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賞識不要隨意,要掌握好時機(1)(1 / 3)

1.在孩子進步時賞識

劉曉彤興衝衝地從學校跑回了家,今天她的生字測試得了98分,對她來說,98分可謂是天大的奇跡。劉曉彤天生喜歡數學,不喜歡語文,看到課文就頭疼,抄寫生字的作業經常不完成,每次測試都達不到80分,是班裏令老師頭疼的落後生。這次生字測試是全校性質的比賽,為了班集體的榮譽,劉曉彤沒少下工夫,甚至連自己最喜愛的動畫片都放棄了,最終獲得了98分,比全班平均分高出了5分,這是劉曉彤有史以來得過的最高分,她能不高興嗎?

一進家門,劉曉彤就高喊媽媽,衝到正在做飯的媽媽麵前揚了揚手中的試卷,說:“媽媽,我的生字測試得了98分,您看。”結果媽媽看也沒看,隻說了一句:“不錯,下次繼續努力。”看著媽媽不冷不淡無所謂的表情,劉曉彤就像充滿氣的氣球被針紮破了一樣。收起試卷,回屋寫作業了。

晚上,爸爸回來了,吃晚飯的時候對劉曉彤說:“曉彤,今天學校有什麼事嗎?”劉曉彤低頭吃飯,輕輕說:“沒什麼,和往常一樣。”“不是吧,我聽說你生字測試考了98分,怎麼不給爸爸看看呀?”原來老師和爸爸通了電話,強調劉曉彤這次進步很大,建議家長借此機會鼓勵孩子。

劉曉彤聽到爸爸這麼說,眼睛一亮,隨後看了看正在盛飯的媽媽,說:“我都給媽媽看啦。”爸爸扭頭對媽媽說:“是嗎,原來好消息你都知道了,就瞞著我一個人。”媽媽這時也意識到當時自己手忙腳亂地做飯,沒有顧及孩子的情緒,連忙說:“彤彤,剛才媽媽正忙,其實媽媽很高興,你的進步確實很大,這樣吧,媽媽再去做一個你喜歡的菜獎勵你。”

聽媽媽這麼一說,劉曉彤的心情完全好了,她跑回屋把那張剛剛收起來的試卷拿了出來,認真地交給爸爸看,爸爸看完後,用大手摸摸她的頭說:“不錯,你的進步很大,我相信你會越來越好的。”這時媽媽也端上來了劉曉彤喜歡吃的荷包蛋,劉曉彤高興地多吃了一碗飯,飯後還主動幫媽媽收拾飯桌。

孩子在某一方麵有進步的時候,最渴望與人分享自己快樂的心情,更渴望得到父母的肯定,這個時候,如果父母能夠抓住時機賞識孩子、激勵孩子,教育效果會倍增。相反,如果父母錯過這個良機,對孩子的進步熟視無睹、置若罔聞,那麼孩子就會覺得父母不重視自己,心灰意冷,失去前進的動力。

所以,作為家長要用積極的心態善於發現孩子身上的每一點進步,哪怕是很小的進步,家長都要投以真誠的鼓勵和表揚,孩子在賞識中會獲得一種成就感,產生進步的欲望,使他們的潛能得到充分的發揮。

生活中,我們常常犯的錯誤是,沒有把眼光投向孩子進步的地方,而是緊盯孩子的缺點。孩子有了進步,我們不在意,或者覺得遠遠不夠,而孩子一旦有了缺點,我們就會緊盯不放,甚至暴跳如雷。美國成功教育學家拿破侖·希爾曾經說過:“每個孩子都有許多優點,而父母恰恰相反,他們總是盯著孩子的缺點,認為管好孩子的缺點,才能讓孩子更好地成長。其實,這樣做就像蹩腳的工匠,是不可能造出完美瓷器的。”

賞識教育的倡導者周弘說:“孩子的無形生命像一棵棵的果樹,果樹有果枝(優點),也有瘋枝(缺點),父母抱怨的目光盯著不長果實的瘋枝,瘋枝就會瘋長;父母賞識的目光盯住果枝,果枝就會越長越壯,最後碩果累累。”

無論一個人取得多麼大的成就,那成就也是一點一點累積起來的,我們的孩子每天都在進步,都在成長,隻是我們沒有注意到罷了。就像我們常常遇到的一個生活現象:老朋友相見,看見別人的孩子都會說,“嗬,這孩子都長這麼高了。”而孩子的父母會覺得很奇怪,“我怎麼沒有發現呢?”天天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的父母因為熟悉而忽略了孩子的身高發育。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父母急於求成,恨不得孩子一天就成為藝術家、科學家、成功者,容不得孩子慢慢成長,也就注意不到孩子的進步。

有位鋼琴老師,發現一位學琴很刻苦的孩子,雖然入門很慢,但是在他不懈的努力下,彈得越來越好。這位老師很高興。但是孩子的媽媽突然中斷了孩子的學習,老師詢問這個孩子為什麼,孩子說:“媽媽認為我學不好,再學下去也是耽誤時間。”“怎麼會呢,你學得很努力,進步也很快,媽媽為什麼會這麼說?”老師不解地問。孩子說:“我每次學完琴回家,媽媽總讓我彈給她聽。每次彈完,她都說彈得不好,一點進步都沒有,就不讓我學了。”

老師聽到這裏,無語了,一個剛剛開始學琴的孩子要達到怎樣的高度才能讓家長滿意呢?顯然這位家長太急於求成了。

作為孩子的父母,我們要珍視孩子的進步,這些進步是孩子將來成就的基石。

怎樣才能發現孩子的進步,賞識孩子的進步呢?

首先,標準不要定得太高。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的進步在我們的眼裏也許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他們的心裏卻是了不起的成就。父母要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不要用成人的標準要求孩子,標準太高,孩子就很難看見自己的進步,就會產生自己沒有用的想法,從而喪失了前進的動力。

其次,賞識要全麵。孩子的進步是多方麵的,不僅僅表現在學習上,所以我們要把自己觀察的眼光放寬。孩子把路邊的垃圾撿起來扔到了垃圾箱裏,孩子主動給爺爺奶奶盛飯,今天睡覺前孩子主動地洗腳了……這些都是孩子的進步,要及時給予賞識,激勵孩子更進一步。很多時候,孩子的好習慣就這樣養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