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機器人的發明(1 / 1)

1966年1月7日,美國空軍進行空中補給燃料的訓練。隻見一架大型轟炸機和一架加油機,如箭離弦,直插雲霄。

不料,兩架飛機在空中開始相互靠攏時,因沒有控製好速度,相互擦了一下,引起兩機起火。飛行員隻好棄機跳傘,隨後飛機墜落。轟炸機上裝載的4顆氫彈,除3顆掉在陸地上,被安全收回外,還有一顆則落到地中海裏。

一顆隨時可能“發脾氣”的氫彈在海底,自然引起地中海沿岸各國的抗議。美國總統為此傷透了腦筋,隻好命令海軍和空軍聯合打撈氫彈。

經過嚴密搜尋,那顆氫彈找到了:它躺在765米深的海底。顯然,任何人都無法下去打撈,因為如此深處的水壓力是誰也無法承受的。

此時,有人提議請一個名叫“科沃”的機器出馬。“科沃”是剛問世不久的機器人。它其貌不揚,身體像一個長方形的箱子,胸前有一隻大鋼爪。不過,它幹起活來,毫不含糊。它的爪子可以一下子爬起幾噸重的東西。它聚集著當時人類最先進的成果:它的腦袋是電子計算機,眼睛是攝像機,耳朵是聲波探測器,腳是身體的螺旋漿。

果然,“科沃”不負眾望,穩穩當當地將氫彈抓上來。

機器人的“能幹”由此可見一斑。

1954年,美國工程師喬治設想研製一種可用於工業生產的機器人。這種機器人能代替人從事簡單、單調的“重複性作業”。喬治將他的設想寫成書麵報告,向政府提出申請。

不久,喬治的申請被批準了。於是,喬治立即組建了機器人研製小組,並購買了必要的工具和材料。為了加工一個零部件、解決一個技術難點,喬治和他的同事不知度過了多少不眠之夜……

春去秋來,7年過去了。喬治和他的同事在經曆一次次的失敗之後,在1961年成功地研製出了兩個機器人——“萬能生產者”和“靈活搬運工”。它們的外形雖有所差別,但都隻有一隻機械手。這隻“手”格外靈活,手腕可以擺動、轉動、手臂可以伸長、縮短,而且手勁還特別大。它們工作效率高,得到人們的稱讚。

此後,隨著科技水平,特別是電子計算機研製水平和機械工業水平的提高,機器人越發聰明能幹。

60年代,科學家已經研製出像“科沃”一樣的機器人。它們各有視覺、聽覺、觸覺,並有一定的記憶和識別能力。在人的控製下,能從事較複雜的工作。

進入70年代後,科學家又推出了“會動腦筋”的機器人(智能機器人)。它們裝有精密的電子計算機,不僅具有各種感覺,而且還具有分析、判斷、推理、計算和學習等功能,在一些不利於人們健康的生產領域以及水下、空中、高壓、高溫等危險環境的作業中大顯身手。它們還能下棋、繪畫、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