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人生就好比攀爬一座巍峨的高山,能夠到達頂峰是每一個人的心願。然而,生活並不會讓人人都得遂其願,它總是在我們前進的道路上設置各種羈絆,挑戰登山者的勇氣,讓前進的腳步變得緩慢。懦弱的人會在這些挑戰麵前退縮,因為他們不敢去與之鬥爭;而強者卻將這些挑戰當做自己前進的墊腳石,踩著它們更加大踏步地向前。
用智慧戰勝對手
將一個大目標分解,每一個小目標的到達,都意味著我到達終點的距離縮短了,這讓我對自己充滿了信心,而這遠比將四十公裏以外的終點當做目標來得容易。
在1984年的東京國際馬拉鬆邀請賽中,爆出了一個冷門,一位名不見經傳的日本選手成為本次比賽的黑馬,出人意料地奪得了世界冠軍。
這名日本運動員名叫山田本一,當他激動地抱起獎杯的時候,觀眾都為他卓越的成績而歡呼起來,記者們也都蜂擁而至,紛紛向這位冠軍提出了他們心中的疑問:“山田先生,在之前的馬拉鬆比賽之中,您的成績並不是那麼理想,為什麼會在這次決賽之中表現得這麼優秀,您有什麼秘訣嗎?”山田本一隻是羞澀地笑一笑,向大家鞠躬說:“我並沒有什麼秘訣可言。”記者不願意就此放棄,繼續追問:“那你是憑借什麼打敗對手的呢?”山田本一隻說了一句話:“我用智慧戰勝了對手。”
當矮矮的山田本一抱著鮮花離去之後,記者們對於他的回答顯然並不滿意。這個矮個子的日本人好像是在故弄玄虛一樣,因為馬拉鬆比賽是一場體力和耐力的考驗,在漫長的比賽過程中隻有那些擁有超強身體素質和耐力的運動員才可以獲得最後的成功,而爆發力與速度反而不是很重要。再強的爆發力,也不足以支持運動員跑過四十多公裏,再快的速度也不能讓運動員保持數小時。在以往的比賽之中,黑人選手往往會因其過人的身體耐力奪冠,本次比賽中又矮又瘦的日本選手能夠勝出,很多人都認為這是他的運氣好,再加上比賽在日本舉行,這隻是借助了地主之便而已。
在經過一番討論之後,記者們都認為山田本一的奪冠,運氣的成分更多一些,不願意承認他本人的實力。於是各種報道之中,山田本一被記者們無情地挖苦嘲笑,而他所說的“憑借智慧戰勝了對手”的話,也成為記者們嘲笑的理由。
兩年之後,國際馬拉鬆邀請賽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米蘭進行,山田本一作為日本隊的代表來到這裏,在眾人的期盼之中,他又一次獲得了世界馬拉鬆比賽冠軍。誰能夠憑借好運在世界性比賽之中兩次奪冠呢?於是記者們又一次追問山田本一,想要知道他的獲勝秘訣。
不善言談的山田本一隻是謙虛地對大家微笑著,當記者提問的時候,他的回答和兩年前一模一樣:“用智慧戰勝了對手。”這一次,記者們相信了山田本一的實力,對於他的這句話卻依然迷惑不解。
這個謎題在十年之後才得以解開,山田本一在被不斷追問之後,終於在他的自傳裏說出了這句話真正的含義:“我曾經參加過很多次馬拉鬆比賽,但是成績並不是很理想,為了獲得好的成績,我必須要不斷提升自己的體力。作為一個亞洲人,去和運動細胞非常活躍的非洲運動員比賽,壓力非常大。而馬拉鬆所要考驗的耐力,也是非洲運動員的優勢。這些就像一座大山一樣橫在我的眼前,阻攔著我的冠軍之路。在經過長久的思考之後,我終於找到了戰勝對手的辦法:在每次比賽之前,我都會先乘車去仔細地觀察比賽路線,40多公裏的賽程要經過很多地方,我會把沿途比較醒目的標誌都畫下來,比如出發之後不久就會遇到一個銀行,我就以它為標誌;再行進一段路程,會遇到一棵大樹,之後是一座紅色的房子……這樣一直畫到比賽的終點。比賽開始之後,我會用自己的爆發力和速度全力衝向第一個標誌,因為爆發力是我的強項,所以我會很快到達目標。在這裏,我會對自己說:‘你已經完成了第一步,再加油去完成第二步!’因為第一個目標迅速到達給予的鼓勵,讓我可以全力衝刺,向著第二個目標前進。每一個目標的到達,都意味著我到達終點的距離縮短了,這讓我對自己充滿了信心。而這遠比將四十公裏以外的終點當做目標來得容易。被分解的小目標輕鬆跑完之後,終點也就到達了。”
