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說聽你嫂嫂說這大姑娘人很上進,現在公社裏做團委書記,人家肯托人來家說這事,說明這姑娘是對你早有意思,你自個兒也想想…

嫂嫂忙又說:“嬸嬸,我們是自己人,今天我就透個底,你想,這孫珍他爸是個能耐人,這李洛要是能成,李海的事也就是他們家的事了,他這轉正的事兒…我看..八成也沒啥問題了。”

這一下,他和媽竟都一時答不上話來,要說她這話,也有些理兒。一家人不說二家話,畢竟嫂嫂也算是自家遠親,她再誆別人也不會誆他們家,她的話,李洛還是信的。

嫂嫂是村裏人對她的稱呼,好像每個村都有這麼位老太太,她們能說會道,八麵玲瓏,人脈極廣,四鄉八鄰誰家有小夥子大姑娘還沒處對象,誰家寡婦想再婚,她們都門兒清。

“謝謝阿嫂,對象…我已經有一個在談了…”李洛說,他看到媽臉上驚喜的表情。

但很快,媽臉上的笑意就沒了。他是個實在人,就說了實話,這個對象,是戰友介紹的,人長得蠻漂亮,但身體弱,好像心髒不大好。平時就在家裏幫著媽媽做家務活,做點加工的活貼補家用。

幾次接觸下來,他發現她性格好,人也善良,李洛打心底裏是喜歡的。

可這事兒一說開,嫂嫂就勸起來:“當然是這邊的好,這邊的除了要上門去,其它的都好,人家爸是鎮上的書記,能看上你,是你們家的福氣,別說你兄弟轉正的事,就是他娶媳婦的事,也很快能解決。”

正說著,李海回來了,他現在在村小學做代課老師,因地裏的事也得幹,是兩頭忙,外貌便顯得有些老相,30好幾的人看上去象40多歲似的,他是個悶葫蘆,一天說不上幾句話。這終身大事,一來二去的,就給耽誤了。

雖是親兄弟,可他這個做弟弟的,和哥哥差異很大。他長相周正,皮膚白皙,是太陽曬也不容易曬黑的那種,不象一般農村小夥的粗壯黝黑。

李海聽了這個事,沉默了半響,點上一支煙,一直到快抽完還不見說話。嫂嫂忍不住了:“哎呦喂…你個悶葫蘆,你倒是說句話呀,這都啥時候了….”他才看著弟弟,開口說了一句:“這事看他,強扭的瓜不甜。”

媽說:“既然你哥都表了態,我還是依你…是你娶媳婦,你心裏高不高興…也是重要的。”

一年後,李洛便和城裏姑娘結了婚,剛好單位分房子,他分了一套50平米的,有了房子妻子,就是有了家了,他努力工作,一心一意的對妻子好,妻子身體弱,上不了班,平時便在家養身體。

生了兒子後,妻子的身體越發弱了,孩子斷奶後,他把孩子送到媽家,兒子由媽帶著,他是放心的,平時地裏的活哥會做,對哥,他始終抱有愧疚的心。李海後來代課老師也沒能轉正,便回家務農了,許是年紀大了,結婚的事也就慢慢的不再提起了。

妻子看病得花錢,養孩子得花錢,李洛肩上的擔子挺重。二年後,妻子又懷了孕,這回是個女孩,人家說他有福氣,兒女雙全了。

可生活的苦,隻有他自己知道,他放棄了教練的職務,主動要求跑長途,跑長途有津貼,還有加班費。跑長途經常錯過飯點,忍饑挨餓是常態。一回他急性胃炎發作,忍著劇痛,在路邊停了車,到當地醫院住了一周醫院才好,這一切,都是瞞著妻子的,要是她知道了,會擔心的。

他在心裏為自己加油鼓勁,還好一雙兒女乖巧懂事,學習的事沒讓他操過心。

媽心疼他,每回回家,都要燉老母雞給他吃,說:“你看你現在過的苦日子,一個養三個,回家還得做家務,你得多苦喲…”他卷著袖子,大口喝著雞湯,笑笑說:“媽,我不苦,阿雲身子是差些,可對我好著呢。”

後記:現在,李洛87歲了,妻子早幾年已去世,一雙兒女早已成家立業。有次女兒問他:“老爸,您們這一輩人有夢想嗎?您實現了夢想嗎?”

李洛看看女兒,笑著說:“有的,我愛開車,我就找機會去學,做了汽車教練,我一個人到杭州工作,找到了你媽,變成四口之家,家庭對一個男人是蠻重要的…”

聽到這,女兒也樂了:“還是老爸行呀,夢想和愛情都有了,人間值得呀…”

瑾以此文獻給父親,預祝父親節快樂!同時,也預祝所有為家庭的幸福而奮鬥著的父親們節日快樂!

本故事授權自“每天讀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