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計 空城計(3 / 3)

趙雲大擺空營計

人們隻知道諸葛亮的空城計,殊不知,趙雲也擺過空營計。黃忠在定軍山斬了夏侯淵,曹操大怒親率大軍來討伐,諸葛亮派黃忠、趙雲前去迎敵。黃忠、趙雲商議:“曹操引大兵至此,糧草接濟不上,如果派一人深入其境,燒其糧草,奪其輜重,曹操必定銳氣大挫。”於是,二人約定午時為期,黃忠去燒曹軍糧草,如不能按時返回,趙雲前往接應。

當夜,黃忠帶著副將張著出發,黃忠領人馬在前,張著在後,偷過漢水,直到北山之下。東方日出,見曹軍糧草堆積如山。有些少軍士看守,見蜀兵到,全都逃走。黃忠令士兵正要放火,張合領兵殺到,與黃忠混戰一處。曹操聞知,急令徐晃接應。徐晃、張合二人將黃忠困於垓心。文聘把張著圍住。

趙雲在營中,看看等到午時,不見黃忠回營,急忙披掛上馬,引三千軍向前接應。臨行,對副將張翼說:“你可堅守營寨。兩邊多設弓弩,以為準備。”張翼連聲應諾。趙雲率兵直至北山之下,見張合、徐晃兩人圍住黃忠,軍士被困多時。趙雲大喝一聲,挺槍驟馬,殺入重圍,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張合、徐晃心驚膽戰,不敢迎敵。趙雲救出黃忠,且戰且走。所到之處,無人敢阻。曹操在高處望見,驚問眾將:“此將何人?”左右人說:“這是常山趙子龍。”曹操說:“昔日當陽長阪英雄尚在!”急傳令:“所到之處,不許輕敵。”趙雲救了黃忠,又救了張著。曹操見雲東衝西突,救了黃忠,又救了張著,奮然大怒,自領左右將士來趕趙雲。趙雲已殺回本寨。部將張翼接應,望見後麵塵起,知是曹兵追來,對趙雲說:“追兵漸近,可令軍士閉上寨門,上敵樓防護。”趙雲大喝道:“休閉寨門!你豈不知我昔日在當陽長阪時,單槍匹馬,覷曹兵八十三萬如草芥!今有軍有將,又何懼哉!”

於是,營門大開,趙雲匹馬單槍,立於營門之外。張合、徐晃領兵追至蜀寨,天色已暮;見寨中偃旗息鼓,又見趙雲匹馬單槍,立於營外,寨門大開,二將不敢前進。正遲疑之間,曹操親到,急催督眾軍向前。眾軍聽令,大喊一聲,殺奔營前,見趙雲全然不動,恐有埋伏,曹兵翻身就回。趙雲把槍一招,壕中弓弩齊發。時天色昏黑,曹操不知蜀兵多少。操先撥回馬走。隻聽得後麵喊聲大震,鼓角齊鳴,蜀兵趕來。曹兵自相踐踏,擁到漢水河邊,落水死者,不知其數。趙雲、黃忠、張著各引兵追殺,操正奔走間,忽劉封、孟達率二枝兵,從米倉山路殺來,放火燒糧草。操棄了北山糧草,忙回南鄭。趙雲、黃忠大獲全勝。

看似極冒險的舉動,其實卻隱含著趙雲“智”的一麵。曹操是個極聰明的人,在他的頭腦中,趙雲這般做事謹慎的人絕不會冒這個“敝開城門”的危險,即便曹操的一員大將已提到此舉可能是虛設的騙人之計,曹操仍未相信,於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失去了一個好機會。趙雲正是抓住了曹操的這種心態,寓智於勇中,反敗為勝。難怪劉備同諸葛亮前至漢水,看過趙雲擺下的空營,深有感慨的讚歎:“子龍一身都是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