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換作我,我想我不會相信。愛情是生命中最大的喜悅,無論男人還是女人怎麼可以愛著對方卻放棄與他(她)結為夫妻的努力呢?所有“葉公好龍”般的愛情都是海市蜃樓的假象,也許會有無愛的婚姻,就如孤獨的人會選擇結婚,這時候就不要再假惺惺地說是因為愛情。愛情是心底纖細的情感,而人的本性則是害怕獨居。這時候的關係就像是一盤米飯與一把鹽,餓了先吃米飯,如果有鹽就更美味,但是沒有的話,也可以解決自己的溫飽問題。但是反過來說則就不一定會成立,也就是不會存在沒有婚姻的愛情(當然,這隻是就兩個人之間而言,不包括出於家庭原因,兩人被迫不能結婚的)。婚姻與愛情一樣,都需要莫大的勇氣。得到與失去,隻有自己最清楚值不值得付出。我想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有可能真的不結婚,但是,這也絕不代表這個人一定沒有愛情,無論是曾經,現在,還是將來。
如果身邊出現了值得愛的機會,就把握機會,不要輕易放手。至於婚姻與愛情,究竟誰是誰的支撐?答案也許沒有想象中那麼複雜。愛人的笑容,雨夜的相擁,得到這些,都需要付出相同或者是更大的代價。無論婚姻與愛情,都是我們選擇的方式,因此,請不要抱怨什麼。身邊的愛其實有很多種,無論是哪一種,都是我們生命中值得珍惜的一部分。當愛降落在身邊,請不要放棄,更不要迷失其中。
喜歡(Like)是愛嗎?我不知道大家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是不是一樣,對這個問題有什麼感觸。我卻著實被它困擾過很長一段時間。曾經我也覺得自己對某個人很有好感,也曾認為這就是愛,可這種感覺卻似乎總是缺少了點兒什麼。當感情隻建立於親密感之上時就是liking,也就是喜歡。liking也是一種愛,但是它是一種不完整的愛。它缺少激情和理性的愛情認同。“喜歡”這種感覺通常會維持很長時間,但它不會產生完美愛情的完美效果。建立在喜歡上的婚姻不會是令人滿意的。雖然我們很喜歡他,可我們總不願意和一個朋友或是一個隻對我們有感情而不是愛的人生活一輩子吧。
沉醉之愛(infatuated love)是愛嗎?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一見鍾情(love at the first sight)。我們有初次遇見某人就被他吸引,一時間激情四射的經曆嗎?我們也無法具體描述吸引我們的究竟是什麼,有的隻是一種難以自拔的感覺,我們願意為這份感情做任何事情。我自己並不能接受這種感情,因為當一陣狂風驟雨之後,會發現所謂的感情所剩無幾。沉醉之愛是單單建立在激情上的缺少親密感和客觀認同的感情。它一般不會長久。如果沒有新的愛情組成部分的發展,就會最終消亡。當然,這其中人會經曆很強大的感情衝動。我還沒有幸體會到這種感覺,我更傾心的則是日久生情式的傳統浪漫。
空虛的愛(empty love)又算什麼?生活在今天的我們是幸福的,至少可以選擇自己的所愛。我很難想象古代被指婚的人是怎樣去和一個既沒有激情存在又沒有親近感的人生活一世。當愛情沒有激情和親密感時,它又是客觀的結果,就是所謂的空虛之愛了。我們中國人因為特有的文化背景可能對這種愛理解最深。我們根本不屑把它稱作愛。但願這種愛今天不存在了。
羅曼蒂克的愛(romantic love)又是否真實?與空虛的愛恰恰相反的是羅曼蒂克的愛。一種既有親密感也有激情但缺少客觀認同的愛。羅密歐與朱麗葉,梁山伯與祝英台,都是romantic love的例子。與空虛的愛相比較,它們也有相同的地方,那就是羅曼蒂克愛也是徒勞無功的。“化蝶”畢竟隻是文學的創意,無法代替現實中的殘酷。缺少客觀條件認同的愛是無法發展的,它甚至可以比空虛的愛更渺茫,也給人帶來更多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