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侮辱讓羅納爾多感到非常氣憤,而對手卻總是笑著跑開。直到有一次,當羅納爾多又一次踢進了一個球時,他興奮地繞場環跑,而對方卻有一個球員跑過來對他吼道:“齙牙,你聽著,我一定會把你那醜陋的牙齒打得掉一地,讓你滿地找牙!”
羅納爾多再也無法忍受這樣的挑釁,他衝上去說:“你再說一遍!如果你真的有本事,就在球場上打敗了我再說!”
而對方卻自得其樂地說:“我根本沒把你放在眼裏,你不用得意得太早!你肯定不能打頭球吧?因為你的齙牙會擋住球,讓你的頭碰不到它!”
隊員們三番五次地拿羅納爾多外貌上的缺陷對他加以取笑,這種低劣的行為和沒有風度的表現徹底激怒了羅納爾多,他衝上去照著對方的臉便打了一個耳光,於是雙方在球場上扭打了起來。
當裁判員把兩個人拉開的時候,兩人臉上都已經布滿血跡,羅納爾多就像一隻發怒的野獸一樣大喊著:“我一定不會放過你!”而對手卻狡詐地笑了。
因為有人證明是羅納爾多先動手打人的,所以他很快就被罰下了場,並且接受了球隊的懲罰,要在大家麵前作檢討不說,還在一段時間之內被禁賽。看到別人都愉快地奔跑在球場上,而自己隻能在一邊坐冷板凳,羅納爾多的內心感到非常難過。他不明白為什麼自己在球場上的表現不被人注意,卻總有人拿他的牙齒做文章。
自卑心理讓羅納爾多開始變得畏畏縮縮,雖然不久之後他又重返賽場,可他總是緊閉著雙唇,生怕別人看到自己的齙牙,那成了他心中一個揮之不去的陰影。
眼看著羅納爾多的表現節節退步,讓教練感到非常擔心,他仔細地觀察了羅納爾多的訓練過程,發現了這一秘密。為了避免露出齙牙,羅納爾多緊閉著自己的嘴,呼吸受到影響不說,還導致他精力分散,不能全神貫注地踢球。
在一次比賽之中,羅納爾多又沉浸在這個怪圈之中,時刻提醒自己閉上嘴唇小心露出齙牙,所以總是走神沒能接到隊友傳來的球,錯過了射門的良機。教練看到他心不在焉的樣子,便讓別的隊友將他換下場,對他說:“你為什麼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足球中去呢?難道你要時刻惦記自己的齙牙而忘記了你是一名足球運動員嗎?”
羅納爾多慚愧地低下頭,他也知道自己不能這樣,但對於齙牙的自卑讓他不得不這樣做。教練語重心長地說:“羅納爾多,你必須忘掉你的齙牙,你應該明白長齙牙不是你的錯。如果你不能張開嘴,你就無法自由地呼吸,也就無法盡情地發揮你的球技。如果你真的想讓人們忘記你的齙牙,最好的辦法不是閉上嘴,而是發揮你精湛的球技,讓他們感歎你的優秀,而忽視你的牙齒。”
教練的話讓羅納爾多茅塞頓開,從此他不再刻意地掩飾自己的齙牙,終於敢再次張開嘴自由地呼吸了。而擺脫了心理包袱之後,他的球技也獲得了大幅度進步,17歲時,羅納爾多就進入了巴西國家隊,並且和隊友一起贏得了世界杯。年紀輕輕的羅納爾多引起了世界球迷的注意,不到20歲,他就獲得了“世界足球先生”的稱號,成為世界球王級人物。
在綠茵場上獲得肯定的羅納爾多再也不會為他的齙牙而感到煩惱了,所有的人都將目光投注在他超凡的球技上,他們不僅不會嘲笑羅納爾多的齙牙,反而認為那是非常有個性的地方。如果當初的羅納爾多為了掩飾自己的齙牙而不肯張開嘴,那麼足球曆史上就不會增加這樣優秀的一個超級明星,隻會有一個氣喘籲籲而不肯張嘴呼吸的笑料了。
挑戰敲門聲
如果你放下心靈的包袱,那些你所認為的缺點不僅不會成為命運的不公,反而會幫助你獲得成就。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因為沒有人是完美的。大家都在追求著隱瞞自己的“齙牙”的方法,可當你刻意掩飾的時候,反而會更引起別人的注意。隻有放開你的懷抱,才能讓這些缺點不再成為束縛我們的障礙。如果總是被它所禁錮,那些羞於示人的“齙牙”隻會成為我們成功道路上最大的障礙。
當我們回頭來看時,那些所謂的缺點,其實隻在我們的心中,如果你被它們打敗,認為它們是不可逾越的,那麼它們將永遠成為你內心的高山,自然讓你難以跨越。
一個天才的球星被自己不太美觀的牙齒所限製,差一點因此浪費了自己的足球天賦,成為球場上碌碌無為的人。當羅納爾多用自己太多的精力去關注齙牙的時候,在與“齙牙”的戰鬥之中,他已經失敗了。而幸運的是,羅納爾多及時發現了這個奧秘,他發揮了自己的優勢,而最終戰勝了“齙牙”,成為球場上的王者。
命運的區別
你知道嗎?我也是一個瞎子。你相信命運,可我不相信!
