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落入保健品消費陷阱的暴力老年人,還是我們的老熟人——嬴政。
公元前221年,按照“遠交近攻”的國策,秦國先後滅掉了韓、趙、魏、楚、燕、齊這關東六國,最後天下隻剩下一個秦國。
其實如果按照嚴格的曆史分期來說,到這裏先秦時期已經結束,大秦王朝將成為曆史大舞台上的新主角。但嬴政作為舊時代的終結者,也是新時代的開創者,實在太過重要。我們在此最後一篇依然要聊一聊統一後的秦始皇嬴政,一個腳跨兩個時代的關鍵性人物。
兵戈止息,天下重新統一的這一年,嬴政三十九歲。在今天,他最多算個中年大叔。不過按照先秦時古人的平均壽命來說,他已經可以算作老年人了。
那統一後的嬴政,過得如何呢?一言以蔽之:空虛寂寞冷,身板快累毀!首先說空虛寂寞冷的問題。嬴政從孩提時滯留趙國開始,就學會在惡劣的環境裏和人心做鬥爭。嬴政十三歲登基為王,二十二歲親政。隨後對內強化集權,流放傳說中的親爹呂不韋,幹掉親媽的情人嫪毐,殺掉威脅自己王位的弟弟,清權臣躲刺殺平叛亂,各種明爭暗鬥;對外加速統一,吞並韓魏,北破燕趙,兩征南楚,東平強齊。可以說嬴政同學三十九年的人生,就是艱苦創業的三十九年,不停戰鬥的三十九年。
所以當六國終於覆滅,已經習慣了高強度戰鬥的嬴政同學環顧四周,卻發現連一個能打的都沒有,心裏一定會有一種人生真是“寂寞如雪”的感覺……
幾十年奮鬥的目標一朝實現,巨大的心理落差也隨之而來,就如同高度緊張的橡皮筋突然鬆弛下來一樣,接下來還能幹點什麼呢?嬴政陷入了沉思。
首先秦王這個頭銜已經配不上我的榮光了,先給自己弄個更拉風的職稱。
大臣們建議:上古有天皇、地皇、泰皇,這個泰皇最尊貴,不如以後陛下就叫秦泰皇!
嬴政說:你們還能再沒創意一點嗎?這麼難聽的名字也想得出來。他覺得自己“德兼三皇,功高五帝”,最後決定從“三皇五帝”裏挑出兩個字來,稱自己為“皇帝”。同時嬴政覺得諡法這種“子議父,臣議君”的東西簡直不像話:朕的偉大豈是爾等愚蠢的人類所能評價的!所以代之以數字序號,嬴政稱自己為秦始皇帝,簡稱秦始皇。
從此“皇帝”一詞就成為帝製時代最高統治者的稱號,除此之外,他還出台了一係列突出皇帝地位的規定。比如“朕”這個詞,本是先秦時期所有人都可以使用的自稱,現在也變成了皇帝的獨家專利。
當然並不僅僅是名字拉風而已,皇帝製度的最大特征就是大權獨攬和至高無上。滅亡六國以後,秦在地方廢除分封製,改為中央直轄的郡縣製。全國的權力都集中到中央政府,集中上來的權力又通過皇帝製度集中到秦始皇手裏。
有道是能力越大責任就越大,大權獨攬的結果就是嬴政同學忙到飛起。《史記》中記載秦始皇專權獨斷,行政事務無論大事小事都親自裁決,每天要看完一百二十斤竹簡寫成的奏章,折算下來每天的閱讀量要超過三十萬字,不看完不休息,簡直就是天下第一苦命加班狂。而通過《史記》中對秦始皇長相的記載,有人分析過嬴政可能有先天性的軟骨病、哮喘和支氣管炎。身體素質本來就不行,再加上長期加班,嬴政的身體狀況直接從亞健康狀態變成了不健康。
身板快累毀,心態也跟著崩潰。
和今天很多老年人一樣,麵對身體上的病痛、精神上的空虛以及對死亡的恐懼,嬴政很快找到了新的人生方向和追求目標——長生不老。這麼高難度的課題,必須由相應的高精尖專業人才來完成。
於是一群煉丹方士,就是先秦時期的保健品研發者兼推銷員蜂擁而至,他們都號稱能為秦始皇找到長生不老的仙藥。大家隨便翻閱史書就知道,在中國古代求長生的皇帝簡直不要太多。比如號稱“天可汗”的唐太宗李世民,就可能是吃了印度番僧進貢的丹藥之後才去的西天;堅持慢性自殺幾十年如一日,結果被海瑞一頓臭罵的嘉靖皇帝,在電視屏幕上各種霸道總裁範兒,但實際上為煉丹專門寫過一首《燒丹》詩的四爺雍正等,都是追求長生不老大軍中的卓越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