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四藝,書樓;字,九品(1 / 2)

早晨,燕青到湖邊散步,看到柳樹下依然在洗劍的燕衣,而且一洗就是十年,無論是刮風還是下雨,都沒有斷過。一個很有毅力的人。

看著燕衣洗完劍離開的身影,吐了一口胸中的悶氣。

“或許,這些年來我也應該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或是外出遊曆一下,否則也不至於像現在這樣一無所成。聽老末說,父親在琴棋書畫四藝上的造詣是極高的,或者我也可以學學。”

“琴棋書畫,琴者通達從容,棋者籌謀睿智,書者至情至性,畫者至善至美。”

“一個在四藝上造詣皆是極高的人,會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燕青腦海中出現一個極為模糊的身影。

西樓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建著四座閣樓,分別為琴樓,棋樓,書樓,畫樓,每一樓閣樓皆為十九層。

四座閣樓皆是燕青的父親燕西樓所建,用以學習四藝。隻是九年來,燕青一心修煉,所有的心思都傾注在修行上,對四藝樓了解得也不多,甚至也隻入過四藝樓中的書樓。看著四座高高聳立的四藝樓,不禁猜想起來,他父親在四藝上造詣極高的人,也必定是一風騷無比的人。

“從今天起,學習琴棋書畫。”

既然神之道不通,那就走儒之道,聽說儒家的文人騷客都是喜好或是精通四藝,作為一將要走儒之道的準儒生,怎麼也得略懂略懂吧,平時也可以風騷一把。

四藝中,書一藝在儒家中影響力排第一,幾乎每個儒生都寫得一手好字。

儒家先賢語:字如其人,觀其字,即觀其人。字正,即人正;字惡,即人惡。

有儒家先賢語在,所以儒生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寫好你的那一手,如果一名儒生寫得一手狗爬字,那你的前途基本完了,即使你的文章寫得再怎麼花團錦簇、姹紫嫣紅,先生也不會看一眼。

所以,作為一名儒生,就必須寫得一手好字。

書樓,有十九層。

第一層內的四壁掛滿了楷書的書法作品,以古代楷體書法最為著名的四大家為代表,歐陽詢的歐體,顏真卿的顏體,柳公權的柳體,趙孟頫的趙體。

學書須先楷法,作字必先大字。大字以顏為法,中楷以歐為法,中楷既熟,然後斂為小楷,以鍾王為法。

走進了書樓,看到裏麵的書法作品琳琅滿目,或陽剛,或陰柔;或雄強拙樸,或秀美靈動……美不勝收,燕青心情大悅。

“石壁掛藤通篆意,桐蔭滴露聆琴音。”

坐在書案前,端正了身子,拿起桌上的玉瓶向墨硯中注入了些清水,“謔謔”地磨起來墨來,聽著磨墨發出的“謔謔”之聲,心神也漸漸寧靜,驀然間一股淡淡的墨香在室內彌漫。

把宣紙鋪在案上,雙手在中間落下,輕壓地紙張向兩端輕輕抹去。雙目落在顏真卿的書法作品上,細細地揣摩起來。

“顏體”一代書聖顏真卿所創,結體寬博而氣勢恢弘,骨力遒勁而氣概凜然。點如墜石,畫如夏雲,鉤如屈金,戈如發弩,縱橫有象,低昂有誌。

據野史記載,書聖曾經在滾滾江河上寫字,字飄三千裏而不散,整條江河都飄滿了大字,世人聞之爭擁相觀,紛紛下河撈字。

學書須先楷法,作字必先大字,大字以顏為法。

掛在四壁的書法大家作品雖然都是拓本,但也是珍貴無比,萬金難求,真跡更是價值連城。

燕青細細地揣摩著顏真卿的書法作品,久久無法下筆,寫大楷須要掌握好點畫、結構、布白,做到點畫準確精到,結構疏密得當,則退而寫小楷可做到結體寬綽開張,點畫規矩清楚;進而學榜書則能結密無間而氣魄宏闊,不至渙散無神。

揣摩了良久,燕青才提著筆蘸墨,向紙上落下,下筆速度不快不慢,每一筆一劃都很有力,結體寬博而氣勢恢弘,骨力遒勁而氣概凜然,隱隱有“顏體”的影子。

一個上午習大字,燕青的手腕已經酸麻無比,而且寫大字最為耗心神,整個人顯得特別疲乏。下午的時候,燕青沒有繼續寫大字,而是細細地揣摩四壁的書法作品,但腦海中卻是一筆一劃不斷地跟著臨摹練習,看完了一幅又一幅,整個人完全沉浸於書法作品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