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李洛正在家門口的小溪裏玩水,忽然有很響的聲音傳來,是比炸爆米花還響的聲音,他轉頭四處望望,巨響好像從鐵路那邊兒來的。
一抬頭,看見媽背著小弟從屋裏跑出來,“阿洛,快跑….”話音未落,哥李海已跑過來,拉起他的手就跑…“我鞋還沒穿…”他大聲叫著,卻不知發生了什麼。
他被哥拉著手快步往裏山方向走,路上有很多人一起往前走,不時有人問媽:“不知道打到哪了?”媽頭發散亂,不時托一把在背上的小弟弟:“槍聲好像就在耳朵邊上,該是到咱們村了,快著點走….”
天空傳來幾聲悶雷,幾道藍色的閃電打下來。
隊伍沉默了許多,隻聽到往前趕路的腳步聲,還有嬰孩的哭鬧聲。
這是7歲的李洛在日本鬼子進村那天,刻在腦子裏的畫麵。
媽帶著他們三個小的投奔了山裏的一戶遠親,他們家在村裏是地主,因著媽平時都照應著這些窮親戚,山裏的親戚雖窮,卻也感念媽平時的照應,特意把山上管山的小屋騰出來讓他們住。
李洛一家就在半山腰的小屋裏住下來,小弟弟逃出來那天淋了雨,一直發著熱,沒挨過整月,媽哭著帶著他哥倆把小弟弟埋在了後山上。
親戚不時送些地瓜土豆來,雖吃不飽,卻也不至於餓死。媽不時打聽著村裏的情況,聽說鬼子把屋子都燒光了,咱回去得蓋個茅草屋先住著,這天天快擦黑時,媽正在屋裏跟他哥倆嘮著這些話。
忽然,傳來一陣激烈的敲門聲,“咚咚咚…咚咚咚…”破敗的木門被敲的好似隨時要倒下來。媽從小木杌上跳起來,“誰呀..?”媽把李洛護在了身後。
“村裏的,查人口…”屋外的大聲回應,李洛聽到了外麵的腳步聲,還有奇怪的嘰裏咕嚕的說話聲。
“來了..來了…”媽大聲回應著,卻一把拉過他和哥,轉身從灶間牆角拿了曬穀席子,“唰”的打開,“快,躺進去…”媽小著聲兒,急促又緊張的說。
他和哥忙按媽說的躺進席子裏,媽朝他們做個禁聲的動作,迅速把他倆卷起來,藏到了灶頭間,那灶間已被柴火熏得黑乎乎的。
媽開了門,保長帶著幾個鬼子進來了,用刺刀在小屋裏東捅西捅,他和哥在草席裏屏著氣,身子僵著,不敢動。屋子裏是鬼子嘰裏咕嚕的說話聲,就在李洛覺得快堅持不住時,聽到了他們離開的聲音。
事後,媽兩手合十,嘴裏念著“阿彌陀佛,菩薩保佑…”
後來,才知道這次搜山時鬼子為了抓抗日的同誌,媽說鬼子啥事都幹的出來,我得把你們給藏好了。我要是去了倒沒啥,你們還小,得活下來。
在山上住了半年後,媽帶著他們哥倆,隨著村裏人一起回到村子,屋子已被鬼子燒的隻剩下一堵斷壁,鄉鄰們一起幫忙蓋了間茅草屋。娘叁就暫時安頓下來。
可日子要過下去,就得吃飯,李洛和哥每天下地幹活,他再也不象以前調皮搗蛋惹媽生氣,從地裏回來,還和哥一起到小溪裏摸螺絲,抓小魚,這樣媽就不用愁飯桌上的菜了。
媽有時摸著他的頭說:“我家小玄也懂事兒了,媽真是有福氣啊。”
16歲那年,他瞞著媽到鎮上的征兵處報了名。很快,他戴著大紅花,在鎮上的火車站,和夥伴們一起上了火車,在激昂的軍歌聲裏,他興奮的朝媽和哥揮著手,媽卻抹起了眼淚,他把頭伸出車窗外,大聲說:“放心吧….我很快回來的。”
火車拉著他們走了幾天幾夜,下車時,他才知道部隊駐紮在福建,他分在炊事班,負責養豬。養豬對他來說是熟練活兒,農村出來的娃,幹這活是熟門熟路。
可他心裏有件特別想幹的事兒,在家時,離村不遠有條公路,他有時會到那兒去看汽車,看一輛輛汽車轟隆隆的開過來開過去,裏麵坐著駕駛員,握著方向盤,車子就能往前開。小小的他經常蹲在公路邊,癡癡的看著來來往往的不多的車子,他覺得很神奇。他想:要是長大了他也能當駕駛員,開著汽車轟隆隆的往前開,那肯定是件特別讓他高興的事兒。
部隊裏有汽車,他經常看到有軍綠色的卡車雄赳赳的開過去,車上站著一隊隊的士兵,他留了心。有次向指導員彙報思想時,他說想去學開車,指導員說這得打申請。並說這是技術活,得會識字,他小時候調皮,沒正經上過學,但家裏請了私塾先生,字他是認得的。
很快,申請通過,他成了一名汽車兵,主要任務是開車牽拉飛機,抬頭就能看到飛機在頭上轟隆隆開過,那時在福建前線是隔海打仗,他也看到過牽拉過的飛機再也沒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