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引:國家是階級統治的機器,是實現階級專政的暴力組織.國家建立了,一個階級實行壓迫和專政,另一個階級進行反抗和鬥爭(造反).反抗、鬥爭成功了,建立了一個新的國家,繼續實行階級的壓迫和專政;於是,又有被壓迫者進行反抗和鬥爭;成功了,再建立一個新的國家·……實行統治的階級,不僅對被統治的階級進行專政和鎮壓,為了爭奪這種統治權,在他們的內部和國家之間也進行專政和鎮壓.它的表現形式是:吞並和反吞並,擴張和反擴張,政變和反政變.這樣一朝、一代地延續下去,構成了錯綜複雜的曆史。階級壓迫是殘酷的,統治階級內部和階級集團之間的這種鬥爭也是非常激烈和殘酷的。為了說明這一間題,我們製訂了此表.要說明的是:
本表中共分四欄: .;“紀元”表明某個朝代自公元xx年至公元xx年,共曆經xx年,亡於某朝(個別小國―如渤海國等未計);
2“曆代”表明該國皇帝(王、國君、可汗等)自某帝至某
帝,曆經xx年,共經過xx代在位皇帝;
3“平均享年”表明該朝皇帝平均活了多少歲。由於被統
治階級的反抗、鬥爭,同時也由於他們內部的、集團與集團之間的殺戮,以及他們的荒淫無道,曆代帝王的平均壽命,相對是比較短的。此欄,主要說明這一問題。但由於曆史資料不全,有一些帝王的生卒年月不詳,欄內均有注明。如果該朝多數皇帝有生卒年月的記載,則按已有資料的帝王平均計算;4“非正常死亡”則表明該朝帝王被殺、賜死、自殺的數目。由於上麵所說的原因,各代帝王非正常死亡的比例很大。在某一個皇帝在位時,如果不立太子,內部矛盾暫時潛伏下來,一旦要立太子了,即這種統治權力更迭時,皇帝與太子(因為皇(王)子很多),皇(王)子與皇(王)子,擁立此皇(王)子與擁立彼皇(王)子的大臣派係之間,甚至王妃之間的鬥爭,便激化起來,使用的手段也特別毒辣、殘酷。父子之間,母子之間,兄弟之間互相便殺將起來。但本表隻統計在位皇帝的“非正常死亡”;如果把被殺的王子、王妃、大臣也統計在內(還有其他原因被殺的),那就太多了!縱觀古今各朝各代,概莫能外。因此,未計算在內。因對方施展陰謀而“暴崩”的皇帝,史學家未證明是被殺的,也未計算在內。
這裏還要說明的是:夏、商雖然建了國,但有不少地方的小國還是部族,實行的是部族“選舉”或“禪讓”製度,在周朝以後才完成了世襲的封建製度。因此,我們的統計是從周朝開始的。
周朝
西周
2東周
春秋戰國
了國君主
2宋則君主
3鄭則君主
4無國君主
5越國君主
5進則君主
7(將)齊則君主
8(田)齊國君主
9趙則君主
10魏(梁)君主
11韓國君主
12燕國君主
13楚國君主
14案國君主
秦朝皇帝
西漢皇帝
注:王莽建新朝,未計.
東漢
甸奴單於
三國皇帝
餐則皇帝
2則漢皇帝 3孫吳皇帝
西晉皇帝
東晉皇帝
兩晉列國皇帝
1成漢皇帝
2漢(前趙)皇帝
3後趙皇帝
4前案皇帝(氏)
5後案皇帝(羌〕
6西秦王(鮮卑)
7夏則盛帝(甸奴)
8前涼則帝
9後涼皇帝(氏)
10南涼王(鮮卑)
11西涼王
12北涼王(甸奴、漢)
13前燕帝(鮮卑)
14後燕皇帝(鮮卑)
15西燕皇帝(鮮卑)
16南燕皇帝(鮮卑)
17北燕西皇帝
南北朝諸國帝王
北魏皇帝(鮮卑)
2東魏皇帝
3北齊盛帝
4西魏盛帝(鮮卑)
5北周盛帝(鮮就)
6(南朝)宋 皇 帝
7(甫朝)齊.帝
8南朝)梁盛帝
(南朝)後旅.帝
10(南朝)陳皇帝
11吐穀渾王(鮮卑)慕容氏
12柔然可汗
13高昌國王
隋 朝 皇 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