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對孩子進行愛國主義教育(1 / 2)

愛國主義是人們世世代代鞏固發展起來的對祖國的一種深厚的感情,是“愛”的教育中的最高境界。曆經磨難、飽經滄桑的四、五十年代人有刻骨銘心的親身經曆,所以對祖國有著深深的眷念和愛。現在的孩子,生逢盛世,早已習慣了和平時代的幸福生活,一說到愛國,就覺得空洞教條,仿佛離自己遙不可及。如何觸及孩子的靈魂,對孩子進行有效的愛國主義教育呢?

了解祖國的曆史文化

中國的曆史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每個中華兒女的寶貴財富。如果沒有對祖國的了解,就根本談不上愛。莊嚴的國旗國徽是我們國家尊嚴的象征,幅員遼闊的疆土和天然雕飾的自然風光是我們無盡的驕傲,彪炳千古、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是我們最好的榜樣,蘊含著成敗經驗的曆史是我們的一麵鏡子……我們要針對不同時期學生的心理特點,采取多種途徑、多樣形式進行生動活潑的教育,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領會到愛國的真正含義,在耳染目睹中彰顯愛國情懷。

(1)了解祖國國情,培養愛國意識當孩子看到五星紅旗和國徽、聽到《義勇軍進行曲》的時候,一定要讓他們知道那些就是我們祖國的象征,以培養孩子的愛國情結和愛國意識,讓孩子與祖國共榮辱。

低年級的孩子,我們應以感情教育為主。比如老師可組織孩子坐在一起聊聊國旗的來源,可以形象的講講關於八國聯軍如何瓜分我們的國家,可把八個國家比做是八個壞人,霸占了我們的房子,但是我們中國人不屈服,大家團結起來共同把八國聯軍趕跑了,為了紀念中國革命先輩的流血犧牲和革命的勝利,從此以後就有了國旗。如果小朋友不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成功,不尊重國旗那麼也就不尊重我們這個國家,不尊重這個社會。孩子雖然小,但是對國旗的尊重也會慢慢積澱在他們心中,內化為一種愛國意識。

中高年級的孩子,我們可以適當增加一些國情知識教育,如四大古典名著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北京獲得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是我國在提高國際地位方麵所矗立起的一座裏程碑,奧運會上運動員領獎時高高飄揚的紅旗是我們無限的光榮,汶川大地震是每個中國人的喪親之痛,南京大屠殺是我們永不忘卻的恥辱……能夠撥動孩子心弦的教育一定是能讓他們的心靈受到震撼的教育。這些充滿正氣、觸動心靈、記載著社會發展軌跡的素材能讓孩子產生一種前進的動力,萌發愛國的意識,催生愛國的情感。

(2)領略祖國河山,增強民族自豪感“江山如此多嬌”。且不說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建築群故宮和人類文明史上最偉大的建築工程長城,單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春景就足以讓孩子驚歎不已,時刻感受自己祖國大好河山的秀麗。“人之初”的教育在一個人一生中打下的烙印往往是最深的。

低年級的學生,我們可以讓他們看著地球儀認識中國地圖,了解中國的地圖是什麼形狀,有多少個省,多少個民族,哪個省在中國的什麼位置,還可以用多媒體播放我國的自然風光圖片,把祖國美好的一麵展示給他們,以培養他們對自己祖國的自豪感。雖然他們年齡小,還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文化蘊義,但是,好玩的地球儀、秀美的圖片還是可以引起他們很大的興趣的,再加上教師有趣的講解,孩子們就更喜愛了。這樣,祖國的概念就會在這種喜聞樂見、通俗易懂的形式中自然種植在他們的意識中。

中高年級的學生,對中國的名勝古跡,祖國的大好河山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一些條件好的學生還有過很多次跟名勝古跡、自然風光的親密接觸,所以可以采用知識競賽的形式,如說說“中國之最”,比比誰是“中國名勝通”,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對名勝古跡有更全新的認識,培養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榮譽感。

(3)深諳愛國故事,浸染高尚人格“中華五千年,英雄千千萬”。中華五千年的曆史就像一幅浩瀚的畫卷,無數愛國才俊就是鑲嵌在這幅畫卷上最耀眼的明珠。

如果說範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毛澤東的“分無分文,心憂天下”,小學生理解起來有些困難,那麼楊利偉曆經磨練征服太空,奧運柔道冠軍冼東妹忍受離別女兒一年之久艱苦訓練,北京學生梁帆參加“世界兒童為和平為未來”活動時要求升起中國國旗,這些既平凡卻又震撼心靈的愛國華彩,就足以喚醒現代孩子對於榜樣的最深刻的記憶。

學生的年齡小,我們要盡可能把愛國主義的榜樣生活化、藝術化、具體化、形象化,比如可以采取“講英雄故事”、“看愛國電影”、“讀偉人傳記”、“唱愛國歌曲”等多種形式讓這些愛國英雄人物形象深深植根於幼小心靈深處,讓孩子從小就對英雄人物的行為有一種認同感,在這些事跡中認識到中國人是偉大的,都擁有一顆忠於祖國的中國心。我們可以采取唱《北京的金山上》、《我愛北京天安門》、《放牛的孩子王二小》等愛國歌曲,聽通俗易懂的英雄故事讓低年級的孩子了解愛國故事,通過讀愛國書籍和收看愛國主義教育的專題節目對中高年級的學生進行愛國英模人物的形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