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正是這種肯定和鼓勵的行為,又大大提高了打漁佬們的積極性。
至此,大夏漁民在海底撈一樣的尋寶之旅上逐漸從正常操作走向了直接開掛。
他們從一開始守株待撈的被動模式,漸漸進化成了主動出擊的跟蹤模式。
你前麵扔什麼,我後麵就撈什麼。
有本事你就別讓扔下去的東西進入我大夏疆域。
隻要進來,那就是“大自然的饋贈”!
把對麵氣得是腦門子突突突地亂跳。
打又不敢打、趕又趕不走,簡直沒轍。
甚至曾經還鬧出一個笑話。
有一隻“科考隊”,接連扔下去四五個海底聲納探測器。
結果一個沒跑掉,轉眼就全被跟在後麵的漁船給撈起來了。
“科考隊”氣得拎著大喇叭就用蹩腳的大夏語狂喊。
“聲納無銅,撈走無用!”
然而我們淳樸的漁民兄弟們怎麼會理會他們?
開玩笑,你當我們不知道裏麵沒啥銅?
這玩意上交國家那可不是按廢銅爛鐵算錢的,一次撈四五個、他們小半年不用在出海了。
真是一幫沒見識的歪果佬!
不過話說回來,這些鬼鬼祟祟的家夥們倒也不是死心眼。
時間久了,竟然還真讓他們悟出了一些規律。
比如一旦在“作業”途中被漁民發現,那最好就是吭都別吭、立刻駕船逃跑。
但凡你跑得慢一點,就很有可能落得一個被包圍的下場。
很快就會有無數艘漁船不知道從什麼地方冒出來,把你團團圍在中央。
到時候那場景可就尷尬嘍!
大夏漁民就是這麼給力。
不過最近這段時間,經常出海的漁民兄弟們發現賺錢忽然變得好容易、好輕鬆啊。
最近那些“大自然的饋贈”通通跟中了邪一樣,全部集中在邊界線上一步也“不肯”踏入大夏領海。
隻要你每天沿著邊界轉上一圈,很容易就能發現不少“大自然的饋贈”成群結隊地漂在海裏。
雖然漁民兄弟們也不能越界,但是漁網在水裏漂到哪去那可不是他們說了算。
於是,這些“大自然的饋贈”就一個不剩,紛紛落網。
另外一邊,“科考隊”們也一個勁的犯嘀咕。
大夏似乎在海洋裏張開了一個無形的巨大屏障。
不管使用什麼方法,他們的任何探測設備都無法越過邊界線半步。
增大馬力也好、加裝水下破拆設備也罷,對於那層無形屏障根本就起不到任何作用。
隻能眼睜睜地看著漁民們動作熟練而且麻利的下網捕撈,然後歡天喜地的帶著這些價值高昂的設備迅速離去。
他們立刻上報,然而上級卻下達了“弄清實情”的命令。
於是這些“科考隊”們隻能硬著頭皮開始了各種實驗。
雖然他們位於公海,但是大家的心裏都沒有底。
大夏確實不能動他們。
但是如果遇到“海盜”了呢?
所有“科考隊員”都提心吊膽,生怕自己嘎在這個遠離家鄉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