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金戈鐵馬——元朝崛起真相(1 / 3)

前言:我們今天生活的每一個方麵,都不可磨滅地留下了成吉思汗和他所創立王國留下的印記。這種影響之深,以至於曆經數百年而揮散不去。那麼,這位號稱天之驕子的英雄,是如何一步步登上權力頂峰的呢?又是如何在世界上一個偏遠的角落,創造自己那個橫跨歐亞的大帝國的呢?我們現在就要揭開這些問題的答案。

第一節時代背景——多朝並立天下亂

公元13世紀初,在神州大地上,當偏安一方的南宋正在和統治北方的金國打得難解難分之時,鐵木真已經逐漸完成了統一蒙古各部的大業。1206年,也就是金國大敗來犯的宋軍的這一年,鐵木真擊滅了乃蠻各部,從此統一了蒙古,建立了大蒙古國,並在斡難河正式稱帝,號為成吉思汗。

統一之後的蒙古兵強馬壯,士氣正旺,此時又正值金蒙交惡,於是成吉思汗便決定乘勢南下,討伐金國,並順便討伐毗鄰蒙古的最為弱小的西夏。

討伐西夏的戰役是最先開始的。早在蒙古統一的前一年,也就是公元1205年,鐵木真就發動了第一次對西夏的征伐,然而,這不過隻是一次試探性的出兵,目的也僅僅在於窺探西夏國的軍事實力而已。兩年之後,又到了秋高馬肥的季節,成吉思汗又糾結起重兵,發動了曆時數月的對西夏的第二次討伐。又過了一年多,蒙古的鐵騎軍團又再次南下攻打西夏,這次的打擊使得西夏的元氣大傷,從此一蹶不振。

而後,成吉思汗的目光又轉向了金國的身上。

說起金蒙兩國,可謂是素有淵源。早在金國立國之初,女真人就開始不斷受到蒙古人的襲擊騷擾。後來,在公元1135年,金主完顏亶趁蒙古族內部發生叛亂,派遣金朝貴族宋王完顏宗出兵北擊暫時緩解了北方的壓力。八年之後,當完顏亶想再一次趁蒙古人叛亂之際,一舉攻滅他們的時候,女真兵馬卻在北方一敗塗地,甚至之前因罪被誅的金朝貴族魯王完顏昌的兒子也趁亂帶領族人叛逃蒙古。此後蒙古一度強盛,金朝隻好一麵對其求和納貢,一麵不斷在北方修壕建堡,防禦蒙古人。再後來,蒙古陷入混亂亂的征戰,許多部族又不得不求助於經過世宗與章宗大治後繁榮的金國的幫助,鐵木真就是其中的一員。直到之後蒙古獲得統一,成吉思汗依然每年向金國繳納貢品。

在這裏,細心的讀者或許會產生了一些疑問:既然金蒙兩國是朝貢關係,那麼它們又是如何交惡的呢?原來,當鐵木真統一蒙古後,已經早已不滿隻在草原上稱王稱霸了,他逐漸地將目光瞄向了中原地區。公元1210年,剛剛即位兩年的金朝皇帝完顏允濟遣使持詔書至蒙古受貢,成吉思汗拒不下拜,並乘馬唾使而去。於是乎,完顏允濟大怒,意欲加害之,鐵木鎮遂與金決裂。此次的事件,顯然是成吉思汗有意而為,其目的就是要激怒金國,挑起金蒙兩國的戰端。從此之後,鐵木真更加緊了整兵蓄馬,準備進攻金國。

成吉思汗如此的有恃無恐,一方麵是因為蒙古各部的統一,使其自身實力大大增加,另一方麵也是因為金宋兩國近年來惡戰連連,金國財力大損,故而顯得日漸式微。1206年,在南宋權臣韓侂胄的挑唆下,南宋主動挑起戰端,開始北伐,金朝被迫反擊,在全線獲勝的有利形勢下,迫使南宋訂立了嘉定和議。雖然獲勝,但大量的軍費卻使金朝財政陷入了入不敷出的境地,這也使得經過了世宗和章宗治理後本已經逐漸強盛的金國,又漸漸地走向了深淵。

另一方麵,章宗時期,天災的頻頻發生也對金朝的經濟產生了沉重的打擊。在水旱蝗災的影響下,金國控製的黃河兩岸農民流離失所,稅收賴以生存的農業遭到嚴重破壞;大規模的賑災和河防更是令金朝財政雪上加霜,僅金章宗完顏璟即位的那一年,征發修複河防的用工就有了四百三十餘萬,工錢一百五十文,日支官錢五十文,米一升半,由此,開支之浩大可見一斑。

於是,這個時候的中原以及黃河上遊地區,曾經強盛一時的金國開始凋零疲敝,西夏已經無力反抗,滅亡隻不過是時間問題,而蒙古,正在迎來它的曆史上最輝煌燦爛的時刻。鐵木真,這位蒙古曆史上獨一無二的成吉思汗,即將帶領他的鐵騎,挾裹著蒙古高原上從西伯利亞吹來的獵獵朔風,君臨天下,君臨世界。

元朝,即將崛起;而金國,擋在了它的前麵。

第二節元朝的崛起過程

蒙古草原的雄鷹

時至今日,當東方人追述起那一段曆史時,想起的是茫茫草原上的雕弓射日,而西方人則依舊會驚呼起:“上帝之鞭!”

