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朝堂聞逸事小劉哥忽說棉(2 / 2)

看著佃戶們越來越熟練的動作,在一旁的王半山也耐不住,卷了褲腿下到地裏,一頭汗一手泥的開始勞作起來,這一幕讓奉了皇命,親自來探望大相公的中使馮宗道看了個正著,馮宗道不是第一次來了,熙寧十年王安石過生日時,就是他親自替皇帝送賀禮來的,但那時是在江寧城雖不豪華但大氣莊重的王府上,還是頭一次見到這樣如同農夫的王大相公,因此這樁逸事就跟著馮宗道,一同來到了京城皇宮的景福殿裏。

皇帝正帶著一眾大臣在巡視庫房,那一排排灰撲撲的平房,裏麵卻是堆滿了金帛,如今的大宋河清海晏,無內憂外患,雖然經過諸多災荒,但一年之後庫房又裝得滿滿的,換作任何一個皇帝都要把高興毫不掩飾的寫在臉上。

“賴眾卿協力,普施善政,才有今日如此豐裕!”皇帝目光掃過眾臣,含笑說道,眾大臣抑笏躬身,紛紛不敢居功而稱讚陛下聖明雲雲。

“劉愛卿,稻麥兩熟進況如何?”皇帝看到站在二列的劉小虎,忙問道。

一身官袍的劉小虎神色不是很好看,有些遲疑但還是躬身道:“回陛下,因近雨水頗多,麥大段傷損,臣不敢冒栽水稻,隻怕麥稻具毀。”

聽了這話,皇帝高興的情緒便低落幾分,掩飾不住不悅的道:“自年後,地方報借貸糧種成倍增,如是不成,豈不是空勞?”

劉小虎躬身臣有負聖望,低著頭不讓人注意到他繃緊的嘴唇,他知道這件事很難,倒沒想到會真的這麼難,心裏不由一絲燥火,怎麼會那麼難?怎就是不行?正自急躁間,聽得四周眾人紛紛笑起來,忙收回神,抬頭見皇帝不僅恢複了方才的喜悅,反而帶著幾分激動。

“致養以樂,永懷弗洎之悲,移孝則忠,敢怠進恩之義。”皇帝幽幽歎了口氣,目光似乎要越過重重宮殿,去到那位報國心切無半點私利的恩師跟前,“大相公始終為國為民憂心。”說著話,又看向馮宗道,“此物果真堪比稻麥?最能耐饑荒?”

馮宗道忙點頭,一麵又將從村民口中挖出來的隻言片語說了,期間自然夾雜了自己的誇大的見解,因為王安石並沒有跟他詳說,隻說待種成後才能見分曉,如今言之尚早,在寫給皇帝的謝恩信裏更是半點不提。

“如此,實乃我大宋之福。”皇帝激動的道,一麵喃喃自語,“曹大娘子,果真奇女子也。”

伴著馮宗道的敘述,眾朝臣也都議論紛紛起來,而劉小虎的麵色就更加不好了,他的手在袖子裏緊緊握著,頭上也出了一層汗,隨著皇帝這一句曹大娘子音落,不知道哪裏來的一股戾氣,讓他猛地邁步出列。

“臣賀喜陛下得此惠民之糧,臣今亦有一物要進獻,此物行之則能利民之穿衣耐寒,物名曰白疊子,原本散生與福建路各地,臣遊曆時曾采種,如今在家育種初成,此物耐旱,種成則畝產籽棉皮棉均達四五百斤之多,且棉籽可榨油,能代菜油之燃燈。”