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威克拉姆的王國(1 / 3)

傳說19世紀以前,一位可愛的小王子在這座著名的城市——烏賈因降生了,他的名字叫做威克拉姆阿蒂塔亞。梵語出現之後,人們為了簡便,便稱他“Vikram”——威克拉姆。在後來的歲月裏,西方人將他的名字進一步簡化,直接簡稱為“Vik”——威克。

威克拉姆是老國王甘德哈巴·辛那的次子。有關老國王的故事,留下來的資料很少,隻有他變成一頭驢、先後共娶了四個皇後並且有六個兒子,除此之外,我們一無所知。據說,他這幾個兒子個個學識淵博。當老國王去世之後,大兒子尚克繼承王位,開始統治烏賈因國。但是沒過多久,尚克就被威克拉姆的部下謀殺了。在下麵的章節中我們將會講到有關他的故事。

通過這個教訓,所有的小王子們都深刻地認識到,他們應該團結起來,相互支持,同心協力。威克拉姆成就卓著,因而榮獲了“貝爾”的稱號,即勇敢者的意思,隨後坐上了國王的寶座,開始了自己的統治。開始的時候,他統治賢明,深得眾神的寵愛。這樣過去了許多年,他的統治日益穩固。最終,他統一了整個印度,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強大統治機構,開創了一個新時代——君主統治時代。相較世襲製度而言,君主製度又前進了一大步。

曆史學家認為,他所力行的改革舉措讓社會的發展邁向了又一個高峰。

威克拉姆對他身邊的孩子巴哈達瑞·哈瑞和威克拉姆·維克達亞悉心教導,告誡他們既要重視學問,也要掌握必備的本領和技能。他們在威克拉姆的教導之下,從小就學習文法、經文和宗教科學類的知識。他們精通軍事策略、國際法律,在音樂上也頗有造詣,他們善於騎馬和騎大象,對於駕駛戰車尤為熟練。除了這些,他們還能嫻熟地使用腰刀、弓箭,會打印度棒球。總而言之,老國王訓練他們掌握作戰的各種技能,包括擒拿格鬥、軍事圍剿、軍隊組建及破壞敵人核心部隊。他要求他們打敗任何一支皇家的精銳部隊,對敵軍的戰鬥力做到了如指掌,知道如何來戰鬥,怎樣嚴格地執行任務,如何做到不卑不亢,如何來組建盟軍,如何對善良與邪惡加以辨別。對於邪惡之人又該如何加以利用,如何來揚軍人之威以及如何來寬容別人。在經曆了這些家族的訓誡和鍛煉之後,他又將這兩個孩子送到學校裏,請來最優秀的老師對他們進行教導,最終讓他們成為了實至名歸的皇家子弟。其實,在他們還是孩子的時候,老國王就已經讓大王子去學習處理國家事務的相關知識了,但並沒有讓他真正地參與政務。直到他完成了所有的訓練項目,並且得到了訓練導師的高度讚許,認為他的功課是讓人滿意的了,這時他才開始參與政事。

可是實際上,這兩個兄弟在處理事務上的態度常常和國王的本意南轅北轍。威克拉姆阿蒂塔亞曾經給過巴哈達瑞·哈瑞諸多很有價值的忠告:在多雨的四月,因陀羅神讓大地水源充裕,國王這時就要向他的國庫補充銀兩;而在太陽神索亞普照大地的八個月裏,整個國家風調雨順,國王要在這時向他的臣民收取一定的稅額;由於風神,一年四季裏風和日麗,子民們能夠安生過活,但即便是在風調雨順的時節裏,國王也要讓自己的官員去體察民情;因為閻羅王、判官的存在,它會公平、嚴厲地懲戒有罪之人,所以即便是自己的愛臣犯了錯,國王也不能存有絲毫的偏袒之心;因為水神伐樓讓它的牧師帕夏來統治它的敵人,所以,國王才能安全地鎖住每一個在獄中的囚犯;因為月神錢德拉是用它那皎潔的月光給大家帶來了歡樂,所以作為國王,應該充分運用自己的才能,慷慨地施與,讓自己的子民開心快樂;作為國王,對子民們應當要平等。(很明顯,王室的身份肯定不可能是一個閑職,王室裏的大臣肯定也不是泛泛之輩。王宮內的讀書人、婆羅門臣子來製定國家條例,教導國王們治國之法。國王授意於官員,而不是下屬官員直接公布命令,地方上的王侯和司法部門的行政長官的任免都是由國王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