在高樓林立的商業區,有一位成就卓越的貿易公司董事長,他叫斯圖亞特。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裏,斯圖亞特想要出去走一走,他剛出了辦公大樓,就聽見身後傳來“嗒嗒嗒”的聲音,這聲音是盲人用竹竿敲打地麵發出的,每一個行人聽到都會主動為他讓路。而斯圖亞特也很快就讓到一邊,讓這位可憐的盲人走過去。
盲人來到斯圖亞特的身邊,身上掛著一個裝滿打火機的盒子,他說:“先生,您需要打火機嗎?我是一個盲人,請您買一個打火機,幫助一下我的生意好嗎?”
這聲音如此耳熟,讓斯圖亞特忍不住開始回想是否認識這樣的一個人,但聽到那個人可憐地說自己是盲人時,斯圖亞特還是毫不猶豫地買下一個打火機,並且遞給他一百美元,說:“謝謝你,不用找了。”
慷慨的舉動似乎讓這位盲人感到非常開心,他好像找到知音一樣,一把拉住斯圖亞特說:“非常感謝您,先生!”說完,他似乎沒有要離去的意思,而是喋喋不休地開始講述自己的故事:“您不知道,我是一個命苦的人,其實我並非天生就是瞎子,我也曾是一個健全人,有正常的工作和美滿的家庭。可是23年前,這裏有一個化工廠爆炸了,我就是那次事故的不幸遭遇者,所以才變成了這樣,那真是太可怕了!”
盲人雖然希望博得斯圖亞特的同情,但他所講述的化工廠爆炸事件還是深深地觸動了斯圖亞特,他停下來深感詫異地問:“你是在那次事故裏失明的嗎?”
見斯圖亞特對這件事很有興趣,盲人連連點頭說:“是的,是的!您也知道那次事故嗎?但是您也許不知道當時的情況,我可是親曆者啊!”
斯圖亞特努力抑製住自己的情緒,他問:“那您就跟我講一講當時是什麼情況吧。”
那個盲人說:“當時,我是那家工廠的員工,爆炸發生之後,火一下子就冒了出來!人們都開始逃命,可是人群都擁擠在一起,誰也衝不出去。我好不容易衝到門口,可是有一個大個子卻在我身後喊:讓我出去!我還年輕,我不想死!一邊喊,他一邊把我推倒在地,踩著我的身體衝了出去!”說著,盲人頹喪地低下了頭,難過地說:“這是一個多麼自私的人啊!您看我現在的慘狀,本不該由我來承受,這都是他造成的!”
斯圖亞特關切地問:“那後來呢?”
盲人接著說:“後來我就失去知覺了,等我醒來的時候眼睛已經什麼都看不到了!我想,踩著我逃走的人現在也許過著幸福的生活,可是我卻變成了一個瞎子,在這裏討生活。生活真是不公啊,唉!”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聽盲人講完了故事,斯圖亞特忽然冷冷地問。盲人聽到他的話,顯然一驚,用空洞的眼神看著斯圖亞特,似乎不知道他是什麼意思。
斯圖亞特氣憤地說:“23年前,我也在那家化工廠,當那場爆炸發生的時候,是你從我的身上踏過去的!你比我高大,從後麵推倒我時所說的那句話,我永遠都忘不了。”
盲人大吃一驚,他抓住斯圖亞特的手臂說:“這就是命啊!當初應該逃脫的人是你,但我搶走了你的機會。可結果我還是沒能逃脫厄運,我變成了瞎子,你還是可以過上富足的生活!原來這就是我們的命運!”
斯圖亞特一把推開那個盲人,大聲地說:“你知道嗎?我也是一個瞎子。你相信命運,可我不相信!”
