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晃見俘虜聲音洪亮,氣勢如虹,滿意點頭,高聲喊道:“自今日起,
汝等便是晉王帳下將士,乃徐晃弟兄,吾等需眾心一致 ,同甘共苦。”
兩萬俘虜再次高喝:“眾心一致,同甘共苦。”
徐晃翻身上馬,大聲喊道:“弟兄們,回長安。”
徐榮,田豫也隨即翻身上馬,高聲喊道:“回長安。”
此時賈詡,李儒等人,早已進入長安,同時命將士出榜安民,長安城百姓得知,
晉王兵馬進入長安,奔走相告,長安百姓喜出望外,掩麵而泣。
長安城經過此役,皇宮被毀,近萬百姓死傷,涼州軍死亡八萬之眾,
徐榮,徐晃,張濟三路兵馬死傷三萬之眾,同時俘虜涼州兵馬十萬之眾。
賈詡命將士修複城牆,打掃大街,同時幫助百姓修房。
洛陽鎮東將軍府。
“甘將軍小心,關某刀快。”
“關將軍盡可放心,吾甘寧不懼。”
關羽緊握青龍偃月刀,砍向甘寧。
甘寧臨危不懼,握緊手中威武烈水槍迎戰關羽。
二人打在一處,站在一起,關羽一招力劈華山,甘寧來了一招蛟龍出海。
二人不知不覺,已大戰一百回合,關羽是刀沉力猛,甘寧武藝雖是精湛,然力氣不及關羽。
一百五十回合後,甘寧已是漸漸不支,隻有招架之力,無還手之功。
關羽見一時拿不下甘寧,心生一計,故作落敗。
甘寧見此急忙一槍砸向關羽,隻見關羽抬起大刀,由下往上而來。
甘寧大驚,連忙收回大槍,但此時已晚,隻見關羽大刀,劃破甘寧盔甲,差點斬殺甘寧。
甘寧連退數步,見盔甲已破,無奈搖頭,向關羽拱手施禮道:“關將軍武藝超群,甘寧已敗,佩服佩服。”
關羽收刀,將青龍偃月刀,交於周倉,來至甘寧麵前,拱手道:“哈哈,甘將軍武藝不在關某之下,
隻是少了戰場經驗,若常於戰場廝殺,經驗豐富,今日未必會敗。”
甘寧似有領悟 ,點頭笑道:“關將軍所言甚是,多謝關將軍提醒。”
荀攸見二人比完武藝,連連拍手叫好,大笑道:“甘將軍武藝精湛,吾軍之中又多一員大將。”
甘寧拱手道:“軍師,甘寧有一事不明,還請軍師相告。”
荀攸笑道:“甘將軍請講?”
“天下傳聞,晉王乃霸王重生,力大無窮,大漢天下之人,無一人乃晉王敵手,不知是真是假?”
荀攸看看甘寧,又看看關羽,微笑言道:“此事還需問問關將軍。”
關羽走了過來,笑道:“甘將軍,天下傳聞不假,晉王武藝高深莫測,以關某看來,大漢天下無人可敵。”
甘寧心中一震,問道:“難道關將軍武藝也不及晉王?”
關羽笑道:“關某武藝怎可與晉王相提並論 ,關某在晉王戟下,最多抵擋一百三十回合。”
甘寧大驚,問道:“關將軍武藝已是翹首,於晉王戟下,隻能支撐一百三十回合?”
“甘將軍知呂布武藝如何?”
甘寧言道:“呂布武藝高強,乃大漢天下少有之人,若是吾甘寧對戰呂布,頂多百回合。”
關羽讚同道:“關某也隻能抵擋呂布一百餘回合,然呂布雖強,三百回合必敗於晉王。”
“看來天下傳聞非虛,晉王真乃霸王重生。”
荀攸點頭笑道:“聽聞甘將軍乃水上大將,駕船乘舟,如履平地,不知屬實否?”
甘寧驕傲笑道:“吾自小水中長大,從小練就一身水上功夫,若是論水戰,
排兵布陣,不是吾自誇 ,天下之人,吾並未放在眼裏。”
關羽、荀攸聞言大驚,看向甘寧。
“不知關將軍,軍師為何如此眼神,難道吾哪裏錯了,還是臉上有花?”
關羽笑道:“關某從小也在黃河邊長大,水上功夫雖不強,然排兵布陣,
也是有所領悟,隻是還有不足之處,若日後有機會水戰,還請甘將軍指點指點。”
甘寧疑惑問道:“關將軍哪裏人士?”
“某家乃河東解良人士,因河東靠近黃河,故而關某自小,常於河中遊玩,故而還是熟悉一下水戰?”
甘寧聞及此言,羞愧言道:“關將軍精通水戰,陸戰,吾在關將軍麵前,班門弄斧爾,甘寧懺愧。”
關羽笑道:“甘將軍水戰長處,必高於關某,日後吾二人相互勉之,如何?”
甘寧拱手道:“日後還請關將軍多多指點。”
隻見護衛大步進府,向關羽、荀攸行軍禮道:“關將軍,軍師,徐晃將軍已拿下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