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清潔助手(1 / 1)

5000多年前的一天,在古埃及的皇宮裏,國王胡夫在宴請賓客。這時,廚房裏忙得熱火朝天,真是忙中出錯,有位粗心的小廚師,不慎將油盒碰落到炭灰裏。他十分驚慌,擔心發現被訓斥,就趁人不注意時將混有油脂的炭灰捧到廚房外麵牆角泥坑裏。

當他回到屋裏洗手時,意外地發現手洗得特別光滑幹淨,就請其他幾個夥伴也來試試。果然大家的手也洗得很光滑幹淨。這件事被國王知道了,就命令他手下的人按照廚師的方法,製造沾有油脂的炭灰用來洗手,這算是最早的肥皂了。

公元2世紀,高盧人流傳下來的肥皂製造工藝已經有了很大程度的發展。人們利用山毛櫸樹燒成木灰,再與山羊的脂肪混在一起,熬製成一種膏狀物。肥皂不僅僅是用來洗手的,也洗別的東西:衣服、餐具、頭發。隨著肥皂的廣泛應用,肥皂生產如雨後春筍般應運而生,法國的馬賽、意大利的薩沃納等地,大大小小建立了很多肥皂作坊,因為這些地方出產橄欖油和堿,他們生產的肥皂還向別的國家銷售。

俄羅斯在國王彼得大帝當政時期才進口了肥皂。在沙皇時代,隻有皇宮裏的人和貴族才有權使用它,嚴禁農奴用肥皂,他們隻能用堿水(把木柴灰放在水中煮後的清水)。如果違反,定遭處罰。

後來,羅馬學者普林尼首次用羊油和草木灰製成塊狀肥皂。其後,這種製皂方法傳到希臘、英國等地。俄國的皇帝彼得一世也學到了這門技術,不過他隻供皇宮裏的人和貴族使用。英格蘭女王伊麗莎白一世下令在布裏斯托爾建一座肥皂廠,用煮化的羊脂混以燒堿和白堊土來製造肥皂。雖然肥皂的質量比以前有很大的提高,但價格卻十分昂貴,一般百姓是買不起的。

直到1791年,法國的化學家盧布蘭,獲得了用電解食鹽的方法,製成燒堿後,木炭洗手的秘密才被揭開,才使肥皂的成本大為下降,這時,高質量的肥皂也就逐步進入了普通百姓家庭。

肥皂的發明年代雖然久遠,但是真正普遍使用還是在19世紀以後。無論用肥皂洗身體還是洗衣物,它的優越是不言而喻的。在河裏或湖邊洗衣服用肥皂要比洗衣粉強得多,肥皂不易使河湖水變得糟糕。因為它容易被水中的微生物消化吸收,也容易在汙水中形成沉澱沉入水底。洗衣粉卻不行。如果洗絲綢和毛料,肥皂比合成洗滌劑要好,它對麵料的損傷性小。

現在的日用洗滌劑花樣很多,尤其洗衣粉廣告大戰使得洗衣粉的位置與日俱增。肥皂雖然古老,但是仍不過時。而且肥皂的獨到之處。在日常生活當中,人們還是深有體會的,它不僅不會被其他洗滌品所替代,反而會有更大的發展和更廣泛的運用。譬如,向肥皂中加進香料、藥料研製而成的混合式肥皂就是很好的例證。

相關鏈接

去汙原理

肥皂分子結構可以分成二個部分。一端是帶電荷呈極性的COO-(親水部位),另一端為非極性的碳鏈(親油部位)。肥皂能破壞水的表麵張力,當肥皂分子進入水中時,具有極性的親水部位,會破壞水分子間的吸引力而使水的表麵張力降低,使水分子平均地分配在待清洗的衣物或皮膚表麵。肥皂的親油部位,深入油汙,而親水部位溶於水中,此結合物經攪動後形成較小的油滴,其表麵布滿肥皂的親水部位,而不會重新聚在一起成大油汙。此過程(又稱乳化)重複多次,則所有油汙均會變成非常微小的油滴溶於水中,可被輕易地衝洗幹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