盲人激動地大喊:“不會是這樣的,為什麼我們都變成了瞎子,而你卻可以出人頭地,我卻隻能依靠人們的同情生活!”
而斯圖亞特理了理自己的衣服,朗聲說:“因為你相信自己的命運是不幸的,雖然你把別人推倒在地,將生的希望奪走。可是你還是瞎了,你把自己定位為不幸的遭遇者,而我卻不願意相信被你推倒之後隻能過慘淡的生活。我現在出人頭地,你以為來得容易嗎?我所得到的,都來自於這二十多年的努力!縱使由於你的陷害讓我變成了瞎子,我也要活得出色!”
司機很快就開車過來接斯圖亞特,當他坐車離開的時候,那個盲人還怔在那裏。司機問:“董事長,要給他零錢嗎?”
斯圖亞特說:“不,如果他覺得自己的命運就是不幸的,那就讓他慢慢回味這不幸的命運吧。”
挑戰敲門聲
沒有人能傷害自己的命運,沒有人會讓人生的小船顛簸傾覆,因為命運其實就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除非你首先拋棄了自己。
弱者總是在抱怨命運的不公平,覺得自己所得到的都是最差的命運,而別人卻被幸運青睞,輕而易舉就會獲得成功。但正如古話所講: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失敗的人之所以得到那樣的遭遇,是因為他的內心早就深埋了失敗的種子,那就是他在命運壓迫之下的懦弱。
如果說命運真的對某些人有偏心,那它也是偏向於勇敢、頑強和堅定的人,因為他們不服從於命運的安排,所以他們的勇敢抗爭讓命運之神更加青睞他們。
遭遇到不公待遇的斯圖亞特更有理由去譴責命運,但他沒有因此而頹廢,他選擇了挑戰,二十餘年不懈的努力讓他終於獲得了回報。而當初推倒他的那個人,雖然搶奪了逃生的機會,卻在不幸的遭遇麵前潰敗,成為生活的失敗者。由此看來,命運反而是最公平的,它給予了每個人想要的東西,斯圖亞特得到了他想要的成功,而這個人也得到了他想要的別人的同情。
忍辱負重的司馬遷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在我國曆史上,有一位貢獻卓越的曆史學家和文學家,他便是誕生在西漢時期的司馬遷。他一生之中雖然遭遇了很多坎坷,卻一直忍辱負重,完成了令人歎為觀止的曆史學著作《史記》,成為後代曆史研究和文學研究的重要範本。
司馬遷的父親是一個很有學問的史官,他從小便跟隨父親在長安學習,十歲的時候已經可以流暢地閱讀古文了,通過刻苦的學習,司馬遷表現出了少見的天分,這令他的父親非常欣喜。20歲的時候,司馬遷覺得自己應該走出家門,去見識一下書本上所描寫的大好河山,於是他告別父親,漫遊在大江南北,從長城到黃河,從泰山到長江,都留下了他的足跡。通過遊學,司馬遷不僅搜集了大量曆史資料,而且還考察了各種文物古跡,增長了很多見識。回到長安之後,按照父親的意願,他做了一名小官,開始了循規蹈矩的生活。
安逸的生活沒過多久,司馬遷的父親便病危了,臨終前,他拉著司馬遷的手說:“我家世世代代都是史官,將來你也會接替我的職位。很早以前我就想寫一部史書,記錄這幾千年來發生的事情,但這個願望一直沒有實現,現在隻能把它交給你。你一定要繼承我的事業,千萬不要忘記!”
