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韓信所說,那些早先釋放的戰俘在外麵的生活大部分都不好,識字的還可以去考公務員或者武科,可是實際上他們大部分都不識字,秦國律法極其嚴酷,逼得先離開的人隻能去碼頭做苦力,或者各個店鋪打紮幫忙,可是這些活計要每天吃飽都不容易,想要大魚大肉就更難了,不少混不下去的人又主動跑回了戰俘營地,在這幹活,區別是他們有工資,待遇相對較好一點,可是挖礦煉鐵可不是一件輕鬆好玩的事哦,想要加入秦軍野戰軍必須要先會識字,這對他們這些普通降軍來說可就千難萬難了,即便是戰後不願意加入,那五十畝地也足夠自己及自己的後代安安穩穩的生活了吧,秦國的農稅比清朝時低很多,鹽也很便宜,不少人就在計算是不是要這樣博一把,活下去了將來衣食無憂,死了就死了,連飯都吃不飽活著也沒有意思。
在彼此小聲討論中,一個蒙古人先去了左邊等級,長得身高過兩米,巨大的體型讓他在戰俘營比較有名氣,原來是蒙八旗中鑲黃旗的一員,在荊州一戰中被俘,半年前被特赦離開了,可惜出去後找不到能吃飽飯的夥計,參軍又不認識字,最後在兩個月前回來,至於回家,一年以前釋放的還可以想想回家,現在到處都在打仗,回家的路可不好走。他走到登記官那直接說道:“我叫阿科信,原來是一名騎兵,但是也會使用鳥槍,沒有當過軍官”,登記官記錄完後讓他回營地收拾東西來大門等著,有了第一個自然有第二個、第三個。韓信看了下就離開了去槍炮廠等地,他還要去把武器全部提出來,那些還沒來得及回爐的火繩槍現在得抓緊時間讓他們不要忙回爐,不能讓這些戰俘赤手空拳的上戰場吧,還有抓緊時間多招募點士兵。
到天明的時候,韓信一共招募了17萬人,其中戰俘16萬,還有1萬左右聽到秦軍招募士兵主動前來的普通人。這些人韓信選擇了幾個威信能力不錯的做中層軍官,其他的中高層軍官全部由自己帶來的人擔任,基層軍官中伍長、班長讓士兵自己選拔,連長、排長就由他們平時幹活的段長、組長充任,隻是全部都有一個臨時在前麵,韓信承諾戰後按照各自的功績重新分配職位,可即便是如此對這些戰俘也是個極大的刺激和鼓勵。
兩天後,明軍水師前鋒出現在武漢的江麵,開始對武漢三鎮進行試探行的炮擊與偵查,韓信也在一天前完成了對這些戰俘的改編,至於訓練韓信暫時隻訓練那些以前的弓箭手和火繩槍手盡快的熟悉手中的米尼槍,其他人就隻加固城防,敵人衝上城牆的時候打打肉搏戰就好了,其他的行軍隊列等等,他現在沒這個時間也沒這個功夫。根據情報秦軍水師前鋒已經過了荊州,陸軍主力乘坐的運輸船也過了當陽,前者6天後可以到達武漢,後者需要14天時間,韓信就需要指揮這群戰俘為主的軍隊擋住前麵武器精良、訓練有素的明軍精銳至少6天時間,同時白起的兩萬禁軍也已經攻過萬載,正在全力向南昌進發,隨軍出現在襄陽城外看戲,清軍則開始攻擊明軍各個沿海城市牽製明軍,清軍在南洋強征的南洋各族大軍出現在了明清戰場,甚至大批日本人也出現在了戰場,對於不缺錢和糧的清軍來說,隻要能打仗,都可以送入戰場,在清軍人力優勢下,江南戰場開始相持並有利於清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