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浮山腳下,清亮的浮江繞著山腳蜿蜒而行。浮江的邊上,浮江縣依山傍水,風景如畫。
浮江縣不但止景致好,風水也好,是個出人才的地方。縣對麵浮江旁的高高崖石上刻著人傑地靈四個氣勢磅礴的大字,每一個字足有一人高,山路水路的來往人群,遠遠便看得見。這是鄉紳們前些年籌資請石匠刻下的,象征著浮江縣的驕傲,因為人們隻要一看到它,就會想起縣裏出過一位進士,兩位舉人。雖然百年間才出三個人才,但這對於一個小縣來說已經是很不錯的事了,絕對當得起人傑地靈這四個字。
浮江縣最後一位舉人出在東郊陸家,雖然陸舉人已經作古多年,但陸家在這浮江縣裏也還是有些體麵的。如今陸家的家主便是陸舉人的孫子陸平安。據說這名字是陸舉人親自為長孫取的,本意便是希望他平平安安過一世。陸平安也托得他爺爺的福,雖然沒有什麼功名,也不會經商的行當,整日價裏隻看書作畫,交朋結友,但日子也算過得安逸悠閑,隻因他祖上傳下來的田產地產,足夠他遊手好閑一輩子的了。當然話說回來,也幸得陸平安沒有什麼陋習,既不賭博又不嫖妓,才有這般好日子,如若不然,多大的家產也頂不了一個敗家子。
不過近日來陸平安有些心情不好,隻因他的小妾遊氏所生的女兒陸小其又發病了,而且比往年都要嚴重,大夫說藥石已經無效,隻盼天降奇跡了。這陸小其自打生下來就體弱多病,性格也孤僻得很,長到十歲還是不愛說話,讓遊氏操碎了心。陸平安對遊氏雖然也不是很上心,對陸小其這個怪癖多病的孩子更談不上喜歡,但畢竟是自己親生女兒,如今就要去了,又瞧著遊氏整日裏哭哭啼啼的樣子,他又不是鐵石心腸,當然高興不起來了。
話說陸小其一直昏迷,遊氏握著她瘦弱的小手,一直不停流淚,蒼白的嘴唇微微抖動,不停為她禱告: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啊,求求您救救我的孩兒吧,她還這般小,將來還有很多的路要走,求求您讓她醒來,隻要她能好,就折了我十年二十年一輩子的陽壽我也願意……
大概是她的誠心感動了菩薩,陸小其的眼睫毛閃了閃,又閃了閃,眼皮終於抬了起來。
她疑惑地看著眼前的遊氏,目光從遊氏挽起的發髻上,顫動的銀釵上,再到她沉藍色的古代款式衣襟上,最後到房裏木香古色的家具設置上,陸小其一路打量,心裏越看越驚:自己究竟是在做夢,還是穿越了?
她原本是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人,名叫周靜,時年二十三,某公司人事部的職員,不幸得了白血病,化療無效,骨髓移植最後也產生了排斥,她最後記得自己好像是昏迷了,沒想到這一醒來,眼前的父母就已經不在,隻看到個陌生的古代婦人。
周靜正在狐疑不定間,遊氏已經發現她醒來了,自然是說不出的驚喜,一把抱住自己的女兒,歡喜得又哭了:“我的兒啊,老天爺開恩,你可醒來了,要是你再不醒,為娘的也不想活了。”
她這一哭,淚水叭拉叭拉地往下掉,打在周靜的臉上身上,把周靜也感染了,不由得想起前世的父母,悲從心來。
周靜的父母原本都是教師,日子不算富裕還過得去,原本也過得挺好,隻為了她這犯了白血病的女兒,不僅讓家裏欠下債務,兩老的頭發更是迅速竄白,才五十幾歲的人,看起來就像六七十歲一般。父母辛苦撫養她成人,她本應該好好孝順二老,但小時候不懂事總是不那麼聽話,等懂得父母心想孝順的時候,自己又無力孝順,反累得他們不輕。想到這裏,周靜再也忍不住,在遊氏懷裏哭得好不傷心。
兩母女就這樣各自傷心各自的,卻抱著一起哭得一塌糊塗。
最後遊氏見女兒哭得都快岔氣了,嚇得又不敢哭了,把周靜放開讓她好好躺在床上,自己強忍著淚,輕輕拍打她的身子:“好了,好了,小其不哭,小其不哭,娘親在這裏呢,都不哭了啊?”
周靜大概是哭得累了,又覺得這個身體十分乏困無力,加上遊氏說的話輕柔得如同搖籃曲一般,她就漸漸在遊氏的安撫之下睡著了。隻不過人雖然睡著,嘴裏卻還不時的抽噎一聲,看得遊氏好不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