譯者不懂日文,特請金溟若先生執筆,在這裏,特此表示感謝。

四、《反基督》原書中的62個小節,並無小標題,譯本中的小標題,是譯者就原書每一小節中具有代表性的語句選出來,作為標題使讀者們對每一小節的意義一目了然。

五、關於“上帝之死”的問題,是尼采在《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中所討論的。在本書中所討論的問題主要是批判基督教的道德觀念,並從曆史的觀點剖析基督教的起源。當然,在本書中,也是宣布上帝之死的,不過用《上帝之死》作為本書的標題或副標題,總是不大恰當的,本書之所以用上這個名稱,完全是基於另一種考慮。如果讀者們指責譯者態度不夠嚴謹的話,譯者願意接受這種指責。

六、本書所引聖經語句,完全采用現行聖經中文譯語,未曾重譯。譯者雖然覺得現行聖經中文譯語有些地方不甚雅順,但為了習慣,還是采用了它。

七、對基督教的批判,譯者有些地方是同意尼采的看法,例如他讚揚耶穌在生活實踐中體現一個宗教家的德行。譯者也深深感到如果宗教離開了生活實踐,隻在語言上用功夫,那將失去了宗教的意義。可是譯者並不完全同意他的看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