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定一個目標,為此奮鬥(1 / 3)

如果說夢想是我們人生追求的一個大方向,那麼目標就是我們為了實現夢想而分為的一個個裏程碑。

或許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經曆,在生活中,突然就會覺得有些迷茫,好像一下子陷入大沙漠中迷失了前進的方向,以致感覺日子少了很多樂趣。

那麼回想一下,想當年求學時我們是否是這樣的?那個時候生活雖然過得有些艱苦有些緊張,但是在勞累之餘我們會感覺很充實。現在想來,這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那個時候我們有一個明確的奮鬥目標:為了順利考上大學並找到一份好工作。

如今的我們都有了穩定的工作,日子也過得相對舒服安逸,而這時的我們卻反倒有了後退的感覺,這又是為什麼?細想之下其實並不奇怪。因為我們在生活中已經失去了奮鬥的目標。這樣的生活讓我們空虛和無聊,生活不複往日的充實。

目標就是指引工作向前的動力。關於目標有這樣一個故事不得不跟大家分享:

1984年,在東京國際馬拉鬆邀請賽中,名不見經傳的日本選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奪得了世界冠軍。全世界的人都好奇他憑什麼取得如此驚人的成績時,他在自傳中這麼寫道:“起初,我並不懂這樣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標定在40多公裏外終點線上的那麵旗幟上,結果我跑到十幾公裏時就疲憊不堪了,我被前麵那段遙遠的路程給嚇倒了。每次比賽之前,我都要乘車把比賽的線路仔細地看一遍,並把沿途比較醒目的標誌畫下來,比如第一個標誌是銀行;第二個標誌是一棵大樹;第三個標誌是一座紅房子……這樣一直畫到賽程的終點。比賽開始後,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奮力地向第一個目標衝去,等到達第一個目標後,我又以同樣的速度向第二個目標衝去。40多公裏的賽程,就被我分解成幾個小目標輕鬆地跑完了。”

《塔木德》上說:“一位百發百中的神箭手,如果他漫無目標地亂射,也不能射中一隻野兔。”

在人生的競賽場上,沒有確立明確目標的人,是不容易得到成功的。許多人並不乏信心、能力、智力,隻是沒有確立目標或沒有選準目標,所以沒有走上成功的途徑。

《塔木德》上也寫著:“希望完成自己所能的是人,希望完成自己所希望的是神。”這就是要求世人,一定要製定崇高的目標,以超越自我,取得傑出的成績。美國潛能成功學大師安東尼·羅賓說:“如果你是個業務員,賺一萬美元容易,還是10萬美元容易?告訴你,是10萬美元!為什麼呢?如果你的目標是賺一萬美元,那麼你的打算不過是能糊口便成了。如果這就是你的目標與你工作的原因,請問你工作時會興奮有勁嗎?你會熱情洋溢嗎?”

幾年以前炎熱的一天,一群人正在鐵路的路基上工作,這時,一列緩緩開來的火車打斷了他們的工作。火車停了下來,最後一節車廂的窗戶被人打開了(順便說一句,這節車廂是特製的並且帶有空調),一個低沉的、友好的聲音響了起來:“大衛,是你嗎?”

大衛·安德森——這群人的負責人回答說:“是我,吉姆,見到你真高興。”於是,大衛·安德森和吉姆·墨菲——鐵路的總裁,進行了愉快的交談。在長達一個多小時的愉快交談之後,兩人熱情地握手道別。

大衛·安德森的下屬立刻包圍了他,他們對於他是墨菲鐵路總裁的朋友這一點感到非常震驚。大衛解釋說,20多年以前他和吉姆·墨菲是在同一天開始為這條鐵路工作的。

其中一個人半認真半開玩笑地問大衛,為什麼他現在仍在驕陽下工作,而吉姆·墨菲卻成了總裁。大衛非常惆悵地說:“23年前我為1小時175美元的薪水而工作,而吉姆·墨菲卻是為這條鐵路而工作。”

種種事例啟示著我們必須及時調整好心態,重新進入到一個有鮮明的奮鬥目標的生活中去才行。什麼樣的身份就需要我們什麼樣的奮鬥目標,我們作為學生身份時候,如果我們隻為分數而學習,那麼我們也許隻能夠得到好分數,但是,如果我們是為知識而學,那麼我們就能夠得到更好的分數和更多的知識;如果我們為做生意而努力,那麼我們可能會賺很多錢,但是,如果我們想通過做生意來幹一番事業,那麼我們就有可能不僅賺很多錢,而且會幹一番大事;如果我們隻為薪水而工作,我們有可能隻能得到一筆很少的收入,但是,如果我們是為了你所在公司的前途而工作,那麼我們不僅能夠得到可觀的收入,而且還能得到自我滿足和同事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