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被送進驪山陵後,胡亥和趙高打得火熱,天下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他兩人身上。

嬴政在位時,雖然天下已“苦秦”久矣,但嬴政還能控製住,可胡亥有嬴政的欲望,卻沒有嬴政的能力,他隻想享受權力帶來的豐厚利潤,卻不想承擔權力帶給他的責任。又由於趙高毫無腦子地操縱,大秦帝國急轉直下。

趙高其實隻做了兩件事,就徹底斷絕了大秦帝國的後路。第一件,殺掉嬴政的所有兒子和親信大臣,這裏就包括蒙毅和蒙恬;第二件,讓胡亥也效仿嬴政玩神秘。嬴政玩神秘,至少還批閱奏折,但胡亥玩神秘,除了睡女人,什麼都不管。

於是,趙高開始一手遮天,掌控大秦帝國。他把一頭鹿牽到殿上,說這是馬,胡亥叫起來,說這明明是鹿。趙高問眾臣,有的說是馬,有的說是鹿。事情結束後,趙高把那些說是鹿的全部逮捕,秘密處死。從此,朝堂之上,再也沒有人敢和他持不同意見了。大秦帝國此時成了瞎子、聾子。

驪山陵和阿房宮的建設繼續進行,趙高認為工程太慢,所以加大力度,從全國各地調派民工,整個帝國怨聲載道,憤怒的火焰再也無法壓製。

當然,搞建設向來是大秦帝國的主要政治路線,李斯同意趙高的行為,但他不同意趙高把帝國搞成了瞎子和聾子。他不知疲倦地希望當麵向胡亥反映這個問題,趙高不停地阻止他,最後,兩人陷入了僵局。

趙高認為,此時除掉李斯,時機已經成熟。所以他在胡亥麵前不停誹謗李斯,讓胡亥堅信,李斯的忠誠隻限於嬴政。

胡亥大怒,立即下令逮捕李斯,將李家三族抄斬。秦王國和秦帝國的宰相,幾乎沒有善終的,商鞅、呂不韋和李斯是典型代表。

據說,李斯在刑場上說了一句話,話是說給兒子聽的,其實也是說給他自己聽的:要是能牽著小狗到老家的郊區去追趕兔子,該多好啊。

這是李斯的遺言,大人物的小兒語,正因此,才透露出人生的變幻不定。

當李斯和嬴政在黃泉下相逢,嬴政看李斯時,一定是灰頭土臉的老鼠模樣,而李斯不敢去看嬴政,因為他背叛了嬴政。

李斯一死,大秦帝國在趙高的掌控下加速下墜。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豎起抗暴大旗,幾個農民在兩人的率領下,突然向秦帝國開戰。兩人當時打出的宣傳語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注意這句話,它很重要。

秦國自商鞅變法後,煥然一新,其中有一新是其他諸國都做不到的,那就是在人才任用上的不拘一格,不管你是什麼國籍,不管你是什麼出身,隻要你有才能,對大秦有用,大秦就會把你當成寶貝。

大秦的成功,就依賴此,從前的貴族政治開始和平民政治相結合,最終創造了奇跡。

陳勝、吳廣敢說這句話,無非是看到了這點。在他們看來,處於社會最底層的呂不韋和李斯這種人,都能成為大秦宰相,那就說明,帝王將相不是注定的,而是後天努力的結果。

這是大秦給中國留下的最寶貴的財產,陳勝、吳廣在名義上繼承了這一財產。

不過,陳勝、吳廣的這種反叛行為,若是嬴政在時,簡直就是閉著眼跳萬丈深淵,絕對沒有不死的道理。

然而,奇跡出現了,陳勝、吳廣這一開戰,戰出了連鎖反應,原東方六國貴族的後裔們紛紛起兵抗秦,並且勢如破竹。二十年前,東方六國的正規軍在秦帝國兵團麵前不堪一擊,可這次,秦帝國兵團反而變成了不堪一擊的那個。

但我們不能高估了原東方六國貴族後裔們的才能,尤其是軍事才能。因為當時大秦帝國的全部主力都在最南和最北,最南的是在兩廣,根本回不來;最北的則在長城,因為蒙恬的被殺,這支兵團失去了主心骨,再也沒有興趣參加拯救帝國的行動。

抗秦組織裏,大多是烏合之眾,最閃耀的明星隻有兩個:原楚國遺民項羽和劉邦。這兩人都曾對著嬴政的巡狩車隊發出英雄之歎,現在,他們開始竭盡全力實現這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