後來,山田本一對曾經追問自己的人說:“我也曾經被困難嚇倒過,飄揚在四十多公裏以外終點線上的旗幟看上去遙不可及,我跑上十幾公裏已經疲憊不堪,到最後隻能放棄。但當我運用了自己的智慧,發現自己隻不過是被遙遠的路途嚇倒,我就明白了這些困難並不可怕。”
當人們品讀著這位世界馬拉鬆冠軍的成功之道,不禁為他超凡的實力而讚歎,更為他在比賽之中所顯示的智慧而傾倒。如果生活是一場馬拉鬆比賽,有很多人都會被遙遠的目標所嚇倒,會被這些困難逼迫放棄自己的追求,如果我們都可以運用山田本一比賽中的智慧,相信每個人都可以成為生活中的冠軍。
堅強敲門聲
強者之所以成為強者,是因為他們不向困難低頭,也是因為他們可以運用自己的智慧掃清障礙。而有時,困難並非我們所想象的那麼強大,我們隻是因為怯懦將它們放大了而已。
在現實中有很多人做事會半途而廢,徒留深深的遺憾。人們往往將放棄的原因歸結為難度過大,覺得困難不可戰勝,成功離我們太遠。但當我們看到山田本一所解密的成功秘訣時,會發現之所以放棄,不是因為困難太強大,而是因為自己的倦怠。
在人生的旅途之中,如果可以實踐山田本一的智慧,將那些看似遙遠的目標分解,將大困難劃分為小難題,成功也會隨之變得容易很多。
感恩生活中的磨難
這太好了,這種事居然發生在我身上,這一定對我有幫助!一定是生活給予我的一個機會,我一定會抓住這次機會獲得成長!
在美國的西部淘金時代,像很多懷揣發財夢的年輕人一樣,有一個叫做李維的青年也決定前往西部,想要在那裏發一筆巨財,改變自己的人生。
經過長途跋涉之後,李維越來越靠近夢想之中的淘金區,可是一條大河卻阻擋了他前往西部的道路。無奈之下大家隻有一起想辦法渡河,但河水太深,越來越多的人被阻攔在這裏。慢慢地,有人開始轉移目標,向著河的上遊或者下遊去尋找淺水區,也有人就此放棄了淘金夢,頹然地打道回府。
留下來的人每天都在抱怨著上天的不公,隻有李維仍努力保持著心情的平靜,因為他有一個理念:生活之中所發生的磨難,其實都是它饋贈給我們的機遇。李維一個人坐在角落裏,望著湍急的河流,對自己說:“太好了,實在太好了,居然有一條大河攔住了我的去路,這不是困難,而是給我一次機會,它一定會對我有所幫助的!”
河邊的人們看著喃喃自語的李維,都以為他已經瘋了。可是李維卻沒有停止自己的念叨,他不停地說著:“太好了,這是一次機會!”雖然他不知道自己的機會在哪裏,但他堅定地相信磨難一定會給他帶來改變的機遇。
功夫不負有心人,李維在河邊觀察數天之後,終於找到了辦法:河邊既然有這麼多人,他們都急切地想要渡河過去淘金,如果有一條船可以送他們過去,這些人一定不會吝惜錢的。因為隻要渡河去西部,就會有發大財的機會,誰也不會為了幾個小錢而放棄發財的機會。
想到這些,李維迅速地打造了一艘小木船,用它來送這些被攔住的淘金客過河,淘金客們果然紛紛解囊支付了船費。就這樣,一個困難變成了李維獲得第一筆財富的機會,他每天所念叨的“困難變機遇”果然變成了現實。
在淘金客們慢慢被送過河之後,被阻攔的人越來越少,而模仿李維擺渡的人卻越來越多。李維發現通過擺渡來賺錢已經很困難了,要放棄收益頗豐的工作在很多人眼裏都是一個令人遺憾的決定,可是李維卻對自己說:“這太好了,我居然要放棄這項收入不錯的工作,去尋找新的機會了。這不是生活帶給我的磨難,而是它給我的另一次機會,我一定要好好珍惜這次機會!”
