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唐軍完成休整後繼續攻山海關,但是清軍主力艦隊的到達使唐軍放棄了對山海關的猛攻,改為暫時的後撤和防守,唐軍水師在陸軍的掩護下再次躲藏了起來。不過唐軍的偏師,3萬騎馬的步兵和3萬騎兵卻讓整個蒙古沸騰了,可惜是沸騰的逃命和逃跑。唐軍的戰績通過少部分逃跑的蒙古騎兵傳入的了草原,更通過將科爾沁部落滅族使這種恐懼加深,唐軍的政策非常簡單,臣服或者死亡?臣服就是部落將沒有首領,所有人都必須按照唐律生活,服從唐朝派遣的官員的管理,同樣成年男子有義務成為唐軍騎兵的一員,這對普通蒙古百姓來說是好事,但是對蒙古貴族們確是災難。但是現在的他們隻剩下躲藏到新疆、漠北或者內遷到河北去,如果不降,康熙對此無能為力,依靠要塞城市和兵力優勢現在才勉強擋住了唐軍的進攻,現在根本無力救援草原。
7月,公孫戰開始在宜昌集結水師主力,這次水師主力中有兩艘試驗性質的半鐵甲艦,隻是在木質船板外包一層鐵皮,增強防禦力,動力還是風帆,蒸汽機李林峰製造出來了,但現在的功率還很小,正在改進以及研究如何應用到社會生活中。軍校第一批畢業生也在這一個月畢業了,他們畢業儀式上秦風參與了並發表了演講和鼓勵,鼓勵他們去取放在他們麵前的功名利祿。周培公推薦了5個降將參與秦軍,秦風同意了並任命他們為營長,那些畢業生主要是排長和連長。
同樣的七月兩湖內平安無事,秦律開始深入人心,各地百姓不斷的出現控告官府現象,當百姓覺得自己的合法利益被侵占後,現在知道了去三老院控告官府,或者與上一級的禦史府告狀,三老院或者禦史府必須的查明事實,誣告會重懲告狀者,查實為真意味一大片的官員會死或者被撤職,對老百姓大範圍的侵權不是一個官員能做到的。雖然商鞅擔心這樣會使官員們做事畏首畏尾,不過秦風還是拒絕了阻止,並鼓勵百姓告官,同樣也進一步打擊商人,秦風深信那句無商不奸。於是秦風的轄區各行各業飛速發展的時候,商業的發展卻反而成了最慢的。
同樣的七月,日本殘存的三大勢力停戰了,對馬島、琉球出現了唐軍和清軍艦隊的身影,他們是彼此追逐還是故意來這些地方的,大家表示不清楚,可是他們清楚兩者的軍隊數量和戰力相當恐怖,唐軍才消滅清軍過60萬,自身不過損失8萬人左右,清軍損失60萬大軍可是在一個多月的時間就全部補齊了,現在日本三大勢力加起來不過40萬大軍,這還包括了一大堆冷兵器的軍隊,如果繼續交戰可能三個一起去見天皇吧?於是原本打的熱火朝天的日本安靜了,不過清軍和唐軍沒有因為他們的安靜而停止自己的步伐,唐軍直接進攻日本的本州島,北海早就已經打下了,清軍攻九州島,似乎雙方達成了什麼默契,兩者在日本至少目前沒有開戰,而是按照各自的目標快速進軍,但日本現在卻隻能哭泣了,日本缺少資源,中國的戰亂讓日本向進口鐵都很困難,他們現在是空有科技力量卻沒有資源製造相應的裝備,日本除了最精銳的部隊裝備有少量米尼槍或者遂發槍之外,大部分仍然使用的是冷兵器,同樣火炮數量極少,口徑也小。這使他們不管麵對清軍或者唐軍的時候都是極其被動的,不過他們更願意投降清軍或者麵對清軍,清軍會接納俘虜,會給與他們人的待遇,打輸了還有活命的機會,但是麵對唐軍,他們隻能在死和逃之間選擇,抵抗的城市和地區,唐軍選擇的是全部屠殺,不分男女老幼,這種恐怖政策卻反而使唐軍遇到的抵抗極少,進軍極快。
歐洲這段時間再次停戰了,停戰的原因是戰場誰也奈何不了誰,人口相對較少的歐洲人決定暫時停戰了。現在歐洲可沒有曆史上1700年殖民全世界的優勢,北美洲歐洲人被印第安帝國完全趕出去了,中美洲各種起義反抗不斷,南美洲各國的國力也在迅速增加中,即便是非洲,非洲人似乎腦子一下子變聰明了,遊擊戰不斷,還能製造出簡易的火槍。這讓歐洲的經濟受到了幾乎致命的打擊,前一段的時間的戰爭更嚴重消耗了各國的國力,還好奧斯曼帝國現在正在內亂中,否則後果更加嚴重。停戰的歐洲人開始選擇目標了,到底先攻取那塊殖民地,還有那個國家攻取那個方向,這些都需要談判才能解決。荷蘭人這段時間大賺特賺,他們用不值錢的東南亞殖民地換取了中國的貿易獨占權,讓歐洲各國羨慕,現在中國的絲綢、瓷器等,隻有荷蘭人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