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郵費誰來付(1 / 2)

郵票的誕生,是由於郵資的征收對象的改變:不再是收信人,而是發件人付費。這是一種“預付模式”(先付費後使用)。而且郵資的費用可以因此而降低,收費也變得簡單起來,通信因此走入尋常百姓家。

郵票的雛形最早出現於17世紀中葉。1653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把在巴黎地區開辦郵政的物權賜給維拉葉。維拉葉在巴黎設立了“小郵局”,還在街道設立了郵政信箱,每天收取、投遞信件。維拉葉采用一種名為郵資付訖證的標簽,出信給用戶。寄信人把郵資付訖證套在或貼在信封上,寫明寄信日期,把信件放入信箱。郵局收取信件以後便把郵資付訖證撕毀,然後把信件投送給收信人。這種郵資付訖證的標簽,可說是郵票的前身。這種標簽隨用隨撕毀,沒有留傳下來。

在1836年來自盧布爾雅那的奧地利人勞倫斯·科師爾向奧地利政府提出建議,引入郵票簡化郵政服務。蘇格蘭書商詹姆斯·查門斯在1838年遞交了類似的建議。建議可能為羅蘭·希爾所采納,而後者在1835年受不列顛政府委托去對郵政進行改革。希爾因此成為郵票使用的倡導人。

在19世紀早期,郵資是按郵件送遞路程遠近和信件紙張數量分別逐件計算的,即“遞進郵資製”,費用由收件人支付。按照規定,郵程在15英裏之內收費4便士;20英裏內收費5便士;300英裏內收13便士……除此之外,按照郵遞條件還會另加郵資,郵資非常昂貴。據記載,一封從倫敦到愛爾蘭的信件就要花費一個鐵路工人一個月工資的兩成。如此高昂的郵資不僅平民望而卻步,連國會議員也難以承受,為此國會竟決定議員可享有免費郵件。結果一些議員將這些免費郵件大肆贈送給親朋好友,免費郵件竟占郵件總數的75%,郵政部門因此虧空嚴重。而民間也想盡辦法逃避郵資,諸如請人代送或拒絕收件等方法層出不窮。

希爾於1837年2月22日出版了一本叫做為《郵政改革—其重要性與現實性》的書籍,主張取消郵件免費特權,在英國本土郵件重量隻有低於0.6盎司一律隻收1便士的改革方案,並且由寄件人預付郵資,還提出用一種印刷精美的郵政用品來預付郵資,引起廣泛回響。1839年7月22日,希爾的郵政改革主張終於在下議院通過。8月17日,該方案獲得了維多利亞女王的通過,決定自1840年1月10日正式實行。1840年3月,第一批郵票240個郵票模版製作完成,4月15日開機印刷,並於同年5月1日正式發行,並且在5月6日生效(但在5月2日已有人在使用了)。因為其麵值1便士且用黑色油墨印刷,所以收藏家稱之為黑便士(One Penny Black)。這是世界上第一枚郵票。郵票圖幅為19mm×23mm、無銘記、無齒孔、有背膠、有小皇冠水印。

最初的兩枚郵票設計也是多得羅蘭·希爾。為之他收到數千份設計,最後都為他棄之不用。郵票上的畫像來自於一枚他特別喜歡的1837年紀念幣。麵值1便士的郵票是黑底的,2便士麵值的則是藍底。亨利·科巴為之製作雕版,而印刷工作則由珀金斯,培根·珀斯印刷廠承擔。而黑便士郵票也有其不足之處,郵票上的黑色郵戳不易看清,且容易洗掉,因此有人鑽空子將其反複使用。為此,之後的1便士郵票改用紅色印刷,1841年2月10日,紅便士宣告誕生。

相關鏈接

中國郵票的發展史

187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天津、上海、煙台和牛莊(營口)等五處設立郵政機構,附屬於海關內,上海海關造冊處當年即印製以龍為圖案的一套3枚郵票發行,郵票圖案正中繪一條五爪金龍,襯以雲彩水浪,郵票的顏色和麵值不同,麵值用銀兩計算:一分銀(綠色,寄印刷品郵資)、三分銀(紅色,寄普通信函郵資)、五分銀(桔黃色,寄掛號郵資)。這是我國首次發行的郵票,集郵界習慣稱為“海關大龍”,簡稱“大龍郵票”。清代郵票多用“龍”做圖案,這是因為“龍”體現著至高無上的權威,是最高統治者的象征。最近,據大龍郵票專家考證,認為大龍郵票圖案設計者是個中國人,而不是先前推測的外國人,但設計者姓名及發行的準確時間很難查明,成為中國早期郵票發行史研究中的一個“懸案”。“大龍”郵票為銅質版模,雕刻家用手工逐枚刻製,由於進口紙張不同的緣故,分三次刷發。第一次1878年發行,因用硬性半透明薄紙,稱為“薄紙大龍”;第二次於1882年發行因排版時每枚郵票之間的距距離稍大,票幅比第一次的縱橫各寬出2毫米,稱為“闊邊大龍”,其中5分銀未使用過的新票極少見,25枚的全張新票存世僅一張,是中國早期郵票最著名的孤品;第三次於1883年發行,紙質比前兩次都厚一些,通稱“厚紙大龍”因打孔機的緣故,打出來的齒孔有光齒和毛齒兩種,光齒的又稱“厚紙光齒大龍”郵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