帶著這樣的信念,李維賣掉自己的船,開始繼續前往西部淘金。來到西部之後,他看見到處都是淘金客的身影,人們各自圈住一塊兒地,在那裏挖掘金礦石。李維也效仿別人開始圈地挖掘,但沒挖幾鏟,就被幾個壯漢圍住,警告他不許在這裏挖,因為這一帶都是他們的地盤。
還沒來得及爭辯,就已經被拳打腳踢的李維,隻好灰溜溜地離開了自己的地盤。可是不管他換到哪裏,都會遇到那群人來挑釁。被轟來轟去的李維在每次遭到欺侮之後,隻能眼睜睜看著惡人揚長而去,可是他沒有因此而頹廢。他又對自己說:“這太好了!他們居然不讓我在這裏挖金礦,看來這是生活給予我的另外一次機會,這一定對我有幫助!”雖然腦海中並沒有應付這些惡人的辦法,但李維還是一遍一遍地對自己說著這樣的話。當他看到那些掘金的工人們都口渴難耐的時候,腦海中靈光一閃——為什麼不去賣水呢!
生活又一次用磨難的形式給了李維新的機會,他放棄了挖掘金礦,開始賣水。雖然金礦有很多,但他無力與別人競爭;可是水很少,根本沒有人想和他競爭,所以他的賣水生意開展得紅紅火火。來掘金的人不一定都能挖到金礦,很多人都空手而回,可是不掘金的李維卻因為賣水而積累了很多財富。
當李維賣水的生意越來越好時,他的身邊又出現了那群壯漢,他們發現賣水很好賺錢,就厲聲要求李維放棄賣水,因為他們要接過這個生意。心存僥幸的李維不想輕易放棄這條財路,卻被這群人一頓暴打,甚至拆毀了他的水車。無奈的他隻好接受這個現實,放棄賣水。
在遭受如此打擊之後,李維依舊保持著自己的樂觀精神,當那群惡人離去後,他又一次對自己說:“這太好了,這種事居然發生在我身上,這一定對我有幫助!一定是生活給予我的一個機會,我一定會抓住這次機會獲得成長!”反複念叨著這些話,李維開始觀察身邊的人,他發現礦工們由於繁重的勞作,衣服很容易被磨破。同時,這裏遍地都是那些放棄淘金的人留下的帳篷。看到帳篷結實的帆布材質,李維想到了一個絕妙的主意:他把廢棄的帳篷收集起來,洗幹淨之後縫成了牛仔褲賣給礦工。這種結實耐用的衣服很快就獲得了大家的喜愛。
舉世聞名的“牛仔大王”李維就此誕生了,他所製作的牛仔褲很快就風靡了全球。當年西部淘金的人沒有多少成為富翁,而那個被迫放棄淘金的李維卻因此成為聞名世界的大富豪。
堅強敲門聲
生活對每一個人都會設置很多難題,這些難題嚇退了那些期望成功的人,因為困難似乎不可逾越;但是對於強者來說,生活的磨難其實是機遇,在這些困難的背後隱藏著很多有待挖掘的機會,這些機會正是改變生活的契機。
在李維所遭遇到的一次又一次打擊之中,每一次都看似充滿了生活的不公,足以讓人憤懣不平。可是李維並沒有因此頹喪,他用一顆樂觀的心和冷靜的大腦去發現這些磨難背後所隱藏的機遇。
正是因為對生活所給予的磨難抱著一顆感恩的心,讓他不將磨難當做磨難,而是當做一次幫助他成長並獲得成功的機會,李維才能一次又一次地獲得成功。
挑戰“不可能”
如果這是命運交給我們的挑戰,那就隻有最堅強的戰士才可以戰勝阿爾卑斯山中的風雪,順利翻越這道天塹,得到屬於勇敢者的勝利。
在人類曆史上曾經有一位優秀的軍事家,他的名字風靡於整個歐洲大陸,令敵人聞風喪膽,他的軍隊所向披靡,幾乎無往不勝。他就是來自法國科西嘉島的那個小個子男人——拿破侖·波拿馬,一個在世界曆史上寫下重要篇章的偉大人物。
拿破侖·波拿馬的一生都在戰爭之中度過,他所參與的戰爭都那麼具有傳奇色彩,因為他能夠創造出令人不敢相信的戰役,總是出其不意地擊敗信心十足的敵人。但是任何一個奇跡的出現都和拿破侖的能力與膽識緊密相連,正因為他是一個不肯輕易低頭的人,所以才會不斷創造奇跡。在他參加的諸多戰役之中,冒著嚴寒率領軍隊穿過險峻陡峭、白雪皚皚的阿爾卑斯山,並且一舉擊敗裝備先進的英國和奧地利聯軍,就是一次極富傳奇色彩的經曆。