司馬遷一邊流淚一邊堅定地說:“我雖然沒什麼才能,但我一定要實現您這個願望。”
父親去世後,司馬遷接任了他的職位,做了漢朝的史官。擔任史官的好處,便是可以在皇家圖書館裏閱讀各種藏書、檔案,由於工作之便,他還可以接觸到很多隱秘的曆史資料。司馬遷如饑似渴地學習著,這些書籍雖然都寫在竹簡上,非常笨重,但絲毫沒有影響到他閱讀的興趣。經過多年的積累之後,司馬遷在自己41歲那年開始撰寫《史記》。
公元前99年,即天漢二年,在司馬遷全神貫注地撰寫《史記》的時候,一件禍事從天而降,讓他承受了巨大的痛苦和煎熬。
這一年的夏天,漢武帝派遣自己的寵妃李夫人的哥哥李廣利領兵討伐匈奴,而飛將軍李廣的孫子李陵則作為別將追隨李廣利,押運糧草輜重。不幸的是,李陵帶領的五千人馬被匈奴的八萬騎兵所圍困,李陵寡不敵眾,經過了八個晝夜的奮力廝殺,他終於因為彈盡糧絕而被俘。
這個消息傳到了長安,漢武帝本以為李陵會戰死沙場,為國捐軀,誰知李陵卻投降了匈奴,這讓他非常憤怒。滿朝的官員都是趨炎附勢之徒,他們剛剛還在讚頌李陵,一看皇帝生氣,便立刻掉轉矛頭開始指責李陵投降匈奴的罪過。
漢武帝強忍著怒火詢問他非常倚重的司馬遷的意見,而司馬遷對這些見風使舵的大臣極為痛恨,仔細思考了李陵的遭遇後,他耿直地為李陵辯護說:“李陵隻有五千步兵,深入匈奴腹地,孤軍作戰,殺死了很多的敵人,立下了赫赫戰功。在救兵不至而彈盡糧絕的時候,依然奮勇,就算是古代的名將也隻能做到這些了。現在他之所以不死,而是選擇投降匈奴,一定是為了尋找適當的機會再報答家國之恩。”
這一番直言,和漢武帝當時痛恨李陵的心情相遇,讓他認為司馬遷在為李陵辯護而故意貶低戰敗而歸的李廣利,憤怒之下,武帝將司馬遷打入大牢。
司馬遷仗義執言卻得罪了皇帝,被關進監獄之後所遇到的是臭名昭著的酷吏杜周。落在杜周這樣的酷吏手中,幾乎所有人都會被嚇得心驚膽戰,而司馬遷卻依舊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雖然杜周將諸多非人的折磨都加於他的身上,可司馬遷始終不肯屈服。
精神和肉體都受到嚴重摧殘的司馬遷,也曾經有過自殺的念頭。生不如死的獄中生活讓他覺得自己繼續活下去已經沒有絲毫意義,而他又忽然想到:“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如果自己就此死了,那會是最沒有價值的。而且自己死後,《史記》由誰來完成呢?
獄中的司馬遷想到了孔子、屈原、左丘明和孫臏等曆史上遭遇重大挫折的人,他們都堅強地活了下來,並沒有向磨難低頭,而是創建了非同尋常的功績,讓後人瞻仰。如果自己向鴻毛一樣死去,沒有一個人會記得自己。與古人相比,自己所受到的屈辱不過如此,如果因此而向命運低頭,那他隻能是一個弱者。想到這些,雖然身體的創傷讓他痛苦到極點,但精神卻變得異常飽滿起來。司馬遷的心中隻有一個信念,那就是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完成史記。
在獄中經曆了多年非人的生活之後,一直到司馬遷五十歲,他才得到了自由。此時的他更加珍惜光陰,更加奮發,把自己全部的心血都傾注到《史記》的寫作中去了。經過了十四年的撰寫,這部五十多萬字的巨著終於完成了。
《史記》是我國曆史上第一部通史,一共描寫了三千年左右的曆史,司馬遷用自己的畢生精力所撰寫的這部偉大著作,不僅是史學的一個巔峰,更是他戰勝命運的證明。
挑戰敲門聲
在磨難的麵前,是選擇抗爭還是屈服,足以看出一個人精神的堅強程度。
曆史上有很多偉大的人物曾經遭遇過重創而依然奮進,不管是孔子、屈原,還是左丘明、孫臏,這些人都沒有向命運屈服,他們選擇了奮進,挑戰苦難的命運。而司馬遷則是另一個向命運挑戰的勇士,他秉持著自己的初衷,就算身處牢獄、經受了巨大的肉體和精神的折磨,他依然沒有放棄。
對命運的抗爭讓他產生了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對理想的追求讓他經受住了任何的磨難,環境越是惡劣,越能激發他自強不息的精神,因為他從未打算成為命運戰鬥中的失敗者。那些屈服於命運的人,不僅喪失了人生的機遇,更讓自己變成了一個懦弱的失敗者;而那些抗爭命運的人,雖然忍受了巨大的痛苦,卻讓精神永垂不朽。
苦學成才的範仲淹
我很感激你的好意,但是我已經習慣了粗茶淡飯的生活,如果現在讓我享受了這種豐盛的飯菜,以後我還怎麼能喝下粥呢?
