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在很早的時候,讀過巴爾紮克的《兩個新嫁娘的回憶》,當時就深深地觸動了我的心靈。在這部書中,詳細地記錄了兩個背景截然不同的女人在結婚後的不同生活,展示了這兩個女人在對待婚姻上的不同態度。雖然這篇小說並無意強調家庭和事業的關係,但讀過這部小說後,常常會引發一些關於女性婚姻與事業之間的關係:對女人來說,究竟是家庭重要,還是事業重要?慢慢地,這個話題也經常在各種場合各種階層間被討論。
“婚姻是女人的事業”,這是上個世紀的一句哲言。這句話就像其他的話語一樣語重心長。但很顯然,在今天這句話已經逐漸開始失去曾經的威力,今天的女人不再隻有婚姻這一項事業,她們可以在電子化的信息時代裏與男人一比高低。今天的女人重視多元化、高品質的生活,而不是再像從前那樣隻重視婚姻的存在。一向以經營婚姻為己任,以生兒育女為驕傲的女性,在今天悄悄地走入了曆史的舞台,淡出了婚姻的聖地。那麼,這種觀念究竟是對還是不對?是值得推崇還是需要更正?
我認為,這種觀念的轉變確實是一種進步。雖然這種轉變會有許多苦痛,但我們要明白,感情不是我們的唯一,尤其當我們遭遇一樁不快樂的婚姻。在這個時候,與其勉強生活在痛苦的婚姻中,做著傷心和違心的事情,日日夜夜地擔心情感土地的流失,擔心那不願意看到和想到的事情發生,不如放手去尋找另一片天空;抑或,我們還沒有經曆苦痛的婚姻,剛剛站在婚姻殿堂的門口,尚在猶豫徘徊,自己要不要婚後就辭了職做一個全心全意的家庭主婦,相夫教子,奉獻出自己的後半生。在這裏,我要說,絕對不要!沒有什麼比自己的獨立自強更重要,經濟獨立更是我們生存的基礎。如果,你此時還是守在感情受到傷害的地點,就請看開一些,此時的我們,已經不再是那個青澀的少女,為一個約會都可以甜蜜不安到天亮。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比愛情更重要,例如友情、親情以及事業。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最常見到的就是女人婚前有事業,可婚後事業仿佛放到了一邊,一切都以家庭為重。無論真正的家庭是怎樣一個狀況,女人徘徊在情感折磨中的情況非常多,通常“忍”是她們最大的法則。因為可以忍,所以可以裝作什麼也沒發生,可以委曲求全,卻在自己心靈的一隅,留一塊空曠的場地,讓自己的情緒盡情發揮。在她們的生命中,什麼都處在無法感知的狀態中,這樣的人生會變得越來越麻木。
一直以來,人們總習慣於把女人的命運與她們的婚姻感情聯係在一起,以婚姻成功指數作為女性是否幸福的計量器。於是會有“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這一說,似乎女人一生的錯誤沒有比選錯婚姻更嚴重的了。但是,在不斷追求自身價值的今天,我們應該在婚姻之外尋找更加獨立的人格和尊嚴。婚姻不再是我們生命中唯一重要的選擇和歸宿,它被賦予了一種更深層次的意義。婚姻是一項為之奮鬥的事業,還是一個隨遇而安的歸宿,或是一種金石前盟的等待?不同的婚姻感情觀,將會使我們走上不同的道路。
女人應該要有自己的事業。從曆史上看,一部女人的曆史其實就是女人為男人奉獻犧牲的曆史,也是為家庭犧牲的曆史。在幾千年之間形成的重男輕女的社會之中,仿佛“男主外、女主內”的道德便是為女人而量身打造的。似乎,曆史見證了這一發展史漫長的成長曆程。女人從一出生,就走上了為男人奉獻終身的漫長道路。
隨著新時代的到來,有很多思想獨立的新新女性紛紛站了出來,因她的振臂一呼而驚天下。似乎,在那個綿遠久長的年代中,女人確實也支撐了大中華的半邊天。可惜的是,有一種思想似乎已經根深蒂固。也許,是女人的強大的母性之心作祟,使得那些思想獨立的新新女性付出的心血隨之東流。在如今這個年代,雖然我們的社會已經實現了法律上的平等,女人也有頂起半邊天的力量,但是女性在法律無法輻射到的地方依舊一定程度上遭遇歧視。如果女人也能夠積極主動謀求自己的事業,或許遭遇的歧視會少一些,而且還可以在贏得尊重上更加理直氣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