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網”的業務模式,必須假定“目前仍然是文學時代”,但這個假定並不成立。文學時代是視像媒體未發展起來以前,恰好又有大量剛認字的初級讀者的時侯,是文學時代的黃金時期。在美國是1840-1940年之間,在中國是1910-1980年之間。今天的中國,如果不是文學時代已經終結了,就是處於文學時代的最後階段,肯定已經不是黃金時期了。否定的理由是多媒體遠比平麵媒體繁榮,利好方麵得益於很多農民工,剛剛開始接觸信息世界,提供了“初級讀者”的角色。但是他們不可能成為重大的消費群體。
今天象起點和********中文網,強調著“文學作品的動漫化”,本身就意味著,他們自已也認為動漫才是主角,文學已經不具備獨立的意義。他們用日本和韓國的動漫中的成功案例(也有很多不成功案例)作宣傳,但是我們知道,所有這些案例,本身的文學成分(故事基本情節)都簡單得可以忽略,絕大部分都是直接進入動漫(漫畫)的層次,成則為王敗則為寇,沒有文學什麼事兒。我不是說“文學已死”,事實上按進化論的觀念,媒體多樣化也就隻是多樣化,不會完全取代某種特色的媒介,而會一起保留下來,成為多樣化的一分子。類似於生物界,高級生物的出現,從來不是對低級生物的取代,而隻是增加了生物界的多樣化。
我的意思是,現在與“文學時代”已經有很大的不同,不能完全照搬以往的“文學模式”按圖索驥。文學作為最基本的表達形式和最終的總結形態,有著多媒體不可代替的功能,因此它能夠在多媒體的現代世界中,找到它自已的生存空間,但需要為文學的創作,創造盡可能自由的空間,才能發現文學新生的形態。比如說美國的文學也沒有死,在文學時代以後,也產生了阿瑟海利,阿西莫夫等作者的一係列暢銷書。但是這種自由度,毫無疑問地因為“政治審批”而被窒息。官方政治審批於“文學創作”的動機,完全可以理解,作為商業網站,沒有辦法與之抗衡。但現實的問題是,目前的中文網,非但不會緩解此要命的壓力,反而自已雪上加霜!
這些中文網站對於“審批”,一般采取了較官方適禁更寬泛,更隨意,更濫用,更嚴苛的標準,而且並非僅僅加入了官方的政治正確,還加入了從網站總監到小管個人的喜好。如果說官方的指示是“阻止對官方輿論不利的文字出現”,那麼網站的審批就會擴大化為“阻止任何不是垃圾,又不是歌功頌德,同時有人持觀念異議的內容”。以至於,後者的很多審批標準,事實上衝突於前者的官方標準。
舉例說,本人否定基督教的真理意義,——但不是反對任何人對基督教的信仰,而是否定基督教是本人所知的科學的標準,——居然被中文網站的審批槍斃;又或者筆者同意進化論的篇幅,甚至對於阿拉伯國家經濟前景的悲觀,居然也被中文網的審批槍斃,進而包括市場經濟,自由競爭,對阿拉伯社會已經被證明是正確的預期,本來即便不能說是“無可爭議”至少可以光明正大表述的觀念,也被許多中文網站的小管,視為政治不正確!但是如否定北歐模式居然被打壓,絕對不可能是“官方授意”的政治不正確,而是中文網站增設的限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