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篇 董卓之亂:貂蟬到底長啥樣(2 / 3)

董卓字仲穎,隴西人,從小就力大無窮,武藝精湛,能在馬上左右開弓,戰鬥力非常強。他年輕的時候一直在西部和周邊的少數民族作戰,屢立戰功,後來參加了平定黃巾起義的戰鬥。

董卓手下的西涼兵戰鬥力很強,砍起敵人的腦袋來擋都擋不住,但同時軍紀也很差,砍起自己人的腦袋來更是誰也攔不住。董卓本人是一個膀大腰圓、凶神惡煞的胖子,而且他做事簡單粗暴,不計後果,一看就是個破壞社會和諧的不穩定因素。所以漢靈帝在病重時讓董卓去當並州牧,這是當時全天下的第四個州牧,看起來很風光了,但實際上是要求董卓放棄兵權由武將變文官,是典型的“明升暗降”。而董卓偏偏抗旨不遵,最後竟然帶著自己的涼州軍去上任。

不過董卓走到一半就停下了,因為漢靈帝死了,大將軍何進召喚董卓率領部隊進京。

董卓一看自己這幾千人還有資格摻和到帝都的政治鬥爭中,覺得是個天大的好機會,立即帶著人馬殺向首都洛陽。而何太後聽說有個特別凶的武將帶著一群同樣凶的軍隊殺向京城了,嚇得趕緊同意了何進的計劃,把宦官幾乎全都趕出了宮去,送到何進的手邊。這些被趕出來的宦官也嚇壞了,就問何進想怎麼處理他們。何進說,天下被搞得這麼亂,都是你們的錯啊,我告訴你們董卓可馬上就要到了,你們還是趕緊各回各家得了!

其實按照袁紹的建議,這些宦官都送上門了,就一股腦消滅得了,但何進就是不同意。這時候宦官們就是砧板上的肉,想怎麼剁就怎麼剁,也不知道何進是怎麼想的,居然猶豫了。被逼到牆角的宦官們可沒那麼猶豫,決定來個魚死網破。他們找了個借口回到皇宮,然後趁何進進宮之時,在大宦官張讓的帶領下拿著兵器把何進堵了個正著。

張讓等人責問何進說,如今天下大亂,難道都是我們的責任嗎?當初先帝與太後不和,是我們一邊哭著求情,一邊拿出家財千萬來取悅先帝,才有你們老何家的今天,現在你竟然要把我們團滅,也太過分了!你說宮中藏汙納垢,外麵的大臣又有幾個是忠誠廉潔的?

於是眾宦官一擁而上,在嘉德殿前把何進殺了。但何進的死,並沒有改變宦官們的命運,袁紹帶兵打進皇宮大殺宦官,死了兩千多人,甚至很多人隻是因為胡子少也被當成宦官給殺了。剩下的幾個宦官裹挾著皇帝劉辯和陳留王劉協逃了沒多遠,也被領兵趕來的董卓給抓了。

這下子帝都的政治格局裏,宦官和外戚基本上同歸於盡,董卓代表的軍閥力量和袁紹代表的朝臣勢力就成了直接的對立麵。

同時被何進召喚來的軍閥還有丁原,他帶領的並州軍也非常能打,丁原入洛陽後當上了執金吾,就是劉秀當年很想當的那個官,掌管整個首都的防衛工作。

丁原有個打架很厲害的幹兒子叫呂布,就是我們都知道的三國第一猛將。這麼一比,董卓的勢力其實遠不如丁原。

但董卓很懂得虛張聲勢。雖然隻有三千人,但他命令部隊晚上悄悄出城,白天再大張旗鼓地進城,就這三千人來回折騰,讓人以為他的西涼兵馬正源源不斷地開進來,一下子嚇住了其他人。

之後董卓收編了何進留下來的部隊,收買呂布幹掉了幹爹丁原,丁原的並州軍也被董卓收編,這樣一來董卓就成了洛陽城裏最大的軍閥頭子,有槍杆子撐腰的董卓腰杆子自然也就硬起來啦。他先是不斷地給自己加官晉爵,甚至要廢立皇帝。袁紹雖然反對,但奈何實力不濟,反對無效不說,還害怕董卓事後報複,一溜煙逃出了洛陽,剩下的人更不敢反對了。

公元189年,董卓終於廢了少帝劉辯,改立劉協為皇帝,這就是大漢的最後一個皇帝漢獻帝。這時候董卓在洛陽城簡直是一手遮天,他手下的西涼兵在首都大肆奸淫擄掠他不管,他本人更是沒事就衝到皇宮搶個公主回家,根本不把皇帝什麼的放在眼裏,至於公卿大臣平民百姓,他更是想殺就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