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揚領著一班孩子站在學校門口等放學的時候,總覺得有些奇怪。

究竟哪裏不對?張揚說不上來,他一麵小心翼翼的維持著隊形,讓那些嘰嘰喳喳的孩子們安靜下來,一麵朝著鐵門外望去。

氣氛。

張揚腦子忽的閃過一個詞。

氣氛不對。

校門口依舊是吵吵嚷嚷的,家長們也一如既往的提早到了校門口,三三兩兩聚在一起聊天,張揚雖然才轉到寧城第一小學來,剛接手三年二班沒多久,卻還是很快便在人群裏麵找出了自己班的家長。

通常情況下,聚在一起的家長們和孩子們的朋友圈是一樣的,彼此之間關係親密的小孩,家長之間的聯係也就更為頻繁,而那些沒什麼交集的孩子,家長之間也就自然而然的形同陌路,因此,每天站在校門口的閑聊的家長們也像小孩子一樣不經意之間形成了“小團體。”

今天的情況卻和往常有些不一樣。

幾乎所有張揚班上的家長都圍在一起,不知道在討論些什麼,有些家長站在外圈,伸著脖子打探,還有的為了聽清楚幹脆掂著腳站到了花壇上。

隔著馬路,張揚並不知道家長們在商討著什麼,但家長們的表情都很認真,一個個都豎著耳朵,像課堂上的小學生一樣,甚至還從兜裏掏出手機飛快的記著什麼。

“他們在談什麼呢?”

張揚忍不住有些好奇,還沒來得及細想放學的鈴聲就響了起來,校門緩緩打開了,就像升起的水閘一般,孩子們歡快的朝著家長們湧去。

“張老師再見!”

“老師再見!”

“再見!”

張揚笑著朝他們揮了揮手,看了看表,轉身朝兒子的學校走去。

接到孩子回家,差不多已經六點,所幸妻子已經煮好了晚飯,父子兩洗了手,圍著這熱氣騰騰餐桌坐下,兒子很自覺的端著碗,小心翼翼的從湯鍋裏接過一片蔬菜,張揚一邊吃,一邊和妻子談論的家常。

“爸,我今天可以不做那本習題冊麼?”

見他們兩聊完了,兒子忽然說道。

“哦?怎麼了?今天想偷懶啊,這可不行,做事要持之以恒。”

張揚往兒子碗裏夾了一塊排骨。

“不是,昨天我把那本習題冊借給王誌誌了,他說翻了翻,做了幾道題,感覺挺有用的,準備叫他爸也去買一本。”

“你告訴他在哪裏買的了麼?”

“告訴了,就在城北那個胡同裏麵嘛,那種偏僻的角落,也隻有爸你喜歡進去逛。”

“好吧,那今天記得要背詩詞哦。”

“行。”

“你別說,王誌誌這個孩子,雖然學習成績跟不太上,但還是挺有禮貌的,吃飯的時候還知道幫助拿碗筷。”

妻子說道。

“是啊,這不能怪孩子,學習就像燒水,有快有慢嘛。”

張揚又想起了那個留著鼻涕的孩子,王誌誌,年齡和自己兒子差不多,昨天接兒子回家的時候,正巧看見他捏著錢站在賣炒粉的小攤販前,個子還沒有餐車高,一個人可憐巴巴的,張揚走過去一問才知道,王誌誌的爸媽今天晚上要加班,給了錢讓他自己買點東西吃。

張揚叮囑了他幾句,拉著兒子往前走了一個路燈杆,實在放心不下,轉頭拉著他上自己家吃飯去了。

張揚吃過飯,坐在桌前,又把那張座位表仔仔細細的看了一遍,這張座位表他排了好幾天了,一直沒定下來,按照之前班主任的慣例,教室的一二三排都是由尖子生坐,可張揚卻不這麼想,每一個小樹苗都值得陽光和雨水澆灌,他仔細斟酌了半天,改了又改,最終把王誌誌和幾個成績較差,但是上進心強的孩子和幾個性格活潑開朗,成績較好的孩子排在了一起,坐在教室前麵,其他每一個孩子的座位也經過仔細考慮。

等張揚打好座位表,又把明天的課程仔仔細細過了一遍時,牆上的指針已經指著12的位置了。

“張老師早啊!”

“早。”

張揚和幾個送孩子的家長打了個招呼,不知道怎麼的,他總覺得渾身有些不自在,家長們雖然臉上帶著笑,看他的眼神卻有些奇怪,裏麵藏著各種各樣的感情,輕鬆,僥幸,甚至帶著些鄙夷。

這讓張揚頓時有些手足無措,自從他成為三年二班班主任起,一直兢兢業業,用心對待每一個孩子,家長們看他的眼神多是敬佩,尊敬,即使那些成績較差的孩子家長眼神裏也包含著信任,今天這是怎麼了?

“老師早。”

“同學早,今天我們先排座位,大家整理好自己的書本和文具,按照座位表上麵的次序坐好。”

“好!”

孩子們的動作飛快,不一會便按照新的座位坐的整整齊齊,張揚調整了呼吸,把早上的不快拋之腦後。

“上課!”

一天的課程很快結束,張揚梳理了一下教學課程中出現的問題,把作業批改完,終於可以靠著休息一會時,離放學的時間也快到了。

“你聽說了麼,哪個班的班主任,不是號稱兩袖清風嘛,我今天卻發現他排座位的時候私底下搞了小動作。”

“什麼小動作啊?”

“你靠過來,我說給你聽。”

張揚端著水杯從另一個辦公室路過,從門縫裏麵忽然傳出一陣議論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