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我就知道這夫妻倆不會是簡單的人物。嘴上不說,我心裏可明白,不過,現在不是打探這些的時候,等武功再進一步,自己有實力可以出去闖蕩了,自然是不會放過尋根探底的機會的。
飯後,我又請教了張大叔許多的射箭技巧和箭支篩選的問題。張大叔對於我要練習活步射擊的想法表示了熱心的支持,並結合他自己的體會給我講解了一番要點。最後拉著我非要看看我的劍術。
看完了我的劍術,張大叔對於我的這路劍術興趣不小,問了問這路劍法的特點,特別對劍法中多纏繞動作的原因仔細詢問了一遍。看他不住搓著雙手的樣子,想來很希望下場子與我比劃兩招,不過當張大叔死盯了兩眼我手裏猙獰的“嗜血”後,最終歎了口氣作了罷。嗜血的鋸齒太可怕了,張大叔可不想去以身試險。
老實說,爭鬥起來,有些動作都是出於本能地反應,危險的動作也有收不住手的時候。我的劍招大都是在纏繞之中發力的,劍尖離對方的要害部位近,發出的勁力隱蔽而突然,防禦起來很難。還有就是鋸齒的作用,在拖掛的時候,鋸齒的威力比平口要大了不知多少,張大叔就親眼看著我把一根胳膊粗的棍子輕鬆鋸斷了,萬一控製不住失了手就難辦了。玩家到無所謂,掛了最多等7天虛弱期過去,可是NPC掛了會不會複活還不知道。沒把握,沒意義的險還是不要去冒了。
我現在不大注意去看自己的資料板上麵的數據了,一來那裏隻是給玩家的一個提示而已,就象醫院提供的體格檢查表,記載的東西實在是比較籠統。二來,自己的每一點進步都能切實地體會得到。何必去糾纏那些呆板的數據呢。
星期六的一天就這樣被我花在遊戲裏了。相比平靜的現實生活,未知而神秘的“神之領域”到是讓我不知不覺地沉迷了進去。相信進了遊戲的玩家也都會有我這樣的體會。在官網上我還得知有不少的玩家在城裏租了個門麵,做起了一些倒進倒出的小買賣來,日子也過得有滋有味的。相比現實裏到處擁擠的掘金人潮,“神之領域”裏完全算是個空白地帶。以後的變化還真是不敢想象呢。
有些產品被製造出來以後,帶著一個或幾個閃光的賣點,一時間人潮湧動,鬧得轟轟烈烈,無比風光,可是熱潮退卻以後,它還能保持多久的活力?就說“神之領域“這樣的網絡遊戲,雖然宣傳和普及工作做得到位,可是由於進入的門檻比較高:一個頭盔就賣到了夠家裏換兩套半家電的價格。剛開始,也就是一些遊戲發燒友的世界。隨著進入的人的言傳身教,以及網吧為了招攬生意所做的努力,現在的“神之領域”已經在普通人的心裏紮下了根。
我們學校裏也有很多人,聽了介紹,特地跑去網吧,建了一個號,從此開始樂此比疲,不為別的,就是到處跑跑,看看新鮮。據說裏邊有不少人文景觀都複古了,還不收門票,而且去的人又不多,花幾個小錢去鏢行雇幾個保鏢,安全有保障,玩得也開心。如果時間到了,與保鏢約好時間,就地下線,明天繼續遊覽。
“神之領域”在宣傳時號稱的“可以玩一生”的口號,在其背後,肯定是下了不是“一番”這個詞來形容的工夫。世界上,也確實沒有哪個民族有咱們這麼深厚的知識根底和傳承了。有些人靠揭揭老祖宗的底就混了個有滋有味的生活,那麼,咱要是把老祖宗的絕活學到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