當得知自己的手下最為得力的將軍馬塞納所率領的精銳部隊被英國奧地利聯軍圍困時,拿破侖感到非常憤怒,意大利熱那亞地區本身是屬於拿破侖軍隊的據點,但因為英奧聯軍先進的裝備,讓馬塞納寡不敵眾,成了被困籠中的野獸。這支部隊是拿破侖苦心經營起來的,他不願意看到部隊這麼輕易地就被英奧聯軍覆滅。對於英奧聯軍的挑釁,拿破侖雖然感到非常惱火,但他依然保持著冷靜的頭腦,他清楚地知道:必須要盡快想辦法增援馬塞納,否則後果將不堪設想。
“我們必須翻越阿爾卑斯山,去支援馬塞納將軍,形勢已經不容有半點猶豫了。”拿破侖神態堅決地對屬下們說,但屬下卻有人告訴他:“現在的阿爾卑斯山已經被大雪封住了,嚴寒擋住了所有進山的道路,如果我們冒險登山,會被那裏深深的白雪掩埋的。也許等不及支援馬塞納,我們就會首先葬身阿爾卑斯。”
拿破侖聽了,眉頭緊鎖地思考了一會兒,堅定地對大家說:“阿爾卑斯山中的大雪固然是可怕的,但馬塞納將軍得不到支援的後果更可怕。如果這是命運交給我們的挑戰,那就隻有最堅強的戰士才可以戰勝阿爾卑斯山中的風雪,順利翻越這道天塹,得到屬於勇敢者的勝利。”
險峻的山崖和皚皚的白雪,讓阿爾卑斯山顯得比平常更加巍峨,站在山底看著那半人深的白雪,拿破侖的堅決感染了所有的將士,他果斷地下達了命令:“準備好必要的物資,馬上全速前進。”隨著他一聲令下,部隊出發了。
軍隊進山後,道路的艱險才開始逐漸顯露出來,它遠遠超過了人們的預期。拿破侖和屬下找來的向導幾乎是邊走邊商量著下一步的行軍方向,不斷更改著行軍路線,想要尋找更為安全便捷的道路。其實行軍路線非常簡單,可因為惡劣的天氣讓它變得沒那麼容易實現了。白雪幾乎沒過了士兵們的膝蓋,深的地方甚至可以沒過人的腰,而陡峭的地段使馬匹無法前進,所以作為統帥的拿破侖隻好和士兵們一起深一腳淺一腳地在雪地中行走。當饑餓襲來,大家就默默地啃點堅硬的食物,他們都希望可以盡快地完成這一段艱難的行軍。在凜冽的寒風中,拿破侖堅定的決心感染了每一個士兵。
就在拿破侖所率領的軍隊艱苦卓絕地行走在阿爾卑斯山中時,英國和奧地利聯軍的將領們卻圍在熱騰騰的火爐旁,喝著美酒嘲笑著拿破侖的異想天開。大家都認為在風雪之中翻越阿爾卑斯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有人說:“拿破侖這一次是被我們給打怕了,阿爾卑斯山平日就不好行軍,何況是這種天氣,他估計是想自取滅亡,省得我們的軍隊再去征伐了。”而有的人說:“也許等到馬塞納被我們剿滅之後,還要派人去阿爾卑斯山上為拿破侖收屍呢!”他的話引來了眾人的哄堂大笑,軍官們各個誌得意滿,為自己打敗了不可一世的拿破侖而感到無比驕傲。
可是這樣的好心情並沒有持續幾天,在風雪之中前進的拿破侖軍隊很快就打破了英奧聯軍的幻想。當他們如同神兵天降一樣出現在英奧聯軍陣營前時,這個小個子的法國人又一次讓世人震驚了。法軍穿越了危險的阿爾卑斯山,完成了這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將毫無準備的英奧聯軍一舉殲滅。馬塞納將軍的部隊迅速得到了增援,通過裏應外合讓整個戰役的局麵迅速扭轉。當消息傳來,所有人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他們都說也隻有拿破侖能夠實現這樣的驚天逆轉,這樣的勝利不得不稱為“奇跡”!
