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可能是全人類所有偵探學者需要偵破的第一大案,除了時間以外,沒有另外的權威法官。未來學是對人類社會“未來”的破案分析,自然無法避免對未來國際社會的描述,此處必須預先預設結論,必須假定共產主義還沒有實現。這就如同任何案件,不能假定被告是有罪的,也不能斷言被告是無辜的。此規則在現實司法中很好懂,在比較自由化的社會裏也不成問題,但是在如蘇聯式的社會製度下,未來學的作者就總是了陷入政治正確的兩難處境:共產主義是中蘇憲法中規定的未來基本原則,今天還沒有實現,還可以說是“道路是曲折的,未來才實現”。但是未來是一個時間段,如果未來也沒有實現,就等價於說,作者認為共產主義不能實現,這樣一來就違憲了!因為東方式的憲法已經規定,共產主義一定要實現!
看似兒戲的限製,可能是中國和蘇聯等東方國家,缺乏科幻和科學創作力的原因,如同李森科在斯大林的支持下,已經用馬克思主義論定了“獲得性遺傳的政治正確”,則基因遺傳學,就隻能留在西方去研究了。最起碼,科學家不應因為科學的研究而獲罪,科學才成其為研究;未來學者不應因為“預言未來,與今天的憲法擔保不符”而被禁,對未來的研究,才成其為作品。所以我們必須假定,未來學所涉的人類社會,因為種種原因吧,共產主義還沒有實現,因此,我們才能夠用今天社會的知識,去理解未來社會可能的運作,才不必假定,未來世界是某個始皇帝統一全球的中央集權。
如果“共產主義一定要在未來實現”沒有成為未來學的“社會責任”,我們就可以假定,未來世界仍然是一個國際社會,而且發達與不發達國家之間的貧富差距,會比今天更大。原因是社會學中的原理,發達國家的富裕和技術,因為市場經濟帶來的財富,是市場經濟的先發優勢。但是此優勢技術,會更容易地被後進社會的國家組織吸收,構成了後進社會的國家政治,相對於本國落後社會的“後發優勢”,——注意,後發優勢是針對國家的政府優勢而論;此優勢又將固化了後發國家傳統中的不良政治習慣,——因為此不良習慣的社會副作用,才導致後進社會的形成;這樣就構成了楊小凱所稱的“後進社會的後發劣勢”。因此邏輯結論將是無疑的,後發社會如非洲,與發達地區如美國之間,貧富差距會越來越大。
地區之間越來越巨大的貧富差距,自然而然會激化了發達地區的人道主義輿論,所以未來世界的宗教和慈善也會非常活躍,熱衷於對後發地達的扶貧。但是既然後進地區的貧困是後發劣勢的固化,這類扶貧也不會有什麼實質作用,大致會成為純粹慈善者的愛心,和三心兩意者的炒作。發達地區也會繼續保持今天的形態,由主體市場組成的人口眾多的國家和聯盟,和由資源輸出和特色服務裝點的,人口要少得多的特色國家組成。前者在今天的代表是美國,在歐洲是德國,後者就是相對於美國的歐洲,和相對於前者的瑞典、加拿大等資源優勢國家。後者不會比前者更富裕,經濟製度上也沒有後進者如非洲的嚴重劣勢,由於有著比較固定的資源收入補充財政赤字,所以可以在限製移民和福利資格的條件下,顯得比較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