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1 / 2)

三題一出剛才還紛紛要求答題的眾大臣立馬閉上了嘴,實在弄不明這位武大郡王是何意。第一題還勉強算是算術題,聽上去複雜了些,但慢慢用算籌總能算出來。那麼第二題就頗為怪異了,一般人誰會在乎這些問題,不過想來應該是大的先落地吧?至於第三題將水變成冰,那是人力所能辦到的?

都是一幫老狐狸,見題目不是自己熟悉的詩詞經義一個個都不願當出頭鳥。

眼見無人答題,武瞾卻是不高興了,她是聰明人,知道這題目是武一鳴後世得來,但肯定也不會太難,誰都不願意承認自己比別人笨不是?特別是在“後輩”麵前“滿朝大臣無一人會解嗎?”

眼見天後有發飆的跡象,宰相岑長倩趕緊躬身道“算術非臣等所長,不過夏管倒是有不少這方麵的人才,第二題自然是大的鐵球掉的快,絲綢跟獸魄又不是磁石怎能吸東西?至於第三題,春夏秋冬,四時變化乃是天定,人力豈能幹預?”

這是這個世界人普遍的答案了,岑長倩一說完,滿朝皆然。就連武瞾都忍不住點頭,不過她生性多疑,猛然覺得武一鳴不應該會出這麼簡單的題。向他望了一眼,果然見他輕輕搖了搖頭。

“著國子監祭酒速拿試題於考生,考中者皆授九品工業司主事。另讓夏官派人演算第一道算術題,諸卿暫且退下,賜食”武瞾大手一揮就決定了下來。

武一鳴卻不想在這待了,他對“廊下食”沒興趣,對古人用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更沒興趣,對跟一幫後世稱之為“奸佞”“酷吏”的家夥呆在一起更是大大的沒興趣。當下便將三道題的答案寫下來交給了武瞾,然後說自己準備馬上回去編書,爭取早日造出機器,實現她的理想。武瞾自是非常高興,連連誇獎。

回到府裏太平公主正在指揮裁縫裁衣服,武一鳴不顧眾人在旁將她一把摟在懷裏,在額頭吻了一下喃喃道“不知道我這顆頭顱將來會被誰砍掉!”

他這個念頭其實是在腦子裏一瞬間蹦出來的,自己一直以來都忘了最關鍵的問題,武瞾已經六十八了,她死了自己以後怎麼辦?曆史雖然因為自己的出現有所改變,但是這仍然是一個封建社會,皇帝隻需一句話自己就得死,武瞾的繼任者會對自己怎麼樣?這一切都是未知數。

太平公主一愣,露出關切的神色,隨即輕聲笑道“我不想嫁第三次”。

武一鳴哈哈大笑“放心,哪個九十七歲死,奈何橋上等三年便是。我這幾天要編書,不要讓人打擾我。”

國子監的考試引起了巨大的轟動,以往都是全國性的大考,從舉子到進士才錄取幾百人。現在讓全國子監不到一千人考,而且隻要考中即按一甲一名授官,要知道國子監裏還有好多秀才呢,這要是中了,那就省了兩個環節,真正的一步登天了。

消息一處,整個國子監都沸騰了,這裏不同於太學跟弘文館,這裏有大量的寒門子弟,這得讓他們少奮鬥多少年啊!

“三郎,考得如何?”程若水望著旁邊一個二十來歲的年輕監生笑著問道。他乃廣平郡公二子,中與不中都沒甚緊要。

“唉,題目甚是古怪,以往都是詩詞經義,那想這次。。。好在有兩題應該答上了”這監生名喚盧宏,家中排行老三,上有兩個姐姐,是個破落的官家子弟,但和程若水意氣相投,甚是要好。現在家中破落,他本以為這次是大好機會,沒想到試題甚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