宋朝時,中國曆史上出現了一位名相範仲淹,他雖然出身貧苦,自幼孤貧,卻勤學苦讀,通過自己的努力奮鬥以真才實學成為著名的政治家,在文學史上還留下了許多彪炳史冊的作品,是在困境之中崛起的典範。
出生於公元989年的範仲淹,還不滿一歲父親就離開了他,失去生活依賴的母親謝氏隻好改嫁山東淄州長山縣一戶姓朱的人家,而範仲淹也改姓為朱,在朱家長大。
從小,範仲淹就為自己樹立了特別遠大的目標,他希望有一天可以出人頭地、濟世救人,因此學習起來也特別刻苦。
有一次,範仲淹走在街頭,碰到了一個算命先生,調皮的他便走過去問:“先生幫我看一看,將來我長大後能不能做宰相呢?”
這個算命先生仔細打量了他一番,覺得一個小孩子卻說出這樣的話,很令人詫異,便笑著說:“你才幾歲,就想做宰相?這口氣是不是有點太大了?”
周圍的人也都嘲笑範仲淹小小年紀就說大話,這讓範仲淹有一些不好意思,便又改口說:“既然這樣,那你看看我能不能做醫生?”
算命先生又笑著說:“你剛才說想做宰相,我說了你一句,就變成想做醫生了,這個差距是不是太大了?”
這一次,範仲淹並沒有害羞,他朗聲回答:“其實差距並不大,我的問題也還是一樣的。因為隻有良相和良醫,才能救人。所以我隻是想問我能不能夠救人,而你們卻都以為我是貪圖宰相的榮華富貴而已。”
聽一個孩子竟發出這樣一番宏願,算命先生點頭說:“隻要你有這樣的想法,將來必定可以成為一名良相。”
當時朱家雖然並不缺錢,可範仲淹一直是省吃儉用,養成了簡樸的好習慣。而朱家的那些兄弟卻不像他,每天都揮霍浪費,範仲淹看不慣就去批評他們,結果朱家兄弟不耐煩地說:“我們花的是朱家的錢,與你有什麼關係?”範仲淹聽到這話,不由得一怔,他覺得朱家兄弟似乎話中有話,便四處打聽,才有人告訴他:“你是姑蘇範家的孩子,是你母親改嫁才把你帶到這裏來的。”
這件事讓範仲淹受到了很大的震撼,他下定決心離開朱家獨立生活,於是匆匆收拾了行囊,帶上琴劍,不顧母親的阻攔,毅然辭別了養育他21年的朱家,前往南京求學。
求學期間的範仲淹完全放棄了朱家的資助,自己養活自己,而他隻是一介書生,因此日子過得特別清苦。但這並沒有讓範仲淹覺得生活艱難,因為他一直沉浸在學習的快樂之中。每天徹夜苦讀的範仲淹總是在別人起床的時候,才和衣躺一會兒。他吃飯也特別簡單,每天隻煮一鍋稠粥,涼了以後劃成四塊,早晚各取兩塊,拌上一點兒韭菜末,再加點鹽,就算是一頓飯。晝夜不停地苦讀,五年來都未曾解衣就枕,疲乏到了極點,就用涼水洗臉,來驅除倦意,這種常人無法忍受的日子,範仲淹卻自得其樂。
有一位同學發現範仲淹的生活過得如此艱難,深受感動,他回家告訴了自己的父親,並叫人給範仲淹送來很多飯菜。可是幾天之後,這名同學再去看,那些食物卻還在那裏。同學問:“這都是送給你的,你為什麼不吃呢?”範仲淹作揖說:“我很感激你的好意,但是我已經習慣了粗茶淡飯的生活,如果現在讓我享受了這種豐盛的飯菜,以後我還怎麼能喝下粥呢?”
一直堅持寒窗苦讀的範仲淹,堅定地相信自己不會永遠這麼貧困下去,因為他要通過讀書改變自己的命運。五年過去了,範仲淹終於成為了一個精通儒家經典,博學多才,而又擅長詩文的人。
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範仲淹參加了科舉考試,一舉便考中了進士。他的努力終於得到了回報。範仲淹將自己的母親接了過來,贍養侍奉,也恢複了自己的範姓,改名仲淹,字希文,從此步入仕途。範仲淹以天下安危為己任,官至宰相。他的所作所為,都贏得了後人的敬仰,在他去世之後,凡是他從政過的地方,都會有很多百姓為他建立祠堂,每當祭奠時,都會有很多人湧到他的祠堂之中拜祭。當時的人們都像尊敬父親一樣尊敬他,曆代仁人誌士也紛紛以範仲淹這位北宋名臣為楷模,學習和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