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衛東和陳亮一路一邊閑逛、閑聊。
一邊看著,這曾幾何時自己生活的街道。
而他現在,隻想著到底要幹點什麼才能掙錢。
但不管幹什麼,都需要先累積點資本才行。
而且還不能跨大步,畢竟這個時代和自己相差三十多年。
其實如果不是再重臨這個時間點,他都未必記得了。
隻有再度身臨其境,才會逐漸喚起自己的塵封的記憶。
這種感覺,熟悉又陌生!
熟悉,是因為這裏似乎一成沒變。
蜘蛛網一樣,貼滿了小廣告的電線杆。
路邊流浪的野狗,見到人就亂吠。
臭水溝裏的嗡嗡蠅蟲亂舞聲……
陌生,是這裏仿佛什麼都不一樣了。
自己記憶的街道景象,完全於此時眼前的格格不入。
一切的一切,所有的所有,皆恍如隔世!
90年代初,雖然社會已經享受到改開政策帶來的紅利,小商小販到處可見。
但畢竟時代所限,很多行業也僅僅是處於溫飽線以上而已。
很多跨時代的東西,未必適合眼下。
而小說穿越重生的情節,立刻買彩票發筆橫財。
王衛東也這麼想過,但此刻才知道,現實中根本不可能。
大概率也就是依稀記得哪段時間,有人中過大獎,倒是可能。
但記住那期中獎彩票的號碼,真的不太現實。
所以,這種事想也不用想了。
“東子,你不就是要掙錢麼?這還不容易?麻將桌上摸兩把,不也都有了?”
王衛東回過神來,沒聲好氣道,“輸了算你的?”
陳亮一笑道,“算我的就算我的唄,咱們兄弟還分那麼清楚啊?”
王衛東這時想起了什麼,“對了,你老子這時候還是大糕廠的主任吧?”
“是啊,怎麼了?你要吃大糕啊?我家裏都放幹了都沒人吃!”
“我記得銷量不是很好啊?”
“誰說不是呢?那玩意除了逢年過節,就是外地人偶爾買一兩盒嚐個鮮,本地沒什麼人愛吃!能好到哪去?四個車間,現在就剩一個了,還半死不活的,開半月歇半月的,老爺子天天在家念叨,馬上廠子要倒閉了,可怎麼辦呢……”
王衛東陷入了一陣沉思,大糕是他們寧阜本地的特產。
當年乾隆爺下江南時吃過,禦筆賜名“玉帶糕”。
從那時起,本地人隻要逢年過節,婚慶嫁娶,都會用上大糕,寓意吉祥如意。
更有大年初一要是不吃上一塊,都不能開口說話的風俗。
不過這玩意口味單一,久而久之,也就除非過年,沒什麼人愛吃了。
九十年代初就開始沒落,沒幾年國營的大糕廠就倒閉了。
後來到了二十世紀初,才逐漸興了私營大糕廠,由於口味花樣多,又逐漸開始風靡了起來。
“東子,發什麼愣啊?想啥呢?”
王衛東回過神來,“老爺子現在在家麼?”
陳亮連忙道,“應該不在,這會估計和他廠裏幾個朋友喝酒去了!最近幾個月都這樣!”
王衛東一陣沉吟後,拍了拍陳亮的肩頭,“你回去和你老爺子說,明天我去找他去!他喜歡喝什麼酒?抽什麼煙?”
陳亮一臉詫異道,“你想幹嘛?”
“問你什麼,你回答就行了!”
“酒是四十二度的洋河大曲,煙抽的軟紅梅啊!”
王衛東一點頭,說了一聲行,轉身就走。
陳亮一臉莫名其妙,“東子,你啥意思啊?真不喝酒打牌了啊?”
王衛東聞言立刻又轉身回來。
陳亮立刻一笑,“就知道你小子憋不住!”
王衛東卻伸手道,“借點錢!”
陳亮連忙捂著口袋道,“什麼錢?我哪有錢?”
王衛東卻立刻道,“沒錢你喝屁酒,打屁牌?快點!”
陳亮不情不願的掏了下口袋,拿出一遝票子,十塊的大團結就有幾張,還有不少五塊的、一塊的、五毛、兩毛的一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