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留有餘地(2 / 2)

留有餘地,才能做到進退從容,伸曲任意。

呼吸的空間

/王飆/

在香格裏拉旅行的時候,我打開自己的數碼相機給攝影師老張看,老張在手提電腦上瀏覽了我的照片之後,幽默地說:“你的單反相機不錯啊!”我當然能聽出他的弦外之音,就笑著說:“是不是想說我的攝影技術實在太委屈了這台相機啊?”老張也笑了。

他說:“既然買了這麼好的相機,麵對大自然如此美妙的景色,攝影時就不能不講究點藝術效果和美感,你說是吧?”我點了點頭。

老張指著一張風景照說:“這張風景照的景色,可以說絕美無比,遠處是雄偉壯麗的冰川雪峰,近處是青鬱的草甸和彎彎的溪流;然而,就因為你取景時把冰川雪峰放在了過於頂‘天’(上麵的邊框)的位置上了,因為沒有一點兒可以呼吸的空間,反而在視覺上給人一種壓抑感。”接著,老張又打開一張人物照說:“如果這張照片隻是記錄小李(我的驢友)‘到此一遊’,也無所謂好不好了。

但是,作為一個專業攝影者,我看著非常別扭。

你看,小李麵對著的差不多就是邊框,你把主要的風景都放在了小李的身後,而小李的前邊就那麼一點點呼吸的空間,讓人看上去,多麼局促悶氣啊?其實,你隻要讓小李轉個身,那他的呼吸空間不也就出來了嗎?”最後,老張說:“對於你所攝影的主體,不管這個主體是自然界中的山川花木,還是人物建築,一定要給他們留有足夠的呼吸空間,才不會讓人產生擠壓逼仄的難受感;也隻有這樣,你的照片才能在視覺上給人一種賞心悅目的欣快感,才有欣賞的價值;失去了這個能夠自由呼吸的空間,美就會窒息,就會失去靈魂。”老張的話,讓我突然想起了一次與一個農民的對話。

我說:“如果你在地裏把種子播的密度大一些,出的苗就會多一些,那麼,來年不是就會多打一些糧食嗎?”農民嘿嘿一笑說:“莊稼的苗與苗之間如果沒有足夠的呼吸空間,那麼,它們擠在一起,就會因為憋氣而了無生機,難以結籽,甚至會顆粒無收。”攝影家從藝術的角度,農民從種地的樸實經驗,他們以自己獨特的語言所強調的“呼吸空間”,細細想來,不也正是我們人生的藝術和生活的大智慧嗎?我們生活在這個美麗的世界上,如果我們不能給心靈留一些自由呼吸的空間,總是被物欲、虛榮、名譽和地位塞得滿滿的,那麼,我們就會因為這些過多的欲望得不到滿足而怨天尤人,在這些重負的擠壓、牽累中,我們根本就看不到生活的希望,更享受不到生命的快樂和幸福。

其實,隻要放下這些多餘的欲望,我們便會頓感天高地闊的舒展。

在我們渴望鑄夢成真、成就卓越人生的歲月之原上,如果我們能給自己的夢想之樹留有足夠的呼吸空間,讓它能盡情地拓展自己的枝幹,而不是把它置於紛繁的瑣屑之事中,被擠得沒有立錐之地,那麼,它就會在你孤獨的奮鬥中開花結果,鑄就你生命的輝煌。

在人與人的相處中,如果彼此都能給對方留有足夠的呼吸空間,彼此個性的花朵都因為能得到充足的陽光而各呈斑斕的色彩,那麼,相愛的人,就不會因為審美疲勞而相互厭倦;相知的人,彼此就會更加豔羨;相親的人,就會在相互的依存中得到更多的安慰。

因此,把握住了呼吸的空間,你就把握住了人生的藝術和智慧,那麼,我們就能在這個世界上,盡享生活之美,生命之美,和諧之美,愛情之美,成功之美,收獲之美,教育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