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襄陽上(1 / 2)

秦風站在後邊看著白起發布一個又一個命令,秦軍將領按照白起的命令不斷的準備著,根據黑冰台傳回的情報襄陽城內隻有12萬清軍,且最強的八旗和陝西綠營已經離開了,城內的百姓也被撤走了,這讓攻城和守城的人都少了很多顧慮,可是一座城市十餘萬人連續修了一年多會堅固成什麼樣子?看來清廷現在的重心真的是南洋,他們對秦風都是以守為主,否則沒有必要修築這麼堅固的要塞。

秦軍集中了接近三十萬的軍隊,目前城下有二十萬左右的秦軍,清軍大將嶽托記得皇上密折上的交代,能打就打,能守就守,現在以將秦風等亂賊困在兩湖為主,秦軍擅長的步戰,騎兵數量極少,如不能守就退守到河南,在那康熙準備好了4萬騎兵接引。嶽托看著下方的秦軍也在計算著如何讓秦軍消耗更大,即便是撤退也要秦軍損失足夠大,否則不是被那幾個小子給比下去了嗎?現在連滿人的很多特權都因為最近冒出來的一幫小子沒了,不過嶽托也承認這幾個月來滿族子弟習文武比過去認真的多,也賣力的多。

秦軍開始架設重炮陣地,戰爭的模式已經變了,雖然嶽托是一員老將,但不是那種頑固不化的老將,否則也不會被康熙重用。清軍城中的紅衣大炮開始開火幹擾秦軍架設火炮,城中事先架設的炮台可以減少準備時間和提高攻擊距離,壞處是不方便移動,秦軍在被火炮攻擊地段停止了架設火炮,開始換沒有被火炮攻擊的地方繼續架設火炮,被擊毀擊殺的火炮也被抬回去了,嶽托知道這隻是試探火力的強度與密度,好選擇主攻和助攻方向,他不急,白起也不急,秦軍現在還沒有完成合圍,大量的重炮還在路上,沒必要拿將士的性命來冒險。

攻城的第一天就在清軍偶爾的炮擊聲中過去了,晚上沒有人去偷襲,白起沒有,嶽托也沒有。第二天白天大量的輔兵和民夫出現在了襄陽城外,這些民夫在大量的挖掘壕溝,秦軍還在壕溝中架設各種陷阱,壕溝的挖掘距離離襄陽城至少10裏,這讓嶽托有點無奈,紅衣大炮勉強能打到,但是沒有準頭,那樣的炮擊隻是嚇人,運氣好才能打死幾個。白起根據黑冰台收買的清軍一個參將提供的消息,城中隻有半年的糧食,還有嶽托做好了隨時撤離的準備,這讓白起改變了作戰計劃,讓清軍損失12萬大軍,無論怎麼樣都可以讓清軍後麵的擴張沒那麼快和那麼容易,還有城中這麼多的火炮兵器等,那也是資源啊。於是原本過來增援的大軍,隻是讓重炮繼續前進,其他的軍隊改道去了九江,並將10多萬清軍戰俘大部調到這來了,順便在這附近征集民夫。現在秦軍挖掘壕溝的民夫數量很少,不過幾千人,效果還看不出來,但是嶽托已經意識到不好,可是帶著12萬大軍出城逃跑也不是這麼容易的,特別是清軍野戰暫時弱於秦軍的情況下,秦軍是平均分配兵力,每個城門都隻有5萬防止清軍突圍,集中十二萬兵力理論上能擊敗其中一路秦軍,可是需要多少時間?出去少了是給秦軍送戰功,多了一旦被拖住,十多萬大軍交戰可不是如演繹中說的鳴金就可以馬上脫離,襄陽城對幾十萬大軍來說不大,甚至算是很小。

第三天,事實上秦軍昨天夜裏也沒有睡覺,民夫們在火把或者火堆的光照下挖掘戰壕或者堆壘炮台,整整一夜都沒有停工,今天參與的民夫就更多了,秦軍把戰壕挖的很深,至少有兩米,同樣至少有1米半寬,上麵搭了木板方便彼此的通行,四個城門的正前方現在還開始砌牆了,嶽托在想秦軍到底是準備困死他們還是在逼他們出城決戰?不過現在還得先做一件事,命令立刻把城中多餘的房屋全部拆了,木材做箭或者以後燒火,除了軍隊調動的主道路外,其他地方都給我把石板挖出來做各種防禦公事,還有立刻開始種植我提前準備的各種糧食、蔬菜、瓜果等,敢糟蹋糧食的人斬,從今天開始糧食改為一天兩餐,一幹一稀,所有的將領包括我一樣,敢用糧食釀酒者斬。就這樣,襄陽城內和城外都幹的熱火朝天,如果白起知道嶽托正在做的或許會給自己幾個耳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