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妹的大名叫圓圓,因為那時候人小,巷子裏的人都喊她小妹,漸漸小妹就成了她的名字。小妹家的那個巷子以前在這個城市是很有名的巷子,叫槐花巷。槐花巷清一色的灰磚白牆,東頭當年的大戶居多,就有不少飛梁畫棟,騎馬牆,西頭當年的小戶人家居多,也少不了花牆樹影。這些房屋把整個小巷子籠罩在一片灰色裏,沿著灰色的小巷往西走快到頭的地方就是小妹家。小妹剛懂事的時候就聽隔壁的姑奶唱過《打牙牌》,那時小妹還聽不太明白,也不知道這是一首什麼樣的小調。她隻是記住了其中的幾句歌詞,那歌詞是這樣的“叫一聲情郎哥哥呀,莫呀動手哇,小奴家太小花兒呀沒有開呀,小情哥幹說不能采哎呀……”當時小妹隻覺得那歌聲浪浪的,浪得讓人心裏發癢。歌聲是沿著巷子深處的槐花樹飄過來的,那些綠色的葉片好像就是歌聲的踏板,讓姑奶那浪浪的聲音從上麵飄飄忽忽地就過來了。
小妹的母親是用一種笑意在側耳傾聽,母親的那個笑意很特別,似乎有些難以言說,給小妹留下的印象特別深,以至在很多年以後小妹看到那幅叫做《蒙娜麗莎》的名畫時,就怦然心動了,就想起了那個下午母親坐在那個院子裏側耳傾聽的樣子。不過母親當時並沒有發現這一點,她很入迷,她是在那歌聲即將消失的時候才看見小妹在瞪著大眼睛看她的,母親當時很羞澀地一笑,照小妹的腦袋就一巴掌,說:“看什麼看?你以為這是什麼好歌呀……去去去……”
小妹是在幾年後才知道這首小調的名字的,也懂得了這小調的意思。姑奶告訴小妹當年在這個城市的街頭和青樓裏,人人都會唱這個小調。姑奶告訴小妹這話時,把她白發上的那個銀色簪子取了下來,然後又有模有樣地把它插在頭的另一邊,她的那個動作極其優美而且舒展,讓小妹感歎不已。小妹聽老人們說過姑奶當年可是這個巷子裏數一數二的美人,有一個男人為了能娶上姑奶,居然等了她十八年,那男人後來死得很早,大概是一九六○年就過世了,風韻猶存的姑奶就一直未再嫁,故事很有點淒美,讓小妹的心顫了好久。雖說現在姑奶已經是人老珠黃了,可滿頭白發下麵的那張清秀白皙的臉依然可以讓人想象出她當年的風韻。胡同裏那些和她一樣老的男人們走過她家門前時,還會弓著那彎彎的脊背對著大門哼幾聲:“小奴家太小花兒呀沒有開呀,小情哥幹說不能采哎呀……”讓姑奶去罵:“老不要臉的!”那歌聲那笑罵和巷子裏的青石板一樣讓小妹常常去遙想當年。不過小妹開始還一直沒有把這首小調和自己聯係起來,讓小妹真正把這首小調和自己聯係到一起是她十二歲那年,巷子東邊的鄭剛在巷子裏看自己的那個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