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水滸傳品讀版 下》(46)(3 / 3)

衝波龍左副管喬正 戲珠龍右副管謝福

這四個總管,卻是方臘加封的綽號。這四人原是錢塘江裏艄公,投奔方臘,卻受三品職事。當日阮小二等乘駕船隻,從急流下水,搖上灘去。南軍水寨裏,四個總管已自知了,準備下五十連火排。原來這火排隻是大鬆杉木穿成,排上都堆草把,草把內暗藏著硫黃焰硝引火之物,把竹索編住,排在灘頭。這裏阮小二和孟康、童威、童猛四個,隻顧搖上灘去。那四個水軍總管在上麵看見了,各打一麵乾紅號旗,駕四隻快船,順水下來。四個都一般打扮。但見:

萬字頭巾發半籠,白羅衫繡係腰紅。

手執長槍懸雪刃,錢塘江上四條龍。

那四隻快船順水搖將下來。漸近,阮小二看見,喝令水手放箭,那四隻快船便回。阮小二便叫乘勢趕上灘去。四隻快船傍灘住了,四個總管卻跳上岸,許多水手們也都走了。阮小二望見灘上水寨裏船廣,不敢上去,隻在下水頭望。隻見烏龍嶺上把旗一招,金鼓齊鳴,火排一齊點著,望下灘順風衝將下來。背後大船,一齊喊起,都是長槍撓鉤,盡隨火排下來,隻顧亂殺敵軍。童威、童猛見勢大難近,便把船傍岸,棄了船隻,爬過山邊,步行上山,尋路回寨。阮小二和孟康,兀自在船上迎敵。火排連燒將來,阮小二急下水時,後船趕上,一撓鉤搭住。阮小二心慌,怕吃他拿去受辱,扯出腰刀自刎而亡。孟康見不是頭,急要下水時,火排上火炮齊發,一炮正打中孟康頭盔,透頂打做肉泥。四個水軍總管,卻上火船,殺將下來。李俊和阮小五、阮小七都在後船,見前船失利,沿江岸殺來,隻得急忙轉船,便隨順水,隻放下桐廬岸來。

再說烏龍嶺上寶光國師並元帥石寶,見水軍總管得勝,乘勢引軍殺下嶺來。水深不能相趕,路遠不能相追,宋兵複退在桐廬駐紮,南兵也收軍上烏龍嶺去了。有詩為證:

計拙謀疏事不成,寶光兵術更難名。

火船火炮連天起,殺得孤軍太不情。

宋江在桐廬紮駐寨柵,又見折了阮小二、孟康,在帳中煩惱,寢食俱廢,夢寐不安,吳用與眾將苦勸不得。阮小五、阮小七掛孝已了,自來諫勸宋江道:“我哥哥今日為國家大事折了性命,也強似死在梁山泊埋沒了名目。先鋒主兵,不須煩惱,且請理國家大事,我弟兄兩個自去複仇。”宋江聽了,稍稍回顏。次日,仍複整點軍馬,再要進兵。吳用諫道:“兄長未可急性,且再尋思計策度嶺未遲。”隻見解珍、解寶便道:“我弟兄兩個原是獵戶出身,巴山度嶺得慣。我兩個裝做此間獵戶,扒上山去,放起一把火來,教那賊兵大驚,必然棄了關去。”吳用道:“此計雖好,隻恐這山險峻,難以進步,倘或失腳,性命難保。”解珍、解寶便道:“我弟兄兩個自登州越獄上梁山泊,托哥哥福蔭,做了許多年好漢,又受了國家誥命,穿了錦襖子。今日為朝廷,便粉骨碎身報答仁兄,也不為多。”宋江道:“賢弟休說這凶話!隻願早早幹了大功回京,朝廷不肯虧負我們。你隻顧盡心竭力,與國家出力。”解珍、解寶便去拴束,穿了虎皮套襖,腰裏各跨一口快刀,提了鋼叉。兩個來辭了宋江,便取小路望烏龍嶺上來。

此時才有一更天氣。路上撞著兩個伏路小軍,二人結果了兩個。到得嶺下時,已有二更。聽得嶺上寨內更鼓分明,兩個不敢從大路走,攀藤攬葛,一步步爬上嶺來。是夜月光明朗,如同白日。兩個三停爬了二停之上,望見嶺上燈光閃閃。兩個伏在嶺凹邊聽時,上麵更鼓已打四更。解珍暗暗地叫兄弟道:“夜又短,天色無多時了,我兩個上去罷。”兩個又攀援上去。正爬到岩壁崎嶇之處、懸崖險峻之中,兩個隻顧爬上去,手腳都不閑,卻把掤膊拴住鋼叉,拖在背後,刮得竹藤亂響。山嶺上早吃人看見了。解珍正爬在山凹處,隻聽得上麵叫聲:“著!”一撓鉤正搭住解珍頭髻。解珍急去腰裏拔得刀出來時,上麵已把他提得腳懸了。解珍心慌,連忙一刀砍斷撓鉤,卻從空裏墜下來。可憐解珍做了半世好漢,從這百十丈高崖上倒撞下來,死於非命。下麵都是狼牙亂石,粉碎了身軀。解寶見哥哥掤將下去,急退步下嶺時,上頭早滾下大小石塊,並短弩弓箭從竹藤裏射來。可憐解寶為了一世獵戶,做一塊兒射死在烏龍嶺邊竹藤叢裏。兩個身死。

天明,嶺上差人下來,將解珍、解寶屍首就風化在嶺上。探子體得備細,報與宋先鋒知道:“解珍、解寶已死在烏龍嶺。”有詩為證:

千尺懸崖峻渺茫,古藤高樹亂蒼蒼。

夜深欲作幽探計,兩將誰知頃刻亡!

宋江聽得又折了解珍、解寶,哭得幾番昏暈。便喚關勝、花榮點兵取烏龍嶺關隘,與四個兄弟報仇。吳用諫道:“仁兄不可性急,已死者皆是天命。若要取關,不可造次,須用神機妙策,智取其關,方可調兵遣將。”宋江怒道:“誰想把我們弟兄手足三停損了一停!不忍那賊們把我兄弟風化在嶺上。今夜必須提兵,先去奪屍首回來,具棺槨埋葬!”吳用阻道:“賊兵將屍風化,誠恐有計,兄長未可造次。”宋江那裏肯聽軍師諫勸?隨即點起三千精兵,帶領關勝、花榮、呂方、郭盛四將,連夜進兵到烏龍嶺。時已是二更時分,小校報道:“前麵風化起兩個人在那裏,敢是解珍、解寶的屍首?”宋江縱馬親自來看時,見兩株樹上,把竹竿挑起兩個屍首。樹上削去了一片皮,寫兩行大字在上,月黑不見分曉。宋江令討放炮火種吹起燈來看時,上麵寫道:“宋江早晚也號令在此處”。宋江看了大怒,卻傳令人上樹去取屍首。隻見四下裏火把齊起,金鼓亂鳴,團團軍馬圍住,當前嶺上,早亂箭射來,江裏船內水軍都紛紛上岸來。宋江見了叫聲苦,不知高低。急退軍時,石寶當先截住去路;轉過側首,又是鄧元覺殺將下來。可憐宋江平生義氣,高如不老之天;今日遭殃,死無葬身之地。直使規模有似馬陵道,光景渾如落鳳坡。畢竟宋江軍馬怎地脫身,且聽下回分解。

此一回內,折了六員將佐:

侯健 段景住 阮小二 孟康

解珍 解寶

患病寄留杭州並看視共八員將佐:

張橫 穆弘 孔明 朱貴

楊林 白勝 穆春 朱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