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投軍起義(2 / 3)

可是,不知怎地,朱元璋收到義軍密信的消息還是不脛而走了。寺廟中有個人平日裏跟他交惡,便準備暗中去官府告發朱元璋。幸好有個師兄跟他關係十分要好,暗中通知,勸他趕緊逃跑。

當時,外邊還很混亂,元朝政府軍四處抓捕和尚,燒毀寺廟,搞得人心惶惶。原來紅巾軍信奉明教,而明教又主張信奉彌勒佛,說什麼彌勒佛下凡,解救世間百姓。於是,元朝政府隻要看到寺廟中供奉著彌勒佛,就認為可能是明教的秘密活動場所,本著“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人”的原則,一律燒毀。

就是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朱元璋終於被逼上了“梁山”,他揣著湯和寫的第二封信,決心投軍反元。當時在皇覺寺附近濠州活躍著一支反元義軍,那個義軍的首領叫做郭子興。

這郭子興是山東曹州人。他父親本是個算命先生,周遊天下、四海為家。有一次,他父親經過定遠,碰到當地一富戶人家,當時尚有一個瞎女還沒有出嫁。他父親算了一卦,知道這女的是個旺夫命(其實不算我也知道她旺夫,畢竟家裏這麼有錢),便娶了那女的為妻,在當地安家。後來他父親又依靠女方勢力,逐漸富裕起來,還生有三子,郭子興乃是第二個兒子。郭子興剛出生時,他父親為他卜得一吉卦,十分歡喜。

郭子興長大成人之後,性格十分豪爽俠義,而且視金錢如糞土,成天揮霍家財,殺牛備酒,結交四方豪傑。他看不慣貪官汙吏們的強取豪奪,受不了地方官府的鳥氣,就加入了明教,舉起反元的大旗。

朱元璋見郭子興的義軍離自己不遠,而且小時候的夥伴湯和也在那裏,便決定投奔郭子興。元順帝至正十二年(1352年),25歲的朱元璋離開了寺廟,躊躇滿誌地來到了濠州城,準備投奔郭子興。

當時濠州城被起義軍所占領,而城外駐紮了元軍,雙方雖然沒有交戰,但是對峙不下,情勢十分緊張,因此,起義軍戒備十分森嚴,對來往客商盤問得非常仔細。

朱元璋來到城門口,對著守城的士兵,雙手合十,一鞠躬,想要入城。

守軍的士兵抬頭一看,見是個身穿袈裟的和尚,身材十分魁梧,相貌十分奇特,不像是個好人,心道:“這兵荒馬亂的,你這和尚不躲在寺廟中好好吃齋念佛,卻跑到這裏,做什麼?”

“大和尚,你來此處,為何?”守城的士兵問道。

“我是來投靠城裏的義軍。”朱元璋平靜地回答道。

守城士兵聞言後,上下仔細打量著眼前的大和尚,心道:“你這呆子謊話都不會講,這節骨眼上誰還會來明投義軍,莫非你是元軍派來的奸細,想混到軍中,裏應外合,攻占我濠州城。”

守城士兵想到此處,雙手一揮,說道:“好好搜查搜查,看看是否元軍派來的奸細。”

本來朱元璋隻要拿出湯和的推薦信,守城將士自然會將他畢恭畢敬地迎進城中。可是,朱元璋興高采烈地來投起義軍,沒有想到卻被這些人當作奸細,心中自是氣憤不已,也不打算拿介紹信,便當場跟他們爭吵了起來。幾個守城的士兵也被他搞急了,一擁而上,當場拿住了朱元璋,將他當作奸細上報了郭子興那裏。

一般來說,作為義軍的首領,郭子興哪裏顧得了這些小事,通常聽完彙報,就頭也不抬地揮揮手,讓手下將這些奸細處理了便是。也是朱元璋命不該絕,這天郭子興心情不錯,生怕一不小心弄錯了,寒了來投奔的好漢們的心,目前又正是用人之際,於是決心親自去見見這個奸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