那是13世紀的上半葉,那是一段血與火的世界征伐史,一段關於蒙古人的崛起史。

蒙古人是如何崛起的呢?那還要從成吉思汗說起。

公元1155年前後,成吉思汗出生於鄂嫩河東岸的一個蒙古貴族之家,他的父親名叫也速該,是蒙古諸部中乞顏部的首領,他的母親名叫訶額侖,是也速該從外族人赤烈都那裏搶來的女人——在草原上有個規矩,凡是搶來的女人,便可以成為自己的妻子。成吉思汗出生那天,也速該打敗了塔塔兒人,並俘獲了他們的首領鐵木真。按照草原上打敗了敵人就要掠奪他的名字的習慣,也速該給這個剛出生的兒子起了“鐵木真”這個名字。於是,名叫鐵木真的這個孩子發出了第一聲啼哭,草原被驚醒了。

鐵木真很快長大了,他的身材已經高大了許多,體格也變得格外的健壯了。然而少年時代的鐵木真,卻是不幸的。公元1167年,年僅十二歲的鐵木真就成了孤兒。也速該由於率領乞顏部人屢屢打敗塔塔兒部人,所以遭到了塔塔兒部人的忌恨,於是,他們便設計將也速該毒死了。也速該被毒死後,乞顏部人一直懷疑訶額侖被也速該虜來時已有身孕,而鐵木真並不是也速該的兒子。所以,當也速該一死,鐵木真一家的地位就一落千丈,同族人欺負鐵木真年幼且勢單力孤,便拒絕聽命於他。盡管鐵木真的母親訶額侖拚命勸阻,乞顏部的族人還是拿走了他們的全部家當並拋棄了鐵木真一家,遷徙走了。這時,一無所有的鐵木真一家已經極度貧困,生活也變得十分艱難,在肯特山中,他們每天隻能靠挖野菜、采野果為生度日。甚至就因為他的同父異母的弟弟別克帖兒從他那裏偷走了一隻百靈鳥和一條魚,鐵木真就和他的弟弟哈撒兒一起放箭射死了別克帖兒,從此可見其生活之艱辛困苦。

鐵木真一家在草原上頑強的掙紮著,然而,苦難並沒有就此過去,反而是來得愈發猛烈了。不久之後,與乞顏部有仇的泰赤烏部將鐵木真虜了去,理由是鐵木真漸漸長大了,而他又是也速該的兒子,抓住鐵木真是為了防止他羽翼漸豐,以後成為禍患。從此之後,被戴上了沉重的枷鎖與鐐銬的鐵木真,數次逃跑,又數次被抓,就在這樣的苦難循環中,他邁向了青年時代。

後來,他在赤老溫等人的幫助下,終於逃了出去,並同他的弟弟哈撒兒一起,開始了家族複興的大計。在他們的拚搏與奮鬥之下,漸漸地,他們的家中擁有了九匹馬。然而,卻不小心被盜賊偷走了八匹。在阿魯刺惕族的年輕首領博爾術的幫助下,他曆盡艱辛終於找回了馬,而博爾術自此也開始了追隨鐵木真的生涯。然後,鐵木真在迎娶了翁吉刺部首領的女兒孛兒帖之後,又歸順了強大的克烈部。後來,他遇到了紮木合,與之結為了安答(兄弟),並一同擊敗了篾兒乞人。從此之後,鐵木真的勢力開始逐漸地壯大起來了,來追隨他的人也越來越多了。

鐵木真和紮木合都想複興蒙古,並自己做汗王,然而“一山不容二虎”。不久,隨著鐵木真的壯大,克烈部人在紮木合的挑唆之下,向鐵木真發起了進攻。前兩次,鐵木真由於準備不及,損失慘重,最後隻剩下突圍出來的四千人馬,於是他不得不帶著眾人遠遷到呼倫貝爾草原去避難。至此,鐵木真同克烈部與紮木合徹底決裂了。呼倫貝爾大草原的秋天到來了,馬兒們壯了,經過修整的鐵木真部眾業恢複了元氣。鐵木真眼看時機已經成熟,他決定向克烈部發起進攻。與此同時,克烈部人卻早已把鐵木真視為強弩之末,認為他已經不足為慮了。所以,就在克烈族人毫無防備的情況下,鐵木真的鐵騎以橫掃千軍之勢,一下子出現在了他們的麵前,輕敵了的克烈族人此時隻得四處逃命,作鳥獸散了。這次戰役之後,鐵木真不僅消滅了克烈部,也進一步擴大了自己的領土,壯大了自己的勢力。對鐵木真來說,統一蒙古已經指日可待了。

然而,前進的道路不是平坦的,在鐵木真的前麵,還橫亙著乃蠻部落這樣的一塊絆腳石。乃蠻部落收留了大量被鐵木真打敗的部族殘眾,這其中就包括鐵木真的安答紮木合。這些鐵木真曾經的敵人,對於鐵木真,都是恨得牙癢癢的,都企圖借助乃蠻王塔陽之手,滅掉鐵木真,而塔陽本人也對於鐵木真的崛起愈發地感到憂慮。一邊是雄心勃勃想要一統蒙古的鐵木真,另一邊是擁有著大批鐵木真反對者的乃蠻部落,兩方水火不相容,一場大戰在所難免。

在阿爾泰山下的額爾齊斯河邊,鐵木真與乃蠻部的塔陽進行了一場可怕的遭遇戰。雙方殺得昏天黑地,從早上一直殺到晚上。最後,鐵木真部取勝,乃蠻部被徹底摧毀。

自此之後,整個草原都成為了鐵木真的天下。於是,在公元1206年,斡難河頭,蒙古各部貴族推舉四十四歲的鐵木真就任蒙古人的大汗,進號為“成吉思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