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偶然中的發明(1 / 1)

1752年,46歲的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用綢子做了一個風箏,並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天氣裏用麻線把風箏放上天空,麻線下端係了一把金屬鑰匙,當雨水把麻線澆濕以後就變成了導電體。這時,他把手靠近鑰匙,突然看到電火花在鑰匙和手指之間跳過,同時,手指感到一陣刺痛。這個實驗證明了天空中打雷實際上就是一種大規模的放電現象。由此,使富蘭克林想到,如果在高大的建築物上裝一根金屬導線,導線下端接地,根據尖端放電的原理,就可避免建築物遭到雷擊的危險。這就導致了避雷針的發明。由於避雷針的發明,人類生活的世界就多了幾分安全。關於避雷針的發明,似乎是一個偶然事件。一個巧合提醒了一位偉人突發奇想,導致了發明和創造。

相關鏈接

我國古建築避雷針

公元17世紀(1688)時,法國著名旅行家、修道士卡勃裏歐列·戴馬卡連在遊曆中國之後,曾著《中國新事》一書,書中談到中國建築時寫道:“中國屋宇的屋脊兩頭都雕飾有一個仰頭張嘴的龍頭,龍嘴吐出金屬舌頭,伸向天空,舌根連著一根細鐵絲直通地下。這些奇妙的裝置,在遇到雷電時,就大顯神通,若雷電擊中了屋宇,電流就會從龍舌沿線跑到地裏,這時的雷電就起不了破壞作用。”說的就是我國古建築上的避雷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