堅強敲門聲
生長在石縫之中的野草,明白在石縫中生存的艱難;紮根在懸崖上的鬆柏,了解在懸崖上立足的辛苦;而暴風雨中飛翔的海燕,也很清楚巨浪和狂風是多麼的令人望而生畏。野草、鬆柏和海燕,並不是天生就具備超凡的能力,但它們卻能用小小的身軀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跡,正是因為它們都具備了挑戰萬物的勇氣,才讓那些看似無法逾越的困難成為印證成功的證據。
被大軍圍困,在艱難的環境之中求生,對於一支軍隊來說都是關係到生死的困境,隨時都有可能全軍覆沒。隻有理智且冷靜的思考,對於不可能的任務進行無畏的挑戰,才能讓大軍渡過難關。
拿破侖在此次戰役之中所表現出的冷靜與堅決,正是挑戰“不可能”的關鍵所在。他不會向困難低頭,也不會被“不可能”嚇倒,是當之無愧的奇跡締造者。
戰勝厄運的小勇士
當他拍著籃球從醫生麵前經過時,所有人都不由得被這個堅強地與病魔作鬥爭的小男孩感動了,紛紛為他的康複而鼓起掌來。
美國作家奧格·曼狄諾曾經采訪過一個九歲的男孩愛倫坡,並深深地被他的堅強和勇敢所打動,當他把小愛倫坡的故事寫出來告訴大家時,人們也都紛紛讚譽這位雖然年幼卻有著堅強意誌的小勇士,愛倫坡在困難麵前不低頭,與厄運勇敢搏鬥的精神和勇氣也讓很多人自愧不如。
愛倫坡是一個調皮可愛的小男孩,每天放學之後,他都會像其他同學一樣蹦蹦跳跳地回家。可是在有一天回家的路上,他被一塊小石頭絆倒了,摔了一跤,腿上被蹭破了一層皮。這樣的事情對於一個九歲小男孩原本是很常見的,所以他隻是爬起來拍了拍身上的塵土,不以為然地繼續蹦跳著回家了。
對白天的傷口絲毫不在意的愛倫坡卻在晚上感受到了它帶來的痛苦,那個小小的傷口開始疼得厲害,似乎有一顆小火苗在那裏跳躍一樣,灼痛不時地襲擊著愛倫坡。可是出於小男孩對於勇敢的向往,他不願意將這點小傷告訴爸爸媽媽,所以依舊不予理會,隻是對自己說:“也許到了明天就好了。”這天晚上,愛倫坡沒有出去和兄弟們玩,而是自己一個人默默待在臥室,不一會兒就昏昏地睡去了。
第二天一覺醒來,愛倫坡所期望的好轉並沒有出現,他看了看那個傷口,原來的疼痛似乎變得更加劇烈了,而且它的範圍似乎也在擴大,整個膝蓋都處於疼痛之中。愛倫坡不知道自己的腿到底怎麼了,他又一次忍耐著疼痛,和兄弟們一起上學去了。
經過在學校之中一天的忙碌,愛倫坡的傷情也在逐漸加劇,在課堂上他不時地檢查著傷口,因為疼痛越來越強烈。等到放學的時候,他依舊像平常一樣走回了家,可是腿傷卻讓他不能像從前一樣跳來跳去。這天晚上,媽媽發現愛倫坡有一些異樣,她摸了摸孩子的額頭,問道:“你身體有什麼不舒服嗎,我的孩子?”愛倫坡笑著搖搖頭,對媽媽說:“我很好,您不要擔心。”
對媽媽的隱瞞使愛倫坡的傷情沒有得到及時的關注,他的腿開始紅腫起來,一個小小的傷口導致整條腿都在疼痛。當他第二天早上起床時,疼痛已經讓他不能忍受,他詫異地發現自己的腳腫得非常大,以至於連鞋都穿不進去了。當他光著腳出現在家人麵前時,媽媽才發現了他腿上的問題。
看到愛倫坡已經紅腫的腿,爸爸媽媽都感到非常擔心,但更令人憂心的是:由於傷口在不斷發炎,他的體溫也在逐漸升高,這對於一個小孩子來說是非常危險的事。爸爸急忙出門去找醫生,媽媽也開始為愛倫坡包紮傷口。當醫生出現時,大家都好像看到了救星,紛紛詢問愛倫坡的病情,而醫生稍微檢查了一下便告訴大家:“不要擔心,您的孩子隻是